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節奏階段性收緊背景下,Wind資料顯示,截至2月21日,2024年滬深京交易所已有45單IPO終止。
政策風向上,2月18日至19日證監會召開系列座談會,就加強資本市場監管、防範化解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其中IPO方面,將更加聚焦嚴把IPO准入關,後續很可能進一步加大擬上市企業的督導檢查力度,大力整治財務造假。
超40家公司IPO終止
2月 6日上交所公告,網紅牛奶品牌“認養一頭牛”撤回IPO。 認養一頭牛主要從事“認養一頭牛”品牌乳製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產品包括多種款式的純牛奶、酸奶、奶粉、乳酪等乳製品及生牛乳。
回顧其上市歷程,早在2022年7月,認養一頭牛預披露招股書擬在滬主機板上市,隨後在證監會發布對其上市申請的反饋意見中,監管部門提出了48個問題,監管對於認養一頭牛奶源問題、鉅額銷售費用、業務模式是否涉及傳銷、是否涉及非法集資等多個情況提出連環48問。全面註冊制啟動後,認養一頭牛IPO平移並於2023年2月獲受理,但截至撤回IPO,認養一頭牛未有再獲交易所稽核問詢。該次IPO,認養一頭牛原計劃募資18.51億元。
緊隨其後,2月8日深交所訊息,綜合診療方案提供商科瑞德撤回創業板IPO。招股書顯示,科瑞德是一家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集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和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及銷售於一體的綜合診療方案提供商。2022年6月科瑞德創業板IPO獲受理,並已回覆交易所兩輪稽核問詢。該次IPO,科瑞德原計劃募資7.45億元。
Wind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滬深京交易所已有45單IPO終止,其中包括1家上會未透過。具體來看,45單已終止的IPO中,滬主機板10家,科創板7家,深主機板1家,創業板11家,北交所16家。
終止原因來看,43家因撤單而終止稽核。另外,勝華波因為上會被否而被終止稽核,藍色星際因為中止稽核後未能在三個月內消除中止稽核情形或補充提交有效檔案,而被終止稽核。
其中勝華波是今年首單被否IPO。回顧起上市歷程,2022年5月,勝華波向證監會遞交滬市主機板IPO的申請,並於同年10月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伴隨2023年全面註冊制的落地,勝華波IPO由證監會平移至上交所獲受理。該次IPO,勝華波原計劃募資9.02億元。歷經幾輪問詢,今年1月12日勝華波上會,公司最終因實控人不當控制、業績真實性等問題存疑,被上交所上市委投下“否決票”,成為2024年A股首家IPO被否企業。
過會數量同比下滑
“嚴格把好IPO入口關”是今年上市稽核關鍵詞之一。在監管從嚴背景下,A股IPO市場生態逐漸最佳化,尤其是自去年8月末IPO收緊以來,信披透明度提升,首發募資金額下降,發行節奏明顯放緩。
進入2024年,今年以來有22家IPO公司成功過會,擬募資金額合計126.66億元,而去年同期IPO過會數量有36家,計劃募資金額277.43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IPO過會數量和擬募集資金同比均顯著下降。
其中今年以來擬募資金額最高的是半導體裝置商晶亦精微,IPO計劃募資12.9億元,分別用於高階半導體裝備研發專案,高階半導體裝備工藝提升及產業化專案,高階半導體裝備研發與製造中心建設專案。晶亦精微主要從事半導體裝置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主要產品為化學機械拋光(CMP)裝置及其配件,並提供技術服務。
對於今年IPO市場情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IPO階段性收緊大機率將延續,數量和融資規模將同比下降。
從監管近期動作來看,IPO嚴監管日漸明晰。2月9日證監會釋放對IPO強監管的訊號,對已經撤單的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爾芯”)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該案系新《證券法》實施以來,發行人在提交申報材料後、未獲註冊前,證監會查辦的首例欺詐發行案件。
思爾芯於2021年8月提交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作為首發資訊披露質量抽查企業,證監會於2021年12月對其實施現場檢查,發現公司涉嫌存在虛增收入等違法違規事項。2022年7月,思爾芯撤回發行上市申請。
事實上,IPO全流程嚴監管的政策風向日益明確。2月18日至19日證監會召開系列座談會。 公開報道顯 示, 座談會上,多位參會代表建議, IPO 應該首先重視質量,為投資者提供優質投資標的。
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表示,註冊制絕不意味著放鬆把關,發行監管更加嚴格,對IPO企業的質量要求更高。試點註冊制5年來審結的1000多家企業中,撤回和否決比例近四成,堅決把“帶病闖關”和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擋在市場大門之外。
責編:彭勃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