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A股還在跌破2700點的時候,印度股市已經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衝上了世界第四的寶座。
今年印度股市有望創造連續8年上漲的神話,如果把時間線條拉到30年,印度股市已經足足上漲了100倍。
看到印度股市的成績,大A的股民們估計哈喇子都得流出來了。
那麼印度股市暴漲的底層邏輯又是什麼?這就不得不提到目前印度的兩大優勢,人口跟政治風口。
表面上看,經濟股市上漲是因為經濟迅速上漲帶動的,印度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6%,位居全球十大經濟體之首。20年來,印度GDP已經從2003年的0.61萬億美元漲到了2022年的3.39萬美元,位居全球第六。
01、
印度經濟迅速上漲,關鍵就是兩點,人口跟政治。
在人口結構上面,印度是完美的栗子結構,14歲以下人口比重為25.8%,15-64歲人口的資料是67.4%,而65歲以上的人口僅佔6.8%。目前印度人口年齡的中位數是27.6歲。
相比之下,中國為37.9歲,美國為37.7歲,英國為39.6歲,法國為41.6歲,德國為44.9歲,日本更是高達48.4歲。
龐大的年輕人群體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勞動力優勢,同時也帶來了龐大的消費群體。這10年來,印度製造業飛速發展,就是因為勞動力成本帶來的結果。
為了利用印度廉價勞動力,豐田已經在印度建立了兩座工廠,通用、起亞更是都投資超過了10億美元,特斯拉也有意去印度建廠,甚至連中國的比亞迪也有意在印度佈局。
在電子產品方面就更多了,富士康這些年在印度砸了至少上百億美元,另外還有蘋果的代工商和碩、華為、小米、高通、三星等等,全部都在印度積極建廠。
可是有人會說,印度在30年之前就有超過9億人口,為何那個時候,外資製造業不去印度投資呢?
這就不得不說到印度的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政治風口。
隨著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經濟上,中國經濟崛起之後,人力成本的優勢正在逐漸失去,那些全球化的大公司為了降低成本,需要找到一個新的世界工廠。
另外美國為了打壓中國經濟,他們也在尋找中國的替代者。於是跟中國一樣擁有龐大人口的印度就迎來了一個時代的風口。
40年之前,中國經濟吃了日本產業轉移的機會。如今印度就是在吃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出去的機會。
這些年莫迪在歐美國家獲得了極高的待遇,美國、英國、德國等等國家都在極力拉攏印度,正是這個原因。
另外烏俄衝突爆發之後,又給印度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撿漏機會。歐盟因為被美國脅迫,因此不得不放棄了俄羅斯的能源。
於是廉價的俄羅斯能源就便宜給了印度。印度跟中國一樣,都是缺油少氣的國家,卻是能源最大的消耗國之一,印度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的石油進口國跟消費國。
光是今年十月,印度就從俄羅斯採購了842億美元的石油,目前印度已經成為了俄羅斯最大的海運原油買家。印度從俄羅斯買的石油,不僅僅自己用,他們還做起中間商,轉手又賣到歐洲去,大把大把賺著歐元。
天時加上人和,帶來了印度經濟騰飛,從而帶動了印度股市的爆發。
可是你別以為印度是一片向好,股市跟實體兩手捉。在浮華的外表之下,幾乎是千瘡百孔。印度經濟繁榮的外表就好像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印度股市繁榮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問題?
02、
印度經濟目前同樣存在三大問題,經濟結構問題、人口素質問題、社會文化問題。印度經濟說是騰飛,可是大部分時候就是保持7%左右的增速。
當年我們飛速發展的時候,那GDP可都是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如今印度增速顯得快,不過是在矮個裡面拔個高,因為全球經濟都不行了。
影響印度經濟發展更大的原因就是工業佔比問題,我們說了半天印度經濟騰飛,可是印度的工業佔比卻一直穩步下降,目前印度工業佔比僅為26%左右,而中國卻是常年超過了40%。
工業中的製造業更是慘中之慘,印度的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在2015年達到16%,但此後一路下滑,2021年的資料僅為14%。
印度經濟過分依賴於服務業,佔比超過了50%,這已經跟發達國家一個水平。可是實際上,印度人均GDP卻只有2388美元,而中國已經早就超過了1萬元美元,日本更是高達3.38萬美元。
印度服務業佔比高,有著特殊的歷史原因,當年歐美國家把大量的服務業外包產業轉移到了印度,造就了印度的服務業的繁榮,比如說印度如今是全球最大的軟體外包國家,全球有一半的軟體都是印度開發的,幾乎我們可以想到的美國科技公司都選擇外包部分開發給印度公司。
可是奇怪的就是,印度至始至終都沒有成為數字經濟的大國。印度的軟體行業,至今都停留在為歐美髮達國家做外包的階段。
