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鋰礦,來源:視覺中國)
1月最後幾天,隨著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等鋰礦股陸續披露大幅下降的業績預告,2023年持續崩壞的鋰價導致的行業慘淡景象已經躍然紙上。
資料顯示,13家預先“交卷”的上市公司2023年淨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均在47%以上,甚至有江特電機(002176.SZ)和吉翔股份(603399.SH)等4家公司錄得虧損。
鈦媒體APP注意到,雖然鋰價階段性觸底,鋰鹽企業業績普降,但近來卻有多家券商研報極力推薦佈局鋰礦股。且作為先週期而動的公募基金,就四季報披露的持股資料而言,在鋰礦股上的持股數量已經有積極變化,不僅去年四季度的減持力度大大減小,且有7只個股獲得基金增持,一定程度上或反映出基金已經開始新一輪景氣週期的投資佈局。
業績集體大幅預降
根據wind資料梳理,截至目前,19只鋰礦股中已累計有13只披露了業績預告,且2023年全員業績下滑,下滑幅度幾乎都在五成及以上,甚至有4家公司虧損。
具體而言,科達製造(600499.SH)和鹽湖股份(000792.SZ)是下滑幅度最小的兩家,前者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約21.50億元,同比減少約49.42%;後者預計歸母淨利潤76億元-81億元,變動幅度為-51.17%~-47.96%。
其餘9家鋰礦上市公司的下滑幅度則均在七成及以上,即便是“鋰王”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業績也遭遇“雙殺”,前者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為66.20億元-89.50億元,同比下滑62.9%至72.56%;後者預盈42億元-62億元,同比下滑69.76%至79.52%。
至於業績下滑的原因,11家有鋰鹽業務的公司均提到了鋰價下行,且多公司稱計提了存貨/資產跌價準備。
贛鋒鋰業就表示,“本報告期內,受鋰行業週期性影響,終端需求增速放緩,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下降,鋰礦原材料價格跌幅小於鋰鹽及下游產品價格跌幅,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此外,公司根據會計準則對相關資產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故公司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事實上,由於鋰價自2022年底接近60萬元/噸快速下跌,去年三季報時,絕大多數鋰鹽企業業績就已告下滑。到四季度,碳酸鋰價格跌破10萬元,逐步擊穿多家企業成本線,導致2023年全年業績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
需要注意的是,新年伊始,碳酸鋰價格依然在10萬元/噸左右蹉磨。上海鋼聯資料顯示,2月1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9.75萬元/噸。
而展望2024年,鋰礦企業的業績也就取決於鋰價今年的走勢。鈦媒體APP此前文章《海外供應端擾動增加,鋰價能支稜起來了嗎?》中提到,業內普遍認為,儘管近期海外礦端出現供給擾動甚至國際國內出現鋰礦減產出清訊號,短期並不會出現供需反轉的可能,目前來看,海外的擾動還不足以改變2024年鋰市場供需偏寬鬆的狀態,核心其實還是要看下游需求。而下游市場,仍不樂觀。
新一輪景氣投資週期已開啟?
雖然整體對2024年的鋰價不樂觀,但業界普遍認為當前鋰價已經接近底部。鈦媒體APP注意到,近來諸多券商頻頻推薦鋰鹽板塊或個股,認為A股鋰礦板塊已至長期較好的左側配置階段。
光大證券研報就指出,2024年主要供給增量仍來自南美鹽湖和澳洲礦山,合計貢獻增量的45.8%;此外,非洲礦山和國內資源分別貢獻增量的24.2%和14%。預計2024年後鋰行業或轉向過剩,以2024年125.9萬噸需求和140.1萬噸供給測算,需求量約佔供給量的90%,則對應鋰價底部可能在成本曲線近90%分位線位置,約7.56萬元/噸。而當前鋰價9.75萬元/噸,已經接近底部。
銀河證券亦表示,A股市場鋰礦板塊預期最差的時刻已過去。在此前國內碳酸鋰期貨跌向8萬元/噸時,A股鋰礦股價以上漲回應,或許表明市場認為鋰價已觸碰至長期底部,鋰礦股業績的不確定與風險有所消除,鋰礦板塊底部探明。
值得一提的是,機構在週期性行業上的投資佈局往往會先於週期,此前鈦媒體APP文章《鋰鹽三季報:業績集體“滑坡”,基金組隊大撤退|行業風向標》中就曾談到,時間拉長來看,基金持股變動對觀察鋰行業週期輪動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回溯來看,2020Q4,當鋰價開始上漲時,基金已經開始行動,建倉/加倉動作明顯,對19家鋰礦企業的持股直接從Q3末的3.15億股增至Q4末的9.50億股。但彼時,鋰價其實漲幅其實有限,2020年末碳酸鋰價格不過剛過5萬元/噸。
之後,基金持股數基本維持一個季度減少、一個季度增加,但總體持股數向上的趨勢。到2022Q2末,鋰資源焦慮如日中天,基金持股數高達23.90億股。隨後,基金持股邏輯有所分化,部分認為鋰鹽高價不可持續,出現減持行為,2022Q3末基金持股數降至13.65億股。同年11月,鋰價衝高見頂,之後便是快速下行。
2023Q1,基金們曾一度攜手大撤離,持股數降至8.12億股,但隨著鋰價反彈,基金再度加倉,Q2末增加至14.25億股;Q3行情再度急轉直下,基金紛紛大撤離。截至去年Q3末,基金持有鋰礦上市公司的股票總數為5.42億股,較Q2末的14.25億股環比減少了62%,且這一持股數為2020Q4以來的新低,並回落至鋰價上漲景氣週期開啟之前的水平。
不過,根據基金公司披露的去年四季報,基金持股又開始出現了較為積極的變化。
鈦媒體APP根據Wind資料統計,截至2023Q4末,基金在鋰礦板塊的持股總數為5.35億股,基本與Q3末的5.42億股持平,表明基金在Q4減持力度大大減小;且19家鋰礦股中有7家公司基金持股數不降反增。
比如,2023Q4末,基金持有西部礦業(601168.SH)8062.36萬股,在Q3末5500.95萬股基礎上增持了2561.41萬股;去年末基金持有天齊鋰業10893.09萬股,在Q3末10223.50萬股的基礎上增持了669.59萬股;去年末基金持有盛新鋰能3211.21萬股,在Q3末1856.73萬股的基礎上增持了1354.48萬股。
鈦媒體APP發現,基金由賣轉買的邏輯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產業發展邏輯。天齊鋰業、中礦資源、鹽湖股份等鋰礦自給率高、成本優勢突出、一體化運營的個股成為增持的首選物件;而贛鋒鋰業、融捷股份等自給率偏低的個股則被減持較多;甚至,西藏珠峰、西藏城投、金圓股份等純“概念股”則被清倉或始終未能入基金法眼。(本文首發於鈦媒體 APP,作者|蘇啟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