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財經訊,1月5日,住建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聯合釋出《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指導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由城市政府分管住房城鄉建設的負責人擔任組長,屬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金融監管總局派出機構等為成員單位的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下稱協調機制),以更加精準支援房地產專案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月26日,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分別召開部署會議,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1月30日,金融監管總局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時,將“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作為“積極穩妥防控重點領域風險,強化信用風險管理,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任務項下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上述通知,被納入“白名單”的專案須符合兩類情況:正常開發建設、抵押物充足、資產負債合理、還款來源有保障的專案;開發建設暫時遇到困難但資金基本能夠平衡的專案。
1月底,多個房地產熱門城市密集披露首批房地產融資“白名單”的評審、推送結果。
所謂“白名單 ”是業內的俗稱,指協調機制根據房地產專案的開發建設情況及專案開發企業資質、信用、財務等情況篩選確定支援物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援的房地產專案名單;由協調機制向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推送,金融機構評估後,根據其實際情況滿足合理融資需求或予以其他支援。
目前包括湖北、廣西南寧、重慶、四川成都、陝西西安、山東青島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首批房地產融資“白名單”密集出爐。與此同時,多個城市的首批房地產專案融資“白名單”正在申報、評審中。
2月3日,接近碧桂園人士處透露,首批房地產專案“白名單”落地後,碧桂園迅速行動,對符合要求的專案積極申報。目前,碧桂園確認已獲批進入“白名單”的專案超過30個,包括河南、湖北、四川、山東、重慶等地的多個專案,均在屬地政府“白名單”內。後續廣東、湖南、東北等地的專案亦有望陸續進入“白名單”。
碧桂園方面表示,進入“白名單”後,公司相關專案將獲得融資支援,有助於緩解資金壓力,推動保交付、資產盤活,提升專案可持續經營能力。同時,公司深感保交付責任重大,保交付是公司必須堅守的底線。
分析人士認為,碧桂園多個專案入圍首批“白名單”,說明公司雖暫時遭遇困難,但仍得到政府及監管機構支援和認可。
2023年全年,碧桂園累計交付超60萬套房屋,累計交付面積7162萬平方米,涉及31省份249個城市,其中151個批次44521戶實現“交付即辦證”。碧桂園方面預計,2024年交付量超48萬套。
除碧桂園外,世茂集團、中國奧園、金科股份等多家房企均宣稱,旗下多個專案進入各地融資“白名單”,部分專案已經獲得貸款。如中國奧園於2021年底“暴雷”,用兩年時間走完境內外債務重組所有流程。2月1日,中國奧園披露,廣西南寧譽江南、重慶悅府、翡翠天辰、合川原著等專案入圍首批房地產專案白名單。龍湖集團表示稱,日前,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向金融機構聯合推送了重慶市第一批房地產專案“白名單”,龍湖青雲闕專案在列。
房地產開發專案納入“白名單”後,將透過各區縣房地產融資協調專班,搭建政、銀、企融資協調平臺,指導專案“白名單”企業和主融資金融機構,積極推動專案融資。對正常開發建設、抵押物充足、資產負債合理、還款來源有保障的專案,建立授信綠色通道,最佳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積極滿足合理融資需求。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7459億元,比上年(2022年)下降13.6%。其中,國內貸款15595億元,下降9.9%;利用外資47億元,下降39.1%;自籌資金41989億元,下降19.1%;定金及預收款43202億元,下降11.9%;個人按揭貸款21489億元,下降9.1%。
有分析指出,此次發貸支援總體上可以滿足資金需求,有助於2024年房地產開工、竣工和交付等工作的推進。優質房地產專案加快審批流程,儘快形成實物投資,將有助於房地產投資企穩。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錶示,預計後續其他城市房地產專案“白名單”將持續落地,支援專案融資的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有助於改善房地產企業流動性,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