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社群裡,有小夥伴很擔心美國大選後,貿易摩擦加劇,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於是A股就會受到影響。
還有一種擔心是,中國經濟增速降低,會影響A股上漲。
有這種想法是很直覺性的。
普通人的直覺是這樣的:經濟增長,才能帶來股市繁榮。
這個邏輯只對了一小部分。
股市的上漲,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1.經濟增長的數量;
2.經濟的質量;
3.財富的分配。
大部分人只是把經濟增長的數量跟股市拉扯在一起。但這就太狹隘了。
實際上,經濟的質量和財富分配對股市的影響更大。
一、經濟增速跟股市相關度不高
如果單純論經濟增速,新興市場肯定遠高於發達市場。
然而新興市場指數從2000年6月的200點到現在的625點,24年也就漲了2.1倍。
這漲幅就很差勁了。
就算我們從2001年的低點121點算,漲幅也只有4.16倍,年化收益是7.4%。也沒有多麼驚豔。
咱們還可以看看A股的情況。
2001年到2005年,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冠絕全球,但A股卻是四年熊市。
這場下跌跟經濟嚴重背離。
2012年到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但絕對增速依然領跑世界,可股市依然下跌。
因此,經濟增速不能完全用來解釋股市行情。
咱們最近一年不都是在強調高質量發展嗎?
縱觀全球股市,很多國家在經濟增速降低後,股市反而走出大牛市。
那麼股市更多反映的是經濟的質量。
啥是經濟的質量呢?
我個人認為就是科技的含量,而不是一堆鋼筋混凝土。
PS:貨幣超發也是重要的原因。
有句話說的是:股市長期會不斷上漲,因為經濟在增長,科技在創新,貨幣在超發。
二、財富分配對股市的影響更大
財富分配分為兩個層面。
一個是社會層面的財富分配,另一個層面是股市本身的財富分配。
咱們國家發展的早期,首先要大力搞工業化,進行原始積累。
在這個時期,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
成本中最大的優勢是人力。
所以,我們看到的現象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只有44%,最低時只有40%。
這就說明,人們創造的價值被企業端拿走得比較多。
這就是財富分配更傾向於企業。企業的背後就是那群先富起來的人。
股市上漲的基礎是不是居民得對未來有信心呢?否則哪來的資金進入股市呢?
然而,大多數居民是沒啥錢的,他們只會在股市暴漲時進入。
因為他們是想進來賭一把,單車變摩托。
然而,暴漲是誰推動的呢?最終的結局是不是加劇了財富分化呢?
這是社會層面的財富分配。
現在情況有所變化了,我們國家正面臨轉型,經濟驅動的邏輯不同了,內需將成為最主要的增長引擎。
因此,社會層面的財富分配要進行一定的矯正,從企業端向居民端傾斜。
現在咱們正在做的事有:
1.醫改和集採,降低居民醫療開支,減少醫藥企業的利潤;
2.打擊教培,防止居民在教育上無意義的內卷,減少資本和教育企業的利潤;
3.修建保障房,取消學區房,降低落戶難度。這就是在降低居民的居住成本。
4.稅改,增加從居民端抽稅,減少從企業端抽稅。政府抽掉的稅都是那麼多,但是從哪裡抽稅,就會更加服務於哪個人群。
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今年以來的財政政策,是不是跟以前不一樣了?
最終的目的都是讓財富從企業端到居民端,從生產端到消費端。
接下來,我們說說股市本身的財富分配功能。
三、股市反應財富分配
在A股30多年的融資市歷史中,誰賺到了錢,誰虧了錢呢?
最大的贏家莫過於:
1.企業和大股東;
2.產業資本;
3.金融機構;
4.遊資大佬。
大家想想看,他們是怎麼賺到錢的?
企業、大股東和產業資本會助推暴漲,然後高位套現。
金融機構坐收高昂的手續費和管理費,並且還會跟企業聯合起來割韭菜。
遊資則是在市場中製造大波動,專割想一夜暴富的韭菜。(這些韭菜大都是窮人)
很顯然,以前的A股同樣是將財富從居民流向企業。
當然,這跟國家所處的歷史階段有關。A股當時的使命就是融資。
所以企業和機構都不注重對居民的回饋,玩命的割韭菜。
可如果股市的分配從企業轉向居民,會怎樣呢?
首先,遊戲規則改變。
最近這一年,咱們也看到了制度上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管理層透過修改規則,讓企業和機構都紛紛讓利投資者。
不過,投資者本身的素質也決定他們的收益,畢竟投資者之間也有競爭關係。
第二,國家隊重金入市,維護市場穩定。
這就是要致力於打造慢牛行情。
從而讓更多人賺到財產性收入。
第三,鼓勵長期資金入市。
咱們從ETF的流入量就能看到,不僅是國家隊在買,還有大量的機構也在跟著買。
第四,央媽成為A股最後貸款人。
央媽創設的互換便利和回購再貸款兩個工具,就是在表態,它是A股的最後貸款人。
第五,嚴格把控IPO的數量和質量。
這些規則都是逐漸的改造著A股的生態。
昨天我寫的文章中,就羅列了一些資料。
雖然本輪暴漲中,妖股漲得很歡,但相比於以前的牛市,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了。
隨著股市的財富從企業端轉向居民端,A股的慢牛可期。
看到這裡,咱們也就明白了,股市也是國家實現轉型中的一個重要工具。
所以,別總用經濟來解釋股市漲跌。
正是因為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們才要啟動股市幫助國家實現轉型。
股市不同於樓市,樓市只有少數人能參與,因為所需資金量太大,還要槓桿。
股市可以讓大多數人都參與進來。
美股長牛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大部分居民都透過機構(尤其是401K)參與了股市。
四、股市的歷史使命變了
瞭解完這些背景,咱們也就能知道,以前A股的歷史使命是幫助企業融資。
現在的歷史使命是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助推財富從企業端轉向居民端。
因此,股市的生態也會逐漸的發生變化。
今年以來,我們也觀察到一些變化了,但這還只是開始。
股市還要經過好幾年的改造,才能走向成熟的投資市。
甚至未來,可能也會有類似美國401K計劃之類的東西落地,讓居民被動參與股市投資。
股市這個地方很神奇,主動參與不大容易賺到錢,居民靠自身能力,很難克服人性。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來我的同名公號:睿知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