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週五,大A股市出乎市場意料地大幅度下跌,滬指跌破2700創新低。一個月A股蒸發16.1萬億元市值,令股民破防。著名的新股民胡錫進表示已無話可說了。只有啟動第二次改革開放,才能推動經濟發展從投資模式向消費模式的轉型,消解債務率高企風險,阻止發達國家脫鉤斷鏈的風險,推動股市從弱市反轉到牛市。
2月2日週五,不是個好日子,因為這一天大A股市出乎市場意料地大幅度下跌,令幾億股民集體破防。
在一系列好訊息的刺激下,1月23日上證破2700之後被強勢拉回,並開始連漲4天,上證指數從2724一路漲到上週五的2910.22收盤,大漲6.8%。這一週從週一開始重新下行,連跌4天后,週四收盤已到2770.74點,跌了4.8%。幾億股民以為跌到位了,指望週五能夠止跌反彈,開始新一輪上漲發紅包的好行情,但不曾想弱市總是令人猝不及防。
2月2日午後,滬指失守2700點整數關口,一度最低下探2666.33點,尾盤半小時拉到2730.15點,當天振幅達到4.5%,比周四下跌1.46%。
可以說,週五整個陸港股市一片韭菜色。深成指下跌2.24%至855.77點,創業板下跌2.43%到1550.37點,北證50下跌4.8%至773.38點,恒生指數下跌0.21%至15533.56點。
截至2月2日,A股總市值67.6萬億人民幣,按三郎寫作此文時的7.1893實時匯率換算成美元只有9.4萬億美元。相當於3個微軟市值、不足6個英偉達市值,只有65萬億美元美國股票市值的14.5%。
截至2023年底,A股總市值是83.7萬億。短短一個月零兩天,16.1萬億市值灰飛煙滅,也難怪股民們心裡難受。
對此,著名的新股民、資深媒體人@胡錫進 表示,今天A股再次暴跌,大家有多難過,同在市場中的老胡就有多難過。老胡還告訴大家,此時此刻,他作為一個“大V”,除了給大家當一個“出氣筒”,沒有更多可以說的。的確,老胡已無話可說了,畢竟前幾天他才說過2800一些遍地是黃金的。
胡錫進無話可說,但三郎有話要說。
首先呢,三郎要給大家道歉。我今天盯著滿屏綠色特別內疚。因為2月1日上午開盤不久,我就發現股市不對勁。滬指從1月23日的最低2724.1反彈到2924.31,累計反彈200點,然後開始新一輪下跌,2月1日開盤2773.42點,下跌了151.31點,吞噬了反彈部分的75.66%,在週三跌破了61.8%的最大止跌位2800之後進一步下行。
我純粹從資料上看到了春節前滬指大機率會創新低的趨勢。所以沒有過多思考,就貿然將這一拙見發到網上,還詢問大家,“只不過還沒想明白,鑽石底擊穿之後的新底,該叫什麼底?”
我老咒罵美國衰落、歐洲崩潰,但人家都沒事。想不到我頭天念一嘴,第二天就真的創了新低,對不起大家了。
其次,三郎想安慰大家,年前滬指擊穿2600的可能性很低了,大家暫時安全了。
但也想與大家交流,就如我1月23日在《週一A股為何任性砸盤?因為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一文中所言,市場操縱、內幕交易、資訊披露不規範、轉融通、自動贖回型期權產品、匯率下跌、外資砸盤等等,這些小問題壓根不是股市持續下行的原因。股市終究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持續下行的問題,根本不在股市本身,而在宏觀經濟上。
認為搞什麼幾萬億平準基金,降息降準就能救股市的人,也是幼稚得可愛,因為這些措施無法解決宏觀經濟問題,因而可以製造短暫的反彈,無法推動股市的反轉。
跳開股市,宏觀經濟面臨三大問題:
一是供給嚴重過剩,必須儘快推動從投資推動經濟發展模式向消費驅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但轉型需要改革國民收入分配製度,增加勞動力收入,提高社保水平,改革體制內外的二元化社保體制為一元化體制,但阻力極大,很難推動。
二是債務率高企,債務風險極大。2023年底我們的宏觀槓桿率(社融存量/GDP)已達到300%,家庭債務收入比(家庭貸款餘額/可支配收入總額)已接近145%,都遠超老美。
很多人盯著我們的政府槓桿率還不到70%,而美國政府槓桿率達到115%,就以為我們政府還可以加很多槓桿。這種觀點可能已導致了領導層的誤解。因為美國政府債集中在國債,我們的政府債集中在投融資平臺和公用事業單位。目前投融資平臺70萬億債務,教育、醫療、公路、鐵路等公用事業單位的50萬億債務(其中公立醫院20萬億),人民銀行把這些在國際上屬於典型政府債務的債務,隱藏在“企事業”單位債務之中。實際上如果都加上這部分債務,2023年底,我們的政府槓桿率接近150%,美國政府槓桿率接近148%,我們也超過美國了。實際上,我們的政府、企業和家庭,都已經失去了可以繼續承接貨幣寬鬆的債務空間了。
三是與發達國家脫鉤斷鏈的風險持續上升。我們在努力維繫與發達經濟體的聯絡,比如商務部又遞交了加入CPTPP的申請。但我們要達到加入的要求,需要做的事情與我們這幾年做的,恰恰是反向的。
而現在能夠解決上述三個問題、鼓舞大家信心、引導看多預期、推動股市從弱市反轉到牛市的措施,就是啟動第二次改革開放。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