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表示,要提升A股投資價值,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回報。然而,要真正實現A股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便是大股東減持。
在A股市場上,大股東減持對市場的衝擊一直是個敏感且複雜的問題。一方面,合理的股份減持是股東權益的一部分,有助於資本市場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不當或過度減持,則可能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當大股東利用資訊不對稱優勢進行減持時,往往會引發股價波動,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打擊廣大投資者的信心。多年來,監管部門出臺的規範、限制大股東減持的政策不少,但有需要減持套現的大股東似乎總能繞開規定達到減持套現的目的。因此,規範大股東減持的難點並不在於違規減持,而在於合規減持。
大家都知道“要我做”與“我要做”的最終結果會有很大差別,在大股東減持這一問題上也表現得尤為明顯。即使有嚴格的監管措施,大股東仍可以選擇透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途徑間接減持,或者利用關聯方進行復雜的操作以規避監管。這些行為雖然在形式上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但實質上仍損害了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違規減持可以透過法律法規來強化監管,但對合規減持的治理卻需要更多耐心和智慧。要從根本上解決合規減持的漏洞,首先,完善細化相關法律法規必不可少,儘可能堵住每一處漏洞。其次,強化資訊披露制度,在要求大股東減持前必須充分公開相關資訊的基礎上,考慮建立大股東減持預披露制度,提前告知投資者,讓市場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負面情緒帶來的衝擊。
此外,鼓勵和發展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特別是機構投資者,也是減少合規減持負面影響的有效途徑。透過引入長期資金來平衡市場供需關係,可以減少因單一主體大規模減持而引發的市場動盪。考慮最佳化市場結構,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進入市場,提高市場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總之,提升A股投資價值,不僅要注重外部環境的改善,更要關注內部機制的健全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一個開放又穩健的資本市場。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評論員 孫瞳)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