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開市在即,外資如何看A股?
外資投行認為,財政政策的持續發力將為經濟增長託底,在此背景下,企業盈利有望回升,股市估值向上修復值得期待
文|張欣培 實習生 譚嘉琳
編輯 | 郭楠
2024年開年的A股走得跌宕起伏,市場對A股未來走勢的預期充滿謹慎情緒。有著不同視角的各大外資投行,如何看待A股?
多數外資認為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將持續復甦,在推動世界經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時期待新一年的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為經濟增長託底。在此背景下,企業盈利有望回升,股市估值向上修復值得期待。
具體板塊上,瑞銀策略分析師王宗豪認為,2024年A股金融板塊將在資本市場情緒改善下保持穩健的盈利增長,而非金融板塊也有望在政策利好和宏觀復甦的雙重推動下,出現盈利增速較大幅度的反彈。“最艱難的時刻或已過去,是時候轉向樂觀了。”
政策力度有望加強
2023年A股市場並不樂觀,且低迷表現延續至2024年初。外資大行認為,新的一年需透過財政政策的持續發力驅動宏觀經濟,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振投資者預期,引領市場估值向上修復。
在當下低通脹背景下,政策仍有發力空間。景順集團首席投資官馬磊認為,去年增發的一萬億特別國債使得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從3%上升至3.8%,出現歷史性增長;預計在新的一年,政府依舊會著重改善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提升積極市場情緒。富達集團亞太區股票主管Martin Dropkin也預計,2024年的宏觀調控將在財政及貨幣政策方面發力,確保經濟增長處於正軌。在具體方向上,貝萊德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認為,當前通脹水平較低,實際利率偏高,政策或往下調利率的方向進行;同時,汽車和房地產的鼓勵措施也有進一步的空間。
在政策託底前提下,富達集團認為2024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4%至5%。高盛集團也持樂觀態度,預計實際GDP 增速為4.8%。貝萊德宋宇補充,未來經濟的核心增長點在於高階科技、低碳以及大眾消費的提升上;銀髮經濟,以及包括個人保健、個人醫療等的服務性行業也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也有外資對明年宏觀經濟持謹慎保守態度。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預計,2024年中國實際GDP增長略大於4%。此預測明顯地低於市場預期,而決定性因素同樣在於政策力度。其補充,當下中國正面臨較大通縮壓力,影響著企業盈利及市場的資產估值,然而目前的政策低估瞭解決通縮問題的迫切性,還有待做出更大力度的調整。
看好企業盈利修復
當下中國資本市場處估值低谷,新的一年企業盈利將回升,是多家外資對A股的共識。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預計,2024年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將分別實現10%和11%的盈利增長,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下估值普遍承壓,而政策的積極響應將推動2024年的回報分佈右移;同時,預計2024年房地產銷售降幅好於去年,其對盈利的拖累效應也會減弱。
貝萊德基金首席投資官陸文傑也認為,在政策的承託下,中國經濟將溫和復甦,優秀的企業盈利有望得到修復;其中,具備出海邏輯的企業在明年全球宏觀格局下將也會體現出增長亮點。
瑞銀策略分析師王宗豪認為,當前滬深3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接近於2016年、2018年和2022年的低點。但考慮到主要經濟指標已有觸底反彈跡象,且宏觀寬鬆政策持續加碼,這一低估值水平並不合理。展望2024年,MSCI中國指數或將有15%左右的上漲空間,盈利增長10%。同時,營收增速的回升與下游行業利潤率的改善有望帶動A股滬深300指數的每股盈利增速,預計2024年A股滬深300指數的每股盈利同比增長8%。
王宗豪補充道,盈利向上修復的關鍵催化劑主要有三:一是在超額儲蓄得到小額釋放的助力下,2024年中國的消費和服務業或將延續後疫情時代的復甦態勢;二是當下國家財政思路是透過更多顯性財政支援以穩增長,有望提升投資者對於經濟和政策的預期,從而修復估值;三是北向資金的迴歸趨勢,雖然北向資金在A股的持倉和交易額佔比不高,但高頻的披露會對境內投資者的預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一旦海外的“聰明錢”開始淨流入,在岸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將得到提升,從而形成正向反饋迴圈,不斷利好A股市場。
哪些行業值得期待
在具體領域上,摩根資產管理策略師認為,儘管目前通訊服務、非必需消費品企業,以及許多領先的科技企業市盈率低於2015年平均水平,但有望於2024年實現持續的盈利增長。
高盛劉勁津補充,大眾市場消費股、部分出口企業、人工智慧、新基建、“小巨人”(業績良好、具有發展潛力和培育價值的成長初期專精特新小企業),以及在公司治理上領先的企業也會伴隨中國經濟再平衡而表現出色,值得投資關注。
伴隨疫情後的消費恢復,多家外資認為消費者的行為轉變將為A股帶來機遇,看好消費股發展。
瑞銀UBS Evidence Lab在2023年6月開展的“中國低線城市市場擴張消費者調查”中發現,低線城市居民的消費升級傾向較強,表明這一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承受住了疫情對經濟衝擊的考驗,消費復甦已然開始。富達集團Martin Dropkin也認為,是疫情期間累積的大量過剩儲蓄,使家庭開支轉強,這種趨勢將有利消費股的表現。景順投資馬磊補充,中產階級消費正崛起,而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也將在未來5到10年內帶來出色的投資機遇,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
高盛劉勁津補充,網際網路板塊的盈利增長也預期向好;同時,得益於進一步的成本最佳化以及變現能力提升,TMT(科技、媒體、通訊)企業的盈利將在2023年基礎上再增長13%;此外,在全球庫存回補以及特有產品週期的支撐下,科技硬體行業也有望在2024年扭轉下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