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行情,其實很容易賣飛,因為各種訊息滿天飛,一個不當心,就可能做出錯誤判斷,所以本篇來說說,如何才能不賣飛!
一,為什麼會踏空?
當下,踏空者或者賣飛者是最難受的。 一方面,在熊市熬了3年,結果熬了個寂寞。另一方面,看著別人賺錢,自己顆粒無收,這種心情比虧錢還難受。然而,經過暴漲後,現在又不敢去追,害怕被套。可行情每天都這麼亢奮,眼看就要漲過前高了,一點回調的意思都沒有。利好一個接一個,怎麼利空和鬼故事突然就消失了呢?怎麼辦?買還是不買?如果這真是一輪牛市的開啟,一旦錯過,可能就會浪費3-4年的時間。我們一輩子有多少牛市可以浪費?
但是等你鼓足勇氣準備進場的時候,你會發現,世又給你開了一個玩笑,比如週五的早盤,從早上一開盤的亢奮到中午收盤前的跳水,不管最終結果如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一批人站崗放哨,而這一幕實際在10月8日剛剛出現過。
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患得患失
有人說,這就是底部不買,底部拿不住帶來的悲哀。一旦漲起來,你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實際沒有多少人可以猜到底部,而那些所謂的底部堅持者,不過是高位沒有跑掉的loser。
之所以最近市場讓人家這麼糾結,還要從這輪行情的參與資金開始梳理,實際上「9.24」以來,流動性向上,基本面向下的框架並未發生改變, 現在市場做的就是交易重大事件的預期,而其中券商自然是作為A股市場的看漲期權在操作,而題材股股就是作為看空期權在操作。在這樣的背景下,你會發現,經常出現看漲和看空期權一起上漲,這就好比期貨市場的雙向開單,所以你才會手無舉措。
以往股票市場總是週期、成長、藍籌、題材四大型別輪流上陣,但現在是一起上場,結果就是你要麼做,要麼就一直等,這可太難了!
所以並非是大家對踏空焦慮,而是市場現在出奇的一致,就是因為股市逐漸變得期指化,這樣的背景下,傳統方法根本無法適應現在的節奏,那麼究竟要如何做呢?
實際要的就是一買就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被市場收割,這話聽上去不可思議,但實際並非做不到!就像下面這隻股票:
表面看,耐心持有最終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但實際賺這點錢,你要用上近一個月時間,最要命的是,萬一你買在高位,即便賺錢,也不過是喝點湯,運氣不好的時候,可能就直接被套在上面了。
其實上面這隻股票的走勢也是大多數股票的走勢,就是震盪上行,而震盪的背後有可能是機構大資金在吸籌,也可能是在打壓跟風盤,總之是一個逐步減倉的過程,我們的目標就是繞過這段時間,或許你覺得聽上去不可思議,但實際如果你經常看機構的交易行為,你就不會有這個疑惑了。對於機構來說,無論過程中無論如何折騰,最後總是要把籌碼收回來的,而收回來的動作,如果可以發現,那不就成功了!
三,機構行為的把握
可能大家覺得機構行為如何看啊?雖然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但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資料統計工具了。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資料先儲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資料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徵了,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資料:
這是該股的「交易行為資料圖」,圖中橙色柱體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資料系統中反映機構資金活躍程度的「機構庫存」資料,「機構庫存」資料反映了機構資金交易的意願,如果「機構庫存」資料越活躍,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機構資金參與的時間也越長。
圖中藍色柱體則是反映當天交易行為的「主導動能」資料中的一種:「空頭回補」資料,「空頭回補」資料反映了前期做空資金重新買入的行為,實際就是補倉行為,如果同時出現「機構庫存」資料,那就說明是機構在補倉,顯然這是機構打壓股價,調整結束的訊號。
果然股價很快出現了上漲,機構既然開始補倉說明其前期的目的已經達成,這種訊號是非常強烈的,最近這樣的股票不少,看下圖:
這三隻股票都是近期連續上漲的股票,大家會發現,躲過了調整,基本就開始發力,如果能踩準這個點,也就沒問題了,從資料來看,基本上都是機構回補之後,股價開始快速拉昇,發現這一現象,意味著我們可以省略了很多等待的時間,同樣的時間,你做了更多的股票,你當然賺得更多啊!
還是那句話,這輪行情和以往都不一樣,一定要轉變思路。
本篇就聊到這裡,關注老概,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宣告
以上內容來自網路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