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6日以來,藥明康德股價連遭下挫。儘管丟擲10億元回購A股計劃,但暫未止住二級市場資金拋售藥明康德的步伐,更沒有取得“Meta式回購”帶來的跳漲效果。
對於公司股價的連殺,可以從多個方面觀察。從訊息面看,主要是受到美國相關草案的可能性衝擊,對此公司在2月4日晚公告中重申,堅信在過去沒有、現在和未來都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國家安全風險;董事會確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一切正常,日常運營沒有重大變化。
從資金面看,則會為市場開啟另一扇觀察視窗。根據藥明康德最新披露的前十大股東最新持股情況,截至2月1日,與最近定期報告持股數相比,確實出現多個股東持股數量變動,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和某外資股東減持最多,超過千萬股(包括A股、H股)規模。此外,有基金和保險產品也有百萬股級別的減持。這說明,在本輪股價下跌中,外資大機率擔當了減持主力。
另有一些資金在“借力打力”,典型代表是藥明康德融資融券資料連日來的較大變動。從1月26日開始,藥明康德融券餘量迅速增加,從此前的40萬股多的規模,跳漲到單日100萬股以上,相應的賣出量和償量均大幅增長。從資金邏輯推演,它們看空預期較強,雖然這一體量在單日總成交量中佔比不大,但是在市場整體信心脆弱的背景下,無疑會增加拋壓,進而衝擊股價。
業績較好的“白馬股”股價短期下殺,並且與融資融券資金出現聯動,此前就出現過一些案例。比如,2021年第二季度,包括美年健康、順豐控股、中國中免、恆瑞醫藥等在內的白馬股相繼出現重挫、跌停甚至閃崩,與當年春節前後的抱團行情形成鮮明對比。
當時的一個特徵是,不少白馬個股數月前的股價高位之際,同步伴隨著融資規模達到峰值;而後在股價出現閃崩或者連續跌停的時間視窗,恰巧與融資峰值階段的槓桿融資資金平倉點位相重疊。且順豐控股等部分公司恰巧在高位融資盤的平倉線附近爆出利空公告,進而從某種程度上帶來了部分資金的踩踏。
對比來看,如今藥明康德面臨的情況有所差異,部分增量融券資金“借力打力”的機率更大。
在股價持續下跌的同時,藥明康德轉融券暴增,並有大筆融券賣出,背後的券源受到市場高度關注。有人將此指向個別基金的轉融通出借。對此,市場觀點不一,主流觀點認為,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主要是為獲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並計入基金財產,從而增厚持有人收益;公募基金轉融通規模及其佔比較小,對市場影響有限。
融資融券交易本質上有利於股票價格趨於合理,有助於市場內在的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參與方選擇做多還是做空,短期有可能受到訊息面預期的侵擾,但最根本的還是在於公司基本面與成長性。此前美股特斯拉也曾遭遇做空侵擾,但最終做空資金悉數告敗。對比來看,藥明康德的本輪股價下挫,資金層面的邏輯,應該是CXO板塊基本面原本已像驚弓之鳥,加上大勢信心有待修復,一有風吹草動便容易激起多路資金的恐慌。部分融券資金則穿插其間,以期謀求短期收益。
近期,資本市場融券機制加速完善。調整兩融保證金比率、限制高管戰投出借、全面暫停限售股融券出借、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調整為次日可用等改革措施,都已經或即將落地。這一方面會進一步規範市場交易行為,體現投資者的交易公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提振資本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