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澤平團隊
導讀
2024年開年以來,降準、PSL、中央匯金增持ETF等政策密集出臺,證監會發布多條重要資訊,回應市場關切,及時出臺政策提振信心。
2月6日,中央匯金宣佈增持ETF,釋放穩市場信心,傳遞兩大訊號。具體來看,一是範圍更廣,將中小盤股納入增持範圍。2月6日全市場ETF基金單日淨流入最大的十支基金中有5支都是中證1000的跟蹤基金,極大緩解投資者對雪球敲入、兩融等風險的擔憂。二是規模和力度更大,短期效果顯著。匯金宣佈增持後三大指數翻紅,效果立竿見影。
縱覽主要經濟體,在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時均推出平準基金或類似工具,及時出手穩市場,打破惡性迴圈。
在平準基金的實踐上各經濟體態度不同,效果各異。日本最為激進,方式直接,力度最大,日本央行直接下場買股票已經成為常態化操作,雖然效果顯著,但如何平穩退出需要智慧;韓國態度較為積極,多次明確設立過平準基金,完成使命後緩慢退出。美國、中國、中國香港較為中立,只在關鍵時刻臨時動用特別授權、證金、外匯等,不曾明確稱為“平準基金”。
但無論是哪種平準基金,起到積極作用的無外乎三點:一是出手及時,防止市場信心耗散;二是資金來源充足,一次成功的救市所需資金約佔當時市值的3%-6%,貨幣當局的流動性支援是保證穩定股市信心的基石;三是機制設計要合理,防止道德風險,平緩退出減少對市場的影響。
當前是該推出“中國版平準基金”了!一是提振資本市場,啟用財富效應,有助於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根據最新資料,2021年底中國基金投資者超過7.2億,2023年7月中國股民數量已超過2.2億。資本市場的漲跌牽動億萬百姓的錢袋子,股市持續低迷,財富效應縮水,二是從穩定金融大局的角度,也需仍需期待更大規模的平準基金入場。當前股市出現存在流動性缺口,雪球敲入、股東質押、基金平倉等風險尚未完全釋放,容易發生踩踏,有必要加大流動性支援,防止非理性下跌。
短期來看建議參考2015年經驗,證金公司入場,財政、銀行、保險等機構給予資金支援,央行可提供流動性支援。鑑於當前A股70萬億左右總市值,平準基金規模可設定在2.5-5萬億左右。
長期來看,需凝聚共識,全力拼經濟,提振信心。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全力拼經濟,拉開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一鼓作氣。對照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阿根廷、馬來西亞等類似發展階段,他們所面臨的挑戰,發現經濟轉型還是有正反兩方面的規律和經驗教訓的,希望我們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只要尊重經濟規律和常識,我們一定能作出正確的選擇。經濟史沒有新聞。中國經濟潛力大,只要全力拼經濟,前景光明。中國加油!
正文
1 新一輪政策組合拳密集出臺,中央匯金正式下場
開年以來,資本市場震盪走弱,中小盤股票跌幅居多,投資者信心不足。2024年以來股市波動加大,上證指數一度跌破2700點,截至2月6日收盤,上證指數、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分別跌幅為 6.19%、3.84%、11.48%、21.99%,中小盤跌幅大於藍籌股。一方面是經濟復甦不及預期,有效需求偏弱,市場信心待提振;另一方面源於市場對雪球敲入、兩融業務、股權質押風險等擔憂,形成“市場下跌-觸及平倉線-無力補倉-被動賣出”的流動性危機和踩踏,已經造成了非理性下跌,市場亟待注入流動性。
政策組合拳釋放穩市場訊號。1月22日,國常會要求“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月24日,央行宣佈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萬億流動性。
1月24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表示,要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1月28日,針對大股東將限售股借出繞道減持,證監會宣佈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彌補市場制度漏洞。
2月4-6日,證監會發布多條重要資訊,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嚴查惡意做空,回應股票質押等市場關切,支援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系列操作極大緩解了投資者情緒,投資者友好型的市場生態共識形成,加快落地。
中央匯金宣佈增持ETF,中國版平準基金呼之欲出。2月6日,中央匯金公司公告稱,充分認可當前A股市場配置價值,已於近日擴大ETF增持範圍,並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證監會表示,未來將引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險機構、年金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更大力度入市。市場期待中國版平準基金出臺,為A股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
2 中央匯金宣佈增持ETF傳遞兩大訊號,效果立竿見影
匯金供稿雖沒有披露具體規模和增持計劃,但透過市場反映可發現兩大訊號。
一是範圍更廣,將中小盤股納入增持範圍。2月6日全市場ETF基金單日淨流入最大的十支基金中,中證1000的跟蹤基金佔5支,凸顯呵護中小盤的意圖,極大緩解投資者對雪球敲入、兩融等風險的擔憂。
