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想降息卻降不了,鮑威爾只好另找途徑,暗中幫助拜登,從而實現自己的連任目標。
這很有可能導致美債市場的巨大變化。
最近特朗普明確的表示,如果自己成為下一任的美國總統,他將不會支援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
這相當於把鮑威爾的後路封了,現在鮑威爾只有儘可能的暗中協助拜登連任,才能保證自己可以繼續擔任下一屆的美聯儲主席。
對於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來說,2024年的大選能否連任,關鍵在於是否可以保證美國的經濟不在今年陷入衰退。所以拜登也非常希望獲得鮑威爾的支援,那就是美聯儲儘快的降息,以刺激經濟。哪怕不能讓美國避免衰退,至少讓衰退向後推遲。
不過目前的經濟資料,很難讓美聯儲做出降息的決定。美聯儲已經在本週宣佈1月份不會降息,鮑威爾甚至在會後表示,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小。
那怎麼辦呢?
對美聯儲來說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從縮錶轉為擴表,同樣可以對經濟產生支撐作用。如果美聯儲做出這一個決定,相信最開心的不是拜登,而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美聯儲此前多次的加息以及持續的縮表,不但拖累了經濟,還“拖累”了美債。一旦出現美債暴雷,那麼就會出現難以想象的危機。
現在美國的GDP的增速確實是很快,2023年的GDP達到了27.36萬億,比許多發達國家高出很多,但是都是由於美國政府支出不斷增加的拉動作用。
在2022年和2023年,美國政府透過增加赤字和債務來刺激經濟增長。儘管GDP有所增加,但財政赤字和債務的增加幅度更大,導致債務成本不斷增加,財政赤字創下新高。
現在,美國政府的預算案中依然還包括了龐大的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支出、利息支出和軍費等超出政府收入的開支,這些開支創造了當前的GDP,但卻需要財政部長耶倫發行更多的美債,才可以支撐。
因此,美國經濟的發展來自於不斷髮行的國債和加深的債務危機。
如果美聯儲決定逐步減少縮表的額度,那就意味著市場上拋售美債的額度也相應的減少。相信很快美聯儲會停止縮表,甚至有可能轉向擴表,那就意味著美聯儲將重新買入美債,這對於不斷增發的美債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不過這將造成一個新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美債的70%是由美國人持有的,海外的持有量不足23%。如果美聯儲再一次的增加購買美債,那麼一旦美債爆雷,幾乎完全由美國自己來承擔後果。
也許對於美國來說,目前最好的訊息是去年11月海外投資者再次增加了美債的持有量,與前一個月相比,增持了2,434億。其中僅僅加拿大日本盧森堡合計增持量就達到了947億。
但實際上,海外投資者的增持幅度為3.2%,小於10年美債的價格上漲幅度。所以海外投資者也許並沒有大幅度增持,只是美債的價格出現了增值而已。
如果是這樣,耶倫的幻想破滅,海外投資者不願意繼續購買美債,未來的美債還是需要美國人自己承擔。
請您給本文“點贊”,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