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過去幾年,廣義貨幣(M2)和銀行貸款增長率平均為10%左右,有力支援了經濟增長。過去5年和過去10年,我國CPI平均都是2%,這正是全球多數主要央行追求的理想目標。”據人民政協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在廣東的實地調研顯示,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總體展現良好勢頭,成為這組資料的有力證明。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易綱全程參與了調研。他表示,我國目前不缺資金缺的是資本金,要充分認識到在目前階段直接融資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我國目前不缺資金缺的是資本金”?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資金包括借貸的債務性資金以及自有的本金即權益性資金,前者需要償還屬於負債,後者無需償還,是做生意的本金,屬於所有者權益。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所有資產。債務性資金過多,比例過高,意味著企業的負債率過高,抗風險能力較差。
易綱認為,當前要把增加社會資本金投資和融資放在重要地位,處理好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關係,推動保險資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長線資金入市,進一步發展股權投資,暢通PE/VC的融資渠道和退出渠道等,總之要千方百計增加全社會的資本金投資。
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教授胡海峰近日在《人民論壇·學術前沿》上撰文表示,經過30餘年的金融體制改革,我國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快資本市場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長期主導我國金融結構的銀行間接金融體系仍未能得到根本性的動搖和改變。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23年6月底,社會融資總規模存量中,直接融資(債券、股票)比重僅佔29%,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等)佔比超過70%。間接融資佔比居高不下,表明我國目前的金融結構依然偏向以銀行信貸融資為主。
胡海峰認為,很顯然,這種存量規模巨大的間接融資金融體系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使其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已成為我國金融業發展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在他看來,應透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和最佳化,打造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相匹配、相協調,且具備競爭力和普惠性的金融體系;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本市場的功能和獨特作用,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的有效融合,打通金融通向實體經濟的傳導路徑。
同時,確保資金高效精準地投向新技術、新領域、新賽道、新產業、新動能,構建金融有效支援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培育大批具有創新引領力、國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創新型企業,才能加快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經濟結構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金融支撐,真正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支援經濟增長和防範金融風險並重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還在廣東的實地調研中發現,最近幾年融資成本特別是貸款成本有了明顯下降,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這是好的趨勢。但同時,商業銀行也反映利差收窄導致利潤下降較快,建議在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的同時也要促進金融業自身可持續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9.06萬億元,同比增長23.27%,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3.13個百分點;2023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78%,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利率呈現逐年下降態勢。
資料還顯示,2023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73%,環比減少1個基點,同比減少20個基點。分型別來看,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大型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的淨息差分別為1.66%、1.60%、1.61%,均低於《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1.8%的監管合意水平。
“調研發現,出於防風險和終身追責等考慮,銀行放貸行為日趨謹慎。建議引導銀行堅定支援實體經濟,特別是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以及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易綱認為,經濟好是金融穩定的基礎,必須處理好支援經濟增長和防範金融風險的關係。
易綱表示,要堅持經濟和金融一盤棋,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經濟和金融高質量發展。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吸引更多外資機構來華展業興業,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和國際金融規則的制定,並在相關國際合作中提出中國方案,同時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