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人,麥克爾·羅奇格西,他的名字在佛學和商界都頗有聲望。為何這樣說呢?他曾深入印度,專心鑽研佛學多年,最終榮獲佛學博士。這段經歷,對他後來的人生產生了深遠影響。
事實上,當麥克爾準備繼續他的佛學研究時,他的師父給了他另一條道路的建議:“你的靜修已經足夠,現在應該走進紅塵,繼續你的修行之旅。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一名商人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師父的話,讓麥克爾開始重新審視生活與工作的關係。
“工作,是通往自我覺醒的道場。”這成了麥克爾的信條。他相信,在商業的浪潮中,人們能更深入地瞭解自我和這個世界。
巴菲特:投資與人性的博弈
談到投資,我們不得不提及股神巴菲特。有人曾問他,投資和人性有什麼關係。巴菲特的回答值得深思:他認為投資不僅讓他更深入地理解了人性,而且這種對人性的敏銳觀察反過來又促進了他的投資決策。
讓我們回顧一下巴菲特的·哈撒韋之旅。1962年,巴菲特開始投資這家陷入困境的紡織公司。儘管他清楚紡織業並非長遠之計,但低價股票的誘惑讓他敗下陣來,這是他的第一個錯誤,被貪婪所擊敗。
兩年後,一個轉折點出現。公司的老闆斯坦頓提出以每股11.5美元的價格回購巴菲特的股份。但最終的報價卻被臨時降低了。這激起了巴菲特的反擊:他大量購買股票,最終取得了公司的控制權。這一過程,巴菲特承認,更多是出於情緒,而非理性分析。
巴菲特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教訓,他意識到投資其實是一場與人性的博弈。只有遠離人性的弱點,才能更接近財富的彼岸。因此,在後來的投資中,無論是《郵報》、美國銀行還是可口可樂,他都是在冷靜分析後果斷出手,從而成就了他的股神之路。
西方諺語裡有一句話:人性,是神性和獸性的混合物。
在財富之路上戰勝內心的惡魔
站在追求財富的旅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內心的掙扎和誘惑。要想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就必須克服心中的那個魔鬼。
《福布斯》雜誌,自1917年創辦以來,透過對眾多企業巨頭和成功人士的採訪,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共性:他們對人性有著深刻的洞察。事實上,真正懂得賺錢的高手,往往對人心有著絕妙的理解和掌握。
稻盛和夫:從自利到利他的轉變
稻盛和夫,這位京瓷公司的創始人,最初的動機十分簡單:推廣他獨創的精密陶瓷技術。起初,他的決策更多是出於個人利益,很少顧及員工的感受,這導致了公司內部的不滿情緒。
然而,在經歷了幾個不眠之夜後,稻盛和夫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他意識到,真正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而是團隊的成功。於是,他的經營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利己”轉變為“利他”。
1973年,當日本許多企業在裁員時,京瓷面臨巨大的挑戰。但稻盛和夫堅持不裁員。他讓少部分員工繼續工作,其餘員工則安排學習或做其他工作,同時保證他們的收入。這種以人為本的態度,不僅贏得了員工的忠誠,也幫助公司度過了難關。
再比如,當稻盛和夫78歲那年,他接手了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面對危機,他提出的解決方案同樣簡單卻深刻:“利他”。他發現,員工對客戶的冷漠態度是公司問題的一部分。於是,他親自上陣,提供熱情的服務,改善設施,真誠地為客戶著想。這些改變最終幫助日本航空重拾信心,並迅速恢復盈利。
超越普通人的格局:財富的深層智慧
成功人士之所以與眾不同,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格局遠超常人。他們明白,在經濟的大潮中,只要幫助他人獲得成功,自己也不會落後。
吳軍,這位著名的投資家,曾被問及是否能從商業巨鱷們身上挖掘出一些成功的秘訣。他的回答很實在:“沒有特別靈驗的秘訣。但是,這些人的共同點是他們的格局非常大。” 吳軍認為,一個人的真正格局,藏在他賺錢的方式之中。當我們拓展財富的邊界時,其實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格局。
埃斯特·迪弗洛:富人與窮人的差異
法國經濟學家埃斯特·迪弗洛透過研究發現,窮人和富人在經營生意時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模式。窮人往往在初期發展迅速,但很快就達到瓶頸;而富人則在不斷的調整和嘗試中實現持續盈利。埃斯特認為,這種差異的根源在於思維模式。一個人在財富積累上不斷攻城拔寨的同時,他的認知結構也在不斷進化。
知乎博主@秋月幾分涼的炸雞腿發家史
知乎上的一位博主@秋月幾分涼分享了他的炸雞腿生意經。他的家族因為炸雞腿而小有名氣,但一開始僅限於本鎮。他如何擴大生意呢?他首先想到了外賣。那時外賣在大城市已經流行,但在小鎮還是新鮮事物。他迅速抓住機會,將自家的炸雞腿引入外賣平臺,拓寬了生意的範圍。
他的第二個想法是加盟。他透過資金入股的方式,與他人合作開設了幾家分店。就這樣,當其他人還在經營著他們的小作坊時,他的炸雞腿生意卻日益壯大。
被問及其商業洞察力時,他回答:“當你想要賺更多錢時,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出更好的主意,尋找更有效的模式。”
司馬遷在《史記》裡說過一句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世人皆逐利,財富的背後盡是人性的掙扎。
因此,當一個人認真去搞錢,就會變得通透,變得聰明。
從1000賺到10萬,從10萬賺到100萬,我們也會慢慢了解世界的運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