1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資料顯示除了問界取得增長之外,其他新造車企業的銷量都在下滑,而燃油車企業又一匹黑馬成功跑出,證明了薑還是老的辣,從市場殺出來的燃油車企開始舉起屠刀。
1月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資料顯示,吉利以6.5萬輛(包含銀河、極氦等子品牌)居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二名,銷量同比增長倍增,成為增長最快的汽車企業之一。
除了吉利之外,長安、廣汽等燃油車企的銷量也不錯,還有長城竟然也在悄然間取得了不小的銷量,長城1月份的銷量已達到2.50萬輛,凸顯出這些燃油車企業在之前未能足夠重視新能源汽車市場而錯過首波紅利之後開始迅速發力。
對比之下,新造車企業之中,只有問界在1月份取得了強勁的增長,銷量達到3.30萬輛,凸顯出餘承東在連續調整之後終於摸清了汽車的脈搏,抓住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根本,開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突飆猛進。
不過其他新造車企業就慘了,之前銷量突破月銷萬輛的,如今都已跌至萬輛之下,部分新造車企業的銷量更是接近腰斬,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變化,意味著這部分新造車企業將出現新一輪倒閉潮,被市場淘汰出局,今年將被燃油車企淘汰出局。
汽車市場其實相當講究規模優勢,1月份的資料顯示、吉利、奇瑞、長安等企業的銷量都超過20萬輛,巨量的規模優勢讓這些汽車企業根本不用愁生存的問題,將會強者恆強。
擁有足夠的規模優勢,讓這些汽車企業足以維持龐大的售後服務體系,與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不同的是汽車使用壽命長達10年以上,乃至20年都有可能,同時售後服務體系也是非常消耗資金的體系,這都要求汽車企業有足夠的規模優勢才能撐得住。
在早幾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中,部分新創汽車企業曾迎來了一波發展潮,因為當時豐厚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然而隨著補貼的快速下降,第一批新造車企業很快就倒閉了一大批,那批新能源汽車甚至成為汽車墳場的垃圾,讓購買了那些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得到了教訓,近兩年又已有多家新造車企業倒下,都讓車主擔憂新造車的永續性。
相比之下,燃油車企不僅汽車售後服務體系無需擔憂,在汽車技術方面也更可靠,畢竟他們已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對此新造車企業喜歡說汽車的三大件都已經改變了,然而現實是汽車的安全性與底盤技術、各汽車部件的整合仍然非常重要,這些也關係車汽車的耐用性、可靠性等等。
由此促使諸多消費者重新轉向燃油車企,即使購買新能源汽車也優先選擇燃油車企,推動吉利的銷量猛增,吉利作為燃油車行業民企的標杆,從草莽中成長起來,肯定有自己的斤兩,錯失了新能源汽車早期紅利的它,如今迅速崛起就好好給新造車教訓。
燃油車企的強勢崛起,讓新造車企業被淘汰將成為必然,除了幾家已具有一定規模的新造車企業,其他的車企倒閉已是必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