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指已表達了願意與印度財團塔塔合作的意思,顯示出在印度財團強勢的態度下,連全球最強企業蘋果都不得不低頭,如此對於如今正有意加大投資印度的富士康來說恐怕未必是好事。
蘋果投資印度已下了不少本錢,不僅拉攏富士康、、和碩等前往印度設廠,還促使產業鏈企業前往印度設廠,2023年底蘋果曾強勢要求14家中國手機產業鏈企業跟隨前往印度設廠,還要求在印度製造的iPhone15採用印度生產的電池,迫使諸多電池企業在印度設廠。
蘋果推進印度製造,在於它希望分散風險,它認為手機代工企業得聽它的,而目前跟隨前往印度設廠的企業確實都聽從了蘋果的要求,不過印度財團可不好坐視,為蘋果代工有豐厚的利潤,讓印度財團覬覦。
印度媒體曾宣稱印度財團塔塔正“友好”地與緯創協商,希望收購緯創在印度的工廠,然而緯創的印度工廠最終是低價被塔塔收購,為此緯創憤怒地關閉了所有印度業務,2023年蘋果的iPhone15僅分給緯創1%的份額,這都顯示出緯創應該是被強勢的塔塔強行收購了它的印度工廠的。
據悉塔塔又已向和碩伸出了“橄欖枝”,考慮到緯創的遭遇,塔塔所謂與和碩合作可能又是幌子,塔塔的目標很可能又是強行收購和碩的印度工廠,如此一來蘋果繼續推進印度製造就必須與塔塔合作,而如今蘋果表示了與塔塔合作的意願,代表著塔塔的目的達到了。
印度的財團影響力非常大,而且敢於狂妄地對歐美企業出手,歐洲的運營商沃達豐就曾被印度開出鉅額罰款,不過由於國際施壓最終不了了之;近幾年印度則連續對沃爾瑪和亞馬遜等美國企業開出鉅額罰單,亞馬遜收購的印度第二大零售企業未來集團後來被印度財團掏空而蒙受了鉅額的損失,還有福特也在印度栽了跟斗。
由此印度有了外資墳場的“美譽”,不過印度畢竟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並且增長空間巨大,這就讓蘋果不願輕易捨棄印度市場,如今面對強勢的印度塔塔也只好低頭,計劃將iPhone交給塔塔代工。
這對於蘋果的最大代工商富士康來說不是好事,富士康已在印度市場下了重注,連連將它在中國的生產線轉移到印度,希望在印度再創奇蹟,然而緯創的遭遇以及和碩即將面臨的窘境,都讓富士康頗為擔憂。
事實上富士康在印度就曾屢屢遭遇一些問題,富士康的印度工廠多次停工,生產的iPhone良率低至五成;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在印度設立的電源工廠曾失火導致10條生產線燒燬4條生產線,如今回顧印度財團的做法,讓人懷疑這些起火事故並不簡單。
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當年在中國臺灣創立的鴻海在中國臺灣的代工業界並無太大的市場地位,甚至可以說是不入流的企業,後來郭臺銘抱著試試的心態在中國深圳投資設立富士康工廠,由於中國大陸給予的諸多優厚條件,富士康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廠。
富士康的成績讓郭臺銘以為自己真是超人,可以在印度也複製此前的成功,然而如今在印度的遭遇卻可能讓郭臺銘遭受重挫,讓他明白,富士康的成功不僅僅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實現的,還有中國大陸提供的大量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