03、
印度人口雖然眾多,可以提供豐富的勞動力,可是印度勞動人口低下卻又影響了印度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印度從小學到初中實行義務教育,也就是從1年級到10年級的教育是免費的。高中一般為11年級和12年級,為自費教育階段。印度雖然是實行義務教育,但是孩子上學的校服、校車服務還是需要自費。
印度大學的升學率一般只在30%左右,而著名的印度理工學院的錄取率甚至還不到1%。關鍵是印度好大學的好專業,學費每年一般需要2-3萬元人民幣,而印度普通人的月均收入不過一兩千元人民幣,很多人根據無力支援孩子上大學。
目前印度人口中仍有26%的成年人文盲,有40%的人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教育。在印度還有大約6.4萬個村莊沒有學校。
目前印度教育投入佔GDP只有2%,而美國則是為7%。德國、英國、法國都是在4%左右。日本則是3%。中國目前是2.5%。
可別小看中國僅僅比印度多了0.5%。可是我們的GDP總數是印度的5倍左右,在人口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人均教育投入就是印度的六七倍。
受教育程度不足,導致印度勞動力人口素質低下,從而也導致印度製造業在全球競爭力不夠。目前印度製造業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啥都可以造,可是造啥都不行。
印度經濟基本就是在學中國40年前那一套,改革開放、MADE IN INDIA。可是因為勞動力水平跟文化認知有限,再加上本來基建就落後,於是印度目前依然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
很多公司明知道在中國勞動力成本更高,可是為了更好的產品質量,他們依然沒有把工廠轉移到印度去。
教育程度低,不僅僅影響了勞動力,還影響了印度人的價值觀。在印度內卷是不存在的。印度的工人們工作態度散漫,效率低下。印度建築工人天氣熱了要休息,天氣冷了要休息,下雨要休息,遇到各種特殊節日要休息。在印度超市收銀臺,一個收銀機需要兩個工作人員,一個掃碼,一個計算,因為一個人就忙不過來了。估計三個印度人都趕不上一個中國人的工作速度。
04、
當然這些又跟印度文化是息息相關。在一個崇拜佛教的國家,印度人對於生死都看得十分平淡,富貴自然對於他們也是如浮雲一般。
懶惰的背後是受教育文化不高跟佛系文化影響,另外就是種姓文化的束縛。這個種姓文化就像是一個大大緊箍咒,牢牢鎖住印度人思想。
在印度不管是結婚、求職、求學,都會受到種姓文化的影響。這個文化源自於印度教,至今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他把人根據血統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在最低層還有賤民。
哪怕這個制度在明面上已經被廢除了幾十年,可是在印度人心中依然是根深蒂固。印度公司招聘的時候,會有不成文的規定,比如說賤民跟首陀羅都不能從事好的崗位。
另外不同種姓之間也是不能通婚的,哪怕是在這個制度被廢除幾十年之後,印度依然只有5%的跨種姓婚姻。比如說印度首富安巴尼,他的那個漂亮妻子雖然出身普通家庭,可是她卻是婆羅門出身,因此才會入了安巴尼的法眼。
在求學上也是如此,種姓文化也是深刻影響著。底層老百姓處處被針對,想要破圈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久而久之,印度底層人員就寧願躺平生活了。
因此就形成了外人看到的印度懶惰文化。
經濟結構、勞動力素質跟印度文化這三個問題,造成了印度貧富差距巨大跟官僚主義盛行的結果。這又反過來進一步吞噬了印度經濟。
05、
在2021年的時候,印度前1%的富人,卻為印度創造了22%的國民收入,前10%的富人創造了57%的收入。
後50%的印度人卻只創造了13%的財富。有媒體甚至這麼形容印度的貧富差距,他們說印度只有1億人口,剩下的全部都是牲口。
在印度有超過3億人,每天可花費金額甚至還遠遠達不到20盧比,大約是3元人民幣。有大約50%的印度老百姓幾乎是一無所有,他們全身加起來都沒有100盧比,也就是大約15人民幣。
最諷刺的就是,印度首富安巴尼在孟買有一棟價值10億美元的豪宅,裡面光是傭人就有600人,可是豪宅背後就是全球最大的貧民窟,住了上百萬的印度人。
在很多時間裡面,亞洲首富長期被印度的雙尼給佔據了,不是安巴尼,就是阿達尼。有人說俄羅斯的寡頭橫行的國家,其實印度更是如此。毫不誇張說,半個印度經濟都被安巴尼的信實集團跟阿達尼的阿達尼集團控制了。
有人說如果你生活在印度,網路是安巴尼提供的,電力是阿達尼提供的,電信是安巴尼提供的,進口商品是阿達尼提供的,汽油是安巴尼提煉的,道路是阿達尼修建的。
因為莫迪樂於藉助大財團、大企業的力量來提升經濟計劃效率,創造漂亮的增長成績單。因此造成了印度如今的寡頭盛行的局面。
貧富差距巨大,加上寡頭盛行,又進一步導致了印度的腐敗。在印度腐敗不僅僅存在於官員體系裡面,而是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印度無論是辦理證件、上學、就醫,甚至購買商品,都有可能遭遇腐敗官員或商家的索賄。這些又進一步導致社會的不公。
總而言之,目前印度經濟就是一種畸形虛假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