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割裂的一年。
中國汽車全年產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增長11.6%和12%,創歷史新高,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與此同時,、寶能、威馬、愛馳等多家企業面臨“關停並轉”的局面,“淘汰賽”、“決賽圈”等言論甚囂塵上。
2023年,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年銷量突破300萬大關的新能源車企,也在第四季度純電動乘用車銷量上首次追趕上了。但另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增長35.8%和37.9%,增長速度減緩。
汽車市場波譎雲詭、變化莫測,2024年市場將會有什麼新變化和新趨勢?投資人將重點關注汽車產業鏈哪些領域和哪些公司?投資人對目前的主機廠和供應商有何種觀察與思考?億歐汽車在2024年開年之初,採訪了和高資本創始合夥人何宇華。
和高資本專注於整車、汽車半導體、動力電池、高階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等多個細分領域,曾上榜億歐汽車頒佈的“2023中國科技出行產業早期投資機構(創業夥伴)TOP10”榜單。其創始合夥人何宇華擁有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金融學碩士、巴魯克學院會計碩士及金融數學學士學位,曾任職於雷曼兄弟、AXA金融集團、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國信證券等知名機構,長期專注新能源智慧汽車賽道投資與研究,曾主導的VC、PE專案超過30個,包括西井科技、魔視智慧、覺非科技、芯必達科技、清陶發展、格陸博科技、派電科技等,總投資金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
億歐汽車結合市場宏觀資料,將此次採訪中所獲得的思考與見解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和高資本創始合夥人何宇華
2024,鐳射雷達將加速上車
“在現有的智慧化基礎上,汽車只能往產業鏈上游去卷。2024年,我們將重點關注半導體、新材料領域,然後是感知裝置。”何宇華補充道,2024年鐳射雷達會加速上車。
城市場景下智駕體驗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一方面,特斯拉在2021年引入了Transformer大模型,這種基於海量資料驅動下漸進式技術路線、純視覺的感知方案引得國內車企競相學習模仿。但另一方面,隨著城市NOA進一步大規模落地,車企們對感知方案有了新的認知。
“BEV+Transformer+OCC方案的背後需要很強大的算力去做輸出和解決,而算力是中國主機廠的薄弱環節。即使智駕方案上車了,每輛車攤下來的軟體演算法成本也會非常高。”何宇華看得很透徹:主機廠當前要在智駕方面捲起來,只能卷前端硬體。
與毫米波雷達相比,鐳射雷達成本較高,但精確度要更勝一籌。
鐳射雷達如果能在2024年透過晶片化、固態化實現技術降本,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內,將會在2024年實現爆發性增長。何宇華補充道。“我們可以看到,像禾賽科技、一徑科技、探維科技等主流鐳射雷達公司的未來五年的核心產品戰略,基本上是VCSEL+SPAD的固定路徑,鐳射雷達的降本趨勢已定。”
2024,汽車市場格局變化的契機在出海
“2023年新能源車整體增速其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之前預判的增速大概在20%-25%之間,”何宇華告訴億歐汽車,“出海是增長的核心因素之一。因此,我們認為隨著汽車企業進一步出海和海外建廠,2024年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增速將接近30%。”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全年出口達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首次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77.3萬輛,同比增長67.1%.
“2024年,車企出海是個契機,汽車市場將因此迎來新的變局。”何宇華強調,在國內處於第二、第三梯隊的造車新勢力,在海外市場或許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爆發式增長。
何宇華此話並非空穴來風,“出海”的威力在2023年市場便已有端倪。奇瑞控股集團釋出2023年度銷量顯示,全年累計銷售汽車達188.3萬輛,其中年出口汽車達93.7萬輛,近一半銷量由海外市場貢獻。
此外,在2023年全球前10大汽車製造商排名中,韓國現代汽車集團以年銷730萬輛的成績位列第三,僅次於豐田集團和大眾集團。而在中國市場,北京現代2023年銷量達25.7萬輛,悅達起亞全年實現整車銷售16.6萬輛,兩個品牌在華總年銷達42.3萬輛。現代汽車集團在中國銷量佔比僅為其全球銷量的5.8%。
“我覺得,汽車企業們不能只盯著國內這個3000萬輛的市場,而是要錨定全球9000萬輛的廣闊市場。”何宇華補充道。
2024,四大能力助推中國車企破局突圍
何宇華觀察到,過去兩三年賣得比較好的車型無一例外地貼近了消費者的需求。
