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臨沂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6.2億元,增長6.2%。其中,地方級稅收收入完成306.2億元,增長0.9%;稅收佔比71.9%。非稅收入完成120億元,增長22.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819億元,增長1.5%。
蘭山1-11月財政收入為114.1億,增長2.3%。蘭山的財政收入繼續穩定在百億級別,約佔全市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作為全市的中心城區,蘭山的財政恢復是全市財政向好的關鍵。前11月蘭山稅收收入完成85.5億元,下降11.8%;非稅收入完成28.6億元,增長91.1%。非稅收入的快速增長支撐了蘭山的財政穩定。
費縣1-11月財政收入為33.8億,增長12.1%,增速相比上月有明顯提升。費縣繼續保持全市第二的財政表現。其前11月財政保持30億級別,是全市僅有的該級別縣區。其地方級稅收收入完成24.64億元,列全市第2位(九縣第1位),增長10.8%,稅種佔比為72.9%;非稅收入完成9.15億元,增長15.9%。稅收和非稅收都表現出色,是費縣財政表現出色的關鍵。
沂水1-11月財政收入為27.43億,增長10.3%,增速表現出色。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0.63億元,增長8.8%,稅收佔比為75.2%。主要稅種中增值稅實現8.39億元,比上年增長17%;土地增值稅實現2.59億元,比上年增長180.8%,兩大稅種增長有力。非稅收入實現6.80億元,增長15.1%。
蘭陵(25.6億)和羅莊(25.58億)兩地財政收入總量均在25億級別。蘭陵憑藉10.3%的增速再次超過羅莊。羅莊前11月的增長為1.33%。稅收收入完成19.64億元,同比增長-3.51%,稅收佔比為76.77%;非稅收入完成5.94億元,同比增長21.44%。稅收的不穩定影響了羅莊的財政表現。
沂南(21.69億)、莒南(21.15億)和河東(20.68億)三地財政收入均在21億左右。沂南前11月財政增長15.5%。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3.41元,同比增長4.7%,稅收佔比為61.83%。莒南前11月財政增長9.1%。其稅收收入17.09億元,增長9.1%,稅收比重為80.8%;非稅收入4.06億元,增長9.2%。莒南的稅收佔比較為理想。
臨沭(18.84億)、郯城(16.96億)和平邑(16.58億)三地財政收入均在17億左右。平邑前11月同比增長9.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3.22億元,同比增長6.9%。臨沭的增長也達到9.3%,表現較為理想。
蒙陰(12.74億)和高新區(11.80億)兩地財政收入均在12億左右。蒙陰前11月增長10.51%,增速位居全市前列。高新區前11月財政增長9.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9.15億元,增長3%,稅收佔比為77.5%。
對於臨沂各地前11月的表現,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