二是規模和力度更大。匯金宣佈增持後三大指數翻紅。匯金公司歷史上共10次增持,其中7次是以增持四大行股票的方式,3次是以增持指數ETF的方式。一般會迅速帶來市場反彈,規模越大,市場回升和長期企穩就越明顯。匯金公告明確表示“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
3 各個經濟體平準基金救市路徑
縱覽主要經濟體,在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時均推出平準基金或類似工具,及時出手穩市場,打破惡性迴圈。但具體方式不同,效果也有差別。
日本:央行直接下場買股票,最為激進。日本早在40年代就設立過相關機構穩定股價,在60年代、90年代都曾掀起大規模救市計劃。其中,1995年日本經濟增速轉負疊加阪神大地震給日本股市帶來強烈衝擊,6月日本政府組織成立“股市安定基金”,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業,日本大藏省和日本央行撥出特別融資額度,共計投入兩萬億日元,約佔當時市值的1%。平準基金入市疊加日本GDP企穩回升,日本股市底部震盪後大幅回升,於當年年底反超下跌前水平。2010年後,日本央行直接下場,透過信託直接購買ETF。截至2023年底,日本央行持有37萬億日元的ETF,佔東證總市值約4.3%,巨大的體量確實有效支撐了日本股市,但如何退出、退出影響也受到爭議。
韓國:多次使用平準基金,平穩後緩慢退出。韓國最初的平準基金是在1990年設立,當年4月底較年初下跌24.21%。5月,韓國政府成立“股市穩定基金”,由25家證券公司出資2萬億韓元,銀行、保險和上市公司出資2萬億韓元,共4萬億韓元。9月,韓國政府成立“保證股價基金”,主要由投資信託公司出資,規模約為2.6萬億韓元。先後累計注入流動性6.6萬億韓元,約佔當時市值的7.8%,韓國估值在短暫震盪後直線上漲35.46%。韓國政府從1993年底開始出售持股,持續2年多才遣散完畢。此後的2003年、2008年、2022年,韓國多次使用平準基金救市,救市後平均退出時間達5年。
中國香港:動用外匯儲備抵抗外部做空。1998年8月,國際遊資透過拋售外匯、港股等手段發起進攻,港府展現出強硬的護盤決心,始終守住7000點大關。8月14日香港金管局首次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期市,大量收進藍籌股票和期票,與做空勢力展開拉鋸戰。香港共計動用150多億美元,約佔外匯基金的13%,約佔港股總市值的3.6%。8月底,做空勢力限於期貨結算日的到來被迫高價平倉,損失慘重退出香港市場。本次將外匯基金用作平準基金救市的操作已成為平準基金幫助市場抵抗外部性干擾的典型案例。
美國:臨時授權財政部收購金融機構股權。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被收購以及美國國際集團(AIG)瀕臨倒閉等事件重創市場信心。9月,美聯儲為控制恐慌情緒,動用其特別授權為AIG提供850億特別貸款,並聯合美國十大銀行成立“美元救市基金”。基金規模為700億美元,主要用於為瀕臨破產的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援。10月美國財政部實施2500億美元的資本收購計劃,透過購買銀行等金融機構優先股成功穩定住銀行業崩壞趨勢。先後注入流動性3200億美元,約佔當時總市值2.76%。
中國2015年救市路徑:2015年6月A股大幅波動,7月5日中央匯金宣佈購入藍籌ETF,同日證金公司臨危受命被賦予平準基金的職責,並獲得央行流動性支援,直接或間接投資於二級市場,由此構成中國版平準基金,為股市提供流動性。據測算,2015 年證金公司獲得包括央行在內機構提供的 2.5-3 萬億元資金支援,約佔當時市值的3%-6%。
總體來看,在平準基金的實踐上各經濟體態度不同,效果各異。日本最為激進,方式直接,力度最大,日本央行直接下場買股票已經成為常態化操作,雖然效果顯著,但如何平穩退出需要智慧;韓國態度較為積極,多次明確設立過平準基金,完成使命後就地解散。美國、中國、中國香港較為中立,只在關鍵時刻臨時動用特別授權、證金、外匯等,不曾明確稱為“平準基金”。
但無論是哪種平準基金,起到積極作用的無外乎三點:一是出手及時,防止市場信心耗散;二是資金來源充足,一次成功的救市所需資金約佔當時市值的3%-6%,貨幣當局的流動性支援是保證穩定股市信心的基石;三是機制設計要合理,防止道德風險,平滑退出時對市場的影響。
4 是該推出“中國版平準基金”了!
匯金出手傳遞國家護盤的訊號,提振市場預期,保障市場穩定性,是“穩市場,穩信心”的重要體現,拉開國家隊穩市場的大幕,後續仍需更具規模的“平準基金”入場。
一是提振資本市場,啟用財富效應,有助於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根據最新資料,2021年底中國基金投資者超過7.2億,2023年7月中國股民數量已超過2.2億。資本市場的漲跌牽動億萬百姓的錢袋子,股市持續低迷,財富效應縮水,
二是從穩定金融大局的角度,也需仍需期待更大規模的平準基金入場。當前股市出現存在流動性缺口,雪球敲入、股東質押、基金平倉等風險尚未完全釋放,容易發生踩踏,有必要加大流動性支援,防止非理性下跌。
三是短期來看建議參考2015年經驗,證金公司入場,財政、銀行、保險等機構給予資金支援,央行可提供流動性支援。鑑於當前A股70萬億左右總市值,平準基金規模可設定在2.5-5萬億左右。
四是長期來看,需凝聚共識,全力拼經濟,提振信心。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全力拼經濟,拉開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一鼓作氣。對照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阿根廷、馬來西亞等類似發展階段,他們所面臨的挑戰,發現經濟轉型還是有正反兩方面的規律和經驗教訓的,希望我們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只要尊重經濟規律和常識,我們一定能作出正確的選擇。經濟史沒有新聞。中國經濟潛力大,只要全力拼經濟,前景光明。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