何宇華提到,主機廠應強化自身的四大能力,即產品定義能力、營銷策略迭代能力、服務體系和全球化佈局。這四大能力的構建,將助推中國車企破局突圍,實現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主機廠要摒棄自己拍腦袋的那一套做法,不要一昧地抄襲別人已有的東西,而要從產品定義能力入手,對供應鏈上游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才能做到突破和創新。”他說道,主機廠團隊要基於自身生產製造能力和軟體演算法能力,在不過多增加成本下,生產出貼合消費者的產品。
過去,部分主機廠發揮“拿來主義”,將特斯拉BEV+Transformer+OCC解決方案應用到自己的智駕方案中。因為特斯拉年銷破百萬輛,所以智駕研發成本能夠被銷量攤薄。部分主機廠年銷量遠遠不及特斯拉水平,高昂的研發投入導致單車成本提高3-4萬,這樣使其進一步喪失了成本優勢,以致於在價格戰中處於被動狀態。
何宇華認為,主機廠團隊要從純甲方轉換為更貼近消費者的產品+服務的供應商。隨著OTA的出現,技術迭代更新變得更加快速,主機廠過去“生產什麼就賣什麼”的思維已不再適應當下“卷”的市場。
“主機廠在看到產品賣不動的時候,要當機立斷地思考是繼續賣這個車,還是認栽,”何宇華說道,主機廠在營銷策略上迭代速度要更快點,才能跟上市場的節奏。
何宇華提到,智慧化應用的興起對主機廠的服務體系提出了新的考驗。目前部分主機廠的服務體系還有所欠缺,服務團隊略顯混亂。
“比如我們經常面臨車機黑屏的情況,服務人員是否提前告知消費者解決方案,發生後如何安撫消費者情緒,都體現了該主機廠的服務能力。”何宇華舉例說道,“如果沒處理好該類事件,將對品牌造成巨大的影響。”
何宇華表示,全球化對主機廠帶來的影響。隨著主機廠出海步伐加快,相關的服務和零部件都要跟上。資料顯示,豐田集團2023年全球銷量同比增長1.6%,達1065萬輛,連續四年蟬聯全球銷冠。
“豐田能在全球熱賣的原因之一,是其在全球都做好了服務體系和生產體系的匹配。”何宇華指出。
2024,對症下藥緩解供應商生存之困
供應商應該在各自細分賽道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何宇華將供應商劃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打鐵”類的汽車供應商,他們體量較大,但毛利僅有10%,甚至更低。在這種情況下,該類供應商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實現盈利以及如何保持研發的持續投入。何宇華認為,該類供應商比拼的重點就是規模,他們將在2024年進入淘汰賽。
何宇華的建議是,如果供應商規模足夠大,就需要努力調整整個收入結構,如收購軟體類的小公司,提高技術含量,或者做一些更高毛利的專案;如果供應商規模較小,就要認真思考自身是否適合這個行業與賽道。
第二類是細分賽道的供應商。他們可以保持30%左右的毛利。何宇華認為,ADAS供應商在2023年、2024年會進入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階段,這類供應商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好持續迭代,比如產品的最佳化、成本的降低等。
智慧駕駛在行業內已討論了很多年,但是商業化場景的落地始終沒有定論,因此投資機構也不敢在該領域下大注。“能不能把自己養活是重點。我認為年收入能達3個億以上的ADAS公司,是有可能活下來,甚至一統江湖的。”何宇華判斷道。
何宇華預測,未來主機廠大約是有三、四十家,而華為只能服務其中幾家主機廠,剩下的主機廠將會由3-5家ADAS供應商進行瓜分。
中介軟體供應商是何宇華提到的第三類供應商,他非常希望該支撐型公司能更多地出現在中國汽車生態體系中。
但是由於缺乏類似AUTOSAR的生態系統,他發現,做中介軟體的小公司在中國活得很艱難。該類小型中介軟體供應商只能提供1到2個工具,對主機廠來說,使用成本會增大,同時,做中介軟體的創業公司在中國目前資本體系下,由於規模和體量的限制,融資和IPO的難度較大。
何宇華認為,像中科創達之類的大型軟體公司應更多地幫助中介軟體產業成長,比如建立小型中介軟體事業部或者支援小型中介軟體創業公司,打造良性的國產汽車軟體生態系統。
“軟體的規模可能不大,但是軟體可以打造護城河。”何宇華指出,持續地對軟體和工具鏈上的工具進行投入,十年後企業護城河和優勢會非常顯著。
2024,決賽圈裡開啟淘汰賽
小鵬汽車CEO 何小鵬曾公開表示,2017年,中國有接近300家造車新勢力,但到了2023年,中國市場只有50家左右的乘用車品牌。五年後可能只有25家,十年後可能不到10家。
“從歷史來看,汽車市場一直都在進行淘汰賽,2024年亦是如此。”何宇華告訴億歐汽車。“我們不需要那麼多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汽車始終是個性化與標準化相結合的產品。”
何宇華認為,一方面,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可以支撐不少優秀的主機廠存活,即使每年產銷量並不大。比如吉利收購的路特斯品牌,無論是機械效能還是品牌價值,路特斯在全球高階市場都名列前茅,在汽車高階市場是個很重要的參與者。
另一方面,何宇華認為,對普通家用車來說,月銷如果能始終保持3000輛以上,維持收支平衡還是有可能存活下來的。“汽車產業鏈條非常長。汽車售後,包括零部件的更換,有著非常大的毛利空間。隨著時間積累,汽車的售後盈利逐漸增長,整車的綜合毛利率會提高很多。”他說道。
在何宇華看來,汽車行業競爭是一場馬拉松,週期長,拼耐力,看終局。電動化讓汽車的迭代週期在加速,過去可能是10-15年的淘汰週期,現在已經變成了8-10年。但即便如此,汽車迭代週期也要比手機要長,因此汽車廠商也會比手機廠商活得更久,汽車行業競爭不是一兩年內就能分勝負的遊戲。
“只要在月銷3000的底線之上,主機廠還是能存續競爭的。這樣的主機廠,國內還有三四十家。在未來的幾年裡,這三四十家的總量變化不會特別大,但每年的排序都會有變化。”何宇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