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間,海底撈釋出了一份喜人的業績預告。翻看這份業績預告,不論是營收還是現金流控制,這都是一份似乎讓集團管理者很滿意且超預期的成績。
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預計將不低於414億元,增加比例不低於33.3%。
在業績公告中,海底撈直言不諱地指出,該增加主要由於隨著針對新冠疫情的管控措施取消及經濟復甦,海底撈餐廳客流量增加,經營表現好轉。
此外,相較於2022年度16.4億元淨利潤(剔除特海國際業務),海底撈2023年淨利潤將不低於44億元。剔除匯兌損益影響,相較2023年上半年,集團於2023年下半年的淨利潤預期增加不低於10%。
大環境之後的狂歡
疫情爆發之前,海底撈一直在緊鑼密鼓的加大它的開店計劃。從國內到海外,海底撈在餐飲界一直都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
根據海底撈披露的資料,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265.6億元,同比增長56.5%,淨利潤23.5億元,同比增長42.3%。
在當年的年報中,海底撈提及,過去一年新開308家餐廳,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其全球共有門店768家,其中716家位於中國大陸,以及52家位於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及海外。
高頻的開店速度、更改財務計算方式、同店消費增長放緩等因素已經對海底撈的業績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2019年,海底撈整體同店日均銷售僅增長1.6%,較去年的6.2%下滑明顯,深度佈局的一二線城市同店銷售增長率出現微幅下滑,三線以下及大陸之外這些並未深入佈局地區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出現較高增長。
多方公開資訊顯示,2018年,海底撈現有餐廳翻檯率達到峰值後,2019年海底撈的翻檯率全面下滑,一線城市由5.1次/天下滑至4.7次/天,二線城市由5.3次/天下滑至4.9次/天。
只不過,當時的海底撈剛剛開始意識到哪裡不對,還沒來得及思考,疫情這隻“黑天鵝”就火速飛來,直接讓海底撈“觸礁”!
偶遇疫情之下,在大量開店、啟動“啄木鳥”計劃(關停門店、處置資產)等操作之下,2021-2022年,海底撈的業績也遭遇了打擊。
業績不佳引發的問題讓海底撈成了微博熱搜榜的常客。2022年,“人們為啥不愛吃海底撈了”一度引發眾人討論。
網友評論,“此前海底撈的招牌是服務,而目前整個餐飲業的服務都提升上來了,海底撈不再突出”“口味方面也相對單一,價格還越來越貴了”。
不過,這背後除了被疫情改變的海底撈以外,還有被疫情改變的消費者!
雖說餐飲業是疫情之中受傷最嚴重的行業,然而,疫情過後,餐飲業也是反彈最好的行業之一。
證券日報援引中國食品產業研究院高階研究員朱丹蓬的觀點稱,“海底撈2023年的業績表現在預料之中,海底撈業績的強勢回升離不開餐飲行業復甦的背景,2023年消費持續復甦,餐飲行業非常火爆,而自帶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的海底撈業績大增也是正常的事情。”
揚長而非補短
在本次海底撈的業績預告中,公司預計2023年淨利潤將不低於44億元,這個數字剛好能覆蓋掉2021年的虧損還略有盈餘。海底撈在業績預告中說的很清楚:淨利潤的增長主要由於海底撈餐廳的翻檯率提升及營運效率改善所致。
根據此前海底撈公佈的2023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翻檯率達到3.3次/天,去年同期為2.9次/天。預計年度業績中,海底撈的翻檯率會高於3.3次/天,但想到達到4次/天,或許還有難度。
海底撈的“貼身式”服務已經是其最具差異化的特點,在近幾年的變革中,服務的屬性明顯被海底撈更加強化,而且“玩兒”的出神入化,時不時會登上微博熱搜成為公眾話題。
海底撈無錫門店推出洗頭服務的新聞成了各大媒體研究的物件,雖然大家都知道海底撈的服務夠好,但每每推出一個新專案時,還是不自覺會懷疑真假。
九派新聞記者就此事曾聯絡到海底撈公關人員,其稱:“這是門店進行的個性化創新試點,旨在為會員提供更多權益。”除了無錫的洗頭服務外,海底撈在杭州金城路店試點Tufting體驗專案“毛線小屋”的特殊服務又吸引著消費者的關注。更別提之前的海底撈用大巴接演唱會散場歌迷吃火鍋,以及刷屏的科目三。
這些被市場放大的新聞、各地個性化的創新是海底撈的創新式改革,也是海底撈深知自己差異化的證明。
在明確創新之後,海底撈不再追求極致的標準化,而是把權利下放到各個區域並讓其“自由”成長,去探索更加適應當地的服務。
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在區域創新上做了很多嘗試,針對區域顧客的需求,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強化本地顧客的體驗。
除了服務好,經常被吐槽貴成了海底撈的另一個標籤。
根據美團聯合第一財經商業資料中心釋出的《2022年火鍋品類發展報告》顯示,火鍋消費者的人均消費金額集中在百元以下,其中50-100元區間的最多,平價火鍋似乎成了流行趨勢。
去年,海底撈也試水推出了一個新的子品牌——嗨撈火鍋,以評價火鍋為賣點。據悉,嗨撈火鍋首家門店位於北京龍湖北苑天街。選單上的價格比海底撈低得多,客單價只有76元,相對於海底撈上半年財報中的102.9元的人均消費價格要低得多。平價自然對應的也是簡化的服務。
除了平價的特點外,嗨撈火鍋能否在市場長遠站得住腳目前還有待觀察。
近幾年,海底撈也相繼孵化了撈派有面兒、秦小賢、佰麩私房面等副牌,但似乎都不溫不火,品牌知名度上還是海底撈最為響亮。
結語
根據統計局的資料,2023年,全國餐飲收入52890億元,同比上升20.4%;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3356億元,同比上升20.9%。
不難看出,餐飲一直是這兩年恢復和成長都不錯的行業,整個行業展示出來的活力還是在的。就連疫情前連續虧損好幾年的全聚德都開始再次迎來春天。
海底撈能否再次抓住機遇,再做一次引領者,值得期待!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