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 題:降準落地: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
新華社記者吳雨、張千千
5日,今年首次降準落地,由此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專家表示,此次降準釋放穩經濟、穩市場的積極訊號,有助於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
中國人民銀行1月24日宣佈,決定自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此次降準後,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降至約7%。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與國際上主要經濟體央行相比,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空間較大,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在穩預期的關鍵時刻,降準有助於鞏固宏觀經濟向好勢頭,十分必要。”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此次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既能保障春節前現金投放的短期流動性需求,又能持續補充信貸增長產生的中長期流動性需求,體現出貨幣政策合理適度、呵護市場的積極訊號。
與去年每次下調0.25個百分點的兩次降準相比,此次降準幅度提高至0.5個百分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增大,為貨幣信貸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有助於推動一季度信貸延續平穩增長勢頭。
降準可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特別是量大面廣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流動性壓力將明顯緩解。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還透過其他渠道進一步投放流動性:向三家政策性銀行投放抵押補充貸款(PSL)5000億元,助力“三大工程”建設;1月15日加量續做995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
在宣佈降準的同日,中國人民銀行還決定自1月25日起,分別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人民銀行在運用好總量工具的同時,繼續發揮結構性工具作用,朝著國民經濟薄弱環節重點發力。”王青說。
記者瞭解到,截至2023年末,我國支農再貸款餘額6500多億元,支小再貸款餘額超1.65萬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的使用率在80%以上,有力支援了“三農”、小微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普惠小微貸款增速近年來持續超過20%,“三農”貸款增速也保持在15%左右,都明顯高於全部貸款增速。
市場人士認為,存量政策仍有後勁,疊加降準和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等舉措,將形成政策合力,增強經濟活力、提振市場預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