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共2400字,預計需要8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於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中國,這個曾經在中國房地產界名聲顯赫的大佬,現在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清盤。
這個訊息一出,立刻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恒大的清盤,不僅對公司本身,對其投資人、購房者,乃至整個房地產市場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購房者此時將何去何從?
恒大清盤意味著什麼?
恒大清盤這個動作,標誌著一家曾經的房地產巨頭的倒下。恒大因資不抵債而被法院正式下令清盤,這意味著公司的資產將被清算,用於償還債務。
而被法院依法要求進行清盤,對管理層的打擊無疑是最為慘重的,無論是運營還是處理資產,甚至是更換股東都將會被禁止。
與此同時,之前一直高高在上的高階經理人們,他們要找到一個類似的工作崗位將不再容易。何況,離開了恒大,那份寶貴的工作履歷就像砸在他們頭上的陰影,影響著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
接下來,法院將會委派一位清盤清算人員,代替原來的管理團隊來管理這家公司。主要任務就是監督和處理清盤事宜。
對於眾多普通的恒大員工來說,情況似乎稍好一些,畢竟他們可以選擇尋找新的工作場所。
但是對於那些曾經不可或缺的高管們而言,要想找到一份薪資待遇相當的新職位,那可真是難上加難。
恒大被清盤,對於整個房地產市場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訊號,這可能會引起市場對房地產行業健康狀況的擔憂,尤其是那些債務水平高的公司。
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下降,影響整個行業的資金鍊和發展前景。
恒大被清盤,身陷囹圄的許老闆可能也會迎來自己的大結局了,這已經沒有任何疑問,然而對於廣大債權人來說,自己能減少多少損失這可能是他們最為關心的了。
境外債權人慾哭無淚
中國恒大清算,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成為關注焦點。
恒大直接和間接持有恒大物業51.71%的股份和恒大汽車58.54%的股份,這兩家公司都在香港上市,理論上可以變賣股份來償還債務。
其中,恒大物業因為不需要高槓杆運營,被認為是恒大名下最優質的資產。
而恒大汽車在恒大遭遇財務危機後,一度被寄予厚望,但隨著投資訊息的停止和許家印的逮捕,其前景越發不明。恒大汽車的財報顯示其負債高達756.92億元,總資產僅428.52億元,淨資產為負數。
這表明即使恒大想通過出售股份來籌集資金,面對如此嚴重的負債情況,能夠實際用於債務償還的資金可能非常有限。考慮到股市的不確定性和變現過程中可能的損失,實際籌集到的資金可能遠低於預期。
至於恒大在清盤過程中,究竟哪些債權先被償還,金額又有多少,一時間成為了眾人熱議的話題。
為了滿足大眾的好奇心,我們不妨再來了解一下香港公司清盤清算時的債務償還的大概順序吧。
通常來說,第一位的自然是那些與員工工資、社保和稅款這些重要支出相關聯的債權;接下來就是那些得到保證的債權和沒有得到保障的債權;最後才輪到董事會成員和股東們之間的債權分配問題,這其中就包括許家印個人對恒大的借款。
而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的市值不到30億人民幣,這對於恒大龐大的債務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這也就是說,恒大能否抽得出足夠的現金償還所有的貸款,極具挑戰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恒大境外的債權人面臨的風險極高。即使有擔保,由於擔保多為關聯公司而非物業抵押,這在實際償債中作用有限。
尤其是考慮到前面提到的優先債權以及各種清算手續費等費用,就算海外債權人願意拿出自己的血汗錢支援恒大,恐怕也很難拿到錢回來,他們欲哭無淚。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恒大CEO許家印竟然在關鍵時刻用離婚等手段偷偷轉移財資!這無疑讓人覺得失望、悲哀,甚至有些憤怒。
許老闆這樣的行為,已經不僅僅違反了一名企業領袖應有的職業操守,而且也極大地打擊了我們股民、消費者對恒大及所有企業領導人的信心,後果不堪設想。
恒大的這場風波,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警醒。
尤其是對於行業內的所有同類企業,無論大小,都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企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誠信經營、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否則終將自食惡果。
購房者將何去何從?
恒大當前的現狀,很多付了錢卻沒拿到房子的業主,心裡更是五味雜陳,恒大清盤了沒交房的業主又該怎麼辦?
這些付了錢,沒有房子的業主,他們辛辛苦苦攢錢,期待著有個溫暖的家,結果卻被捲入了這場清盤風波。
根據法律程式,恒大清盤後,那些未交房的業主理應得到優先保障。聽說這部分債務大概有6000億左右,而恒大的債務總額是驚人的2.4萬億。
雖然法律上這些業主的權益應該得到保護,但實際操作起來,恐怕沒那麼簡單。
想想看,2.4萬億的債務壓頂,6000億的優先債務,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可能一二線城市的恒大專案,或者那些快完工的專案,交房問題不大。但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業主來說,情況就複雜多了。
有些專案甚至還沒建好,或者只建了個大門就賣房了,這種情況下想快速交房,實在是難上加難。
雖然國家相關部門肯定會介入,畢竟保交樓是關係到民生的大事,但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漫長、很複雜。
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不多,但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裡總會有些感慨。
恒大的倒下,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失敗,更是一次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的警示,這也提醒著我們,買房不僅要看房子本身,更要看開發商的實力和信譽。
對於那些未交房的業主來說,雖然前路漫漫,但希望他們能早日拿到自己的房子,擁有一個真正的家。
恒大清盤這一事件,無疑給中國房地產市場敲響了警鐘,特別是預售制度這一長期以來房地產業的常規做法。
預售制,即在房屋建設前向消費者出售房屋,這一模式曾幫助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快速回籠資金,加快專案開發速度。
然而,恒大的例子卻暴露出這種模式潛在的巨大風險:一旦開發商資金鍊斷裂,購房者的利益將面臨巨大損失。
因此,從恒大破產這一事件中,人們開始思考,是否應該從預售制轉向現售制,即房屋建成後才能銷售。
這種做法能更好地保障購房者的利益,因為他們購買的是實實在在已經建成的房屋,而非只存在於規劃和設計圖紙上的房產。
當然,這也意味著房地產開發商需要有更強的資金實力,能夠承擔建設期間的資金需求。
恒大清盤事件,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促使行業、消費者乃至政策制定者重新審視房地產市場的運作方式。
雖然現售制可能會在短期內減緩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勢頭,但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一個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