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上海樓市成績單明朗。二手房住宅成交1.4萬多套,和上個月比相差不多;新房住宅成交約3800套,比上個月少了4成。
二手房成交企穩
二手房成交1.4萬多套,這個成績與2023年12月的表現相比,只少了幾百套;再往前推,與2023年10月、11月相比,要更多一些。
2023年10月至今
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數
細分來看,總價400萬至1500萬、90-140㎡的房源,成交表現更好。
2023年12月14日,上海調整普通住宅認定標準,普通住房與價格脫鉤,絕大多數144㎡以下的房子,都成了普通住房,交易時稅費省了一大截。再疊加降首付、降利率,現在看來,對二手房交易是有促進作用的。
二手房還有一個重要的企穩訊號,就是掛牌量不再不斷攀高。
新房資料環比下降
據上海研究院提供的資料:
1月上海新房成交3786套,環比下降44%;成交金額290億,環比下降47%;套均總價764萬元/套,環比下降6%;成交均價66375元/平,環比下降5%。
資料的變化,一來與供應減少有關,二來臨近春節,樓市進入傳統淡季。
1月份,新房開盤量約3300套,處於近幾年的低位。
上海近兩年單月新房供應套數及增速
1月份,新房認購率不足50%的樓盤有6個,佔比約40%;認購率50-100%的樓盤6個,佔比約40%;認購率100-200%的樓盤1個,佔比6.7%;認購率超過200%的樓盤有2個,佔比約13.3%。
觸發積分的是兩個尾盤,它們是普陀內環內蘇河璽、天匯璽,加起來總套數只有46套。
新房市場總體不溫不火,分化表現依然存在。
等2月3月市場表現
一季度樓市走過了三分之一,接下去的2、3月樓市表現更值得關注。
一方面是關注政策的後續效應。
1月31日,上海外地單身限購鬆綁,但凡在滬繳滿5年社保,原先不能買房的非滬籍單身人士,現在都可以在外環外買一套房了。
據統計,2023年全年新房供應,外環外佔了75%;2023年全年二手房供應,外環外佔了約50%。
再疊加此前出臺的青浦、奉賢兩個新城的人才購房政策,節後的成交量會不會逐漸走高?
另一方面是關注高階專案的表現。
弘安裡作為風貌別墅首秀,24.3萬/㎡的均價測試塔尖入市意願;黃浦、徐匯幾個沒有聯動價的專案,如果更加靠向市場行情來定價,市場是否還會積極買單?
截稿前收到幾個訊息:
湯臣一品33.5萬/㎡成交1套
瑞虹九期法拍17.8萬/㎡成交
弘安裡首批大賣無懸念
均價7萬多的朗詩花語單日成交20套
以上資訊體現了市場的堅韌,希望確實是一個二手房企穩、豪宅交易不斷、改善型專案有買氣的上海樓市,還可以對陽春三月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