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盤中創上市來7.96元/股新低的(605081),最近三個交易日股價持續上揚,昨日收報9.60元/股,上漲2.13%。不過,與公司2021年上市的43.30元/股發行價相比,已縮水70%以上。
太和水上市後股價下挫“兇猛”背後,可以看到多年的財報存在虛假記載。
今年2月6日,公司公告收到上海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2017年起,公司在江西省撫州市承做夢湖及鳳崗河水生態治理專案,但未審慎考慮該專案的治理爭議對收入確認的影響,未按照相關規定恰當估計完工進度,虛增2018年收入798.96萬元。
同時,太和水2018年虛增收入形成的應收賬款一直存續並每年計提壞賬準備,導致公司2018年、2019年財報及2020年、2021年、2022年財報中的壞賬準備、利潤總額不準確。
據此,上海證監局對太和水給予責令改正、警告的行政處罰,並處以150萬元罰款;對時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何文輝給予警告,並處以75萬元罰款;對時任公司總經理、董事徐小娜給予警告,並處以50萬元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太和水2021年2月上市,2017年至2019年均在上市前的2020年1月版招股書報告期內。根據處罰認定的事實,意味著太和水在IPO時期,其資料就存在不準確、不真實的情形。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王添聿律師表示,太和水受罰後,根據相關規定,相關受損投資者可依法索賠。凡自太和水上市後至2023年7月11日買入過該公司股票,且在2023年7月11日仍持有該股股票的虧損投資者,可以透過公號“大眾證券報”(特徵碼:33)報名登記,律師將及時幫助符合條件的投資者維護合法權益。
此外,太和水今年1月31日曾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歸母淨利潤為-2.30億元,上年同期為-1.60億元。對於業績預虧,太和水稱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所處水環境治理行業投資需求減少,公司新簽訂單金額不及預期;二是部分客戶回款結算週期加長,回款難度增加,導致計提壞賬準備及資產減值損失;三是公司大力發展飲用水銷售業務等因素,導致銷售費用增加。
而公司股價下跌、業績不理想,也讓投資者格外關注公司情況。
譬如2月8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追問:“貴公司現在市值僅剩上市時最高時市值兩成......兩三年虧損已經把上市時應收賬款都虧完了,2024年要是再虧真可謂是掏空上市公司流動資金的節奏了,大股東定增承諾還能兌現嗎?”公司回覆稱:“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公司如有定增等計劃,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行資訊披露工作。”
此前還有投資者希望公司展開回復一下什麼是“儲存量、提增量、求變數”的發展思路。太和水2月19日回覆稱,存量即為現有模式的水環境治理業務,增量為EOD等新模式,變數為飲用水及種養殖農文旅發展等新業務。
記者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