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是哪個?
很多人腦海中的下意識的會想到:、聯想、京東、阿里等知名公司。
但就在近日,隨著《財富》雜誌2024年度的世界五百強排行榜的頒佈。
一個對於大多數人極為陌生的公司。
一躍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
它就是集團!
一個營收規模達到8117億,業務覆蓋石油石化整條產業鏈,卻又是以紡織起家的傳奇公司。
而更為傳奇的是,它的創始人,竟然是一個紡織廠的會計和一個初中都沒畢業的‘泥瓦匠’!
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碼字不易,希望朋友們點贊,轉發,收藏三連,支援一下。
讓草根起飛,只要插上了一雙愛情的翅膀
恆力集團的老總範紅衛最初只是一家紡織廠的會計。
雖然她那時大專畢業,學歷在八十年代絕對算高,本人也長的漂亮,很受人歡迎。但是作為一個工作可以一眼可以看到退休的會計,她絕對沒有想過創業,更沒有過奢望能夠成立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
直到她遇到了他。
一個家庭貧困,13歲便不得已輟學務工,結果還在搬磚的工地上受傷,不能再從事重勞力的陳建華。
迫於生計,陳建華轉行收起了蠶絲,再賣給紡織廠。
這個過程中,陳建華逐漸展露出他的兩大優點,頭腦靈活和誠實守信。
頭腦靈活,讓陳建華很快把握住了紡織行業蓬勃發展的勢頭,並因緣際會的認識了範紅衛。
而誠實守信,讓陳建華不但得到了蠶農的信任,聚集了大量的原料資源,也因此得到了範紅衛的欣賞和認可。
隨著事業的發展,兩人很快的走在了一起。
只不過當時兩人的婚姻,並沒有得到身邊人的認可,一個白天鵝,一個醜小鴨,哪哪都不搭配。
但現實很快打臉了所有人。
有幹勁,有行動力,又掌握著大量原料資源的陳建華,和有學歷,懂財務,深耕紡織行業的範紅衛。兩人的結合,完全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
只需要一個機會,一個給他們接手倒閉紡織廠的機會。
兩個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發的伉儷,便在紡織行業,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
僅僅一年,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便在一個管生產,一個管管理和財務的夫妻配合下,扭虧為盈!
並且更是在之後,藉助97年金融危機的風波,以遠超常人的眼光和對紡織行業極深的見解,大膽逆勢抄底。
成就了不凡的事業。
他們的資產幾乎是以幾何級的方式在倍增。
不過,此時的他們,依然只是草根,是隨行業蓬勃發展而躍出水面的魚!
想要草根成巨樹,還是要把根扎的足夠深
真正將恆力集團打造成鉅艦的,是夫妻倆不滿足的野心和毒辣的眼光。
紡織行業的內卷,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深化,逐漸在整個行業顯現。
這讓擁有高學歷的範紅衛,一眼看到了紡織行業未來潛藏的競爭惡化的危機。
也同時在危機之下,看到了紡織行業的命脈,化工原材料PTA!
於是,她不顧化工行業重資產運作的巨大成本,在周圍人不看好,也不願做重資產行業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和老公陳建華一起拍板,進軍了石油化工行業。
想要長得高,根就要扎的足夠深。
就是這樣的超前理念,讓恆力集團從紡織行業,向上遊發展進了石油化工界。
並且在他們“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自給自足的鏈路理念下,真正把握住了行業上游的命脈。
最終成就了今天,力壓華為等一眾知名企業,成為全中國營收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
猶如一匹黑馬,撐起了草根創業的一片新天地!
同為草根的我們,仰望巨木的同時,別忘了思考腳下的路
都說創業,在於創新,在於把握消費者的痛點。
但範紅衛夫婦兩人的故事,卻在告訴我們,創業首先要做的是深耕自己所在的行業。
只有對所創業的行業有足夠的瞭解,創業才稱得上是有根基。
而在一個行業中,如果僥倖隨著行業的發展,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那接下來就是居安思危,為這個行業,尋找命脈,並掌握它。
就像那句話: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據說,男人在看到恆力集團的故事時,眼中都是事業和財富。
而女人在看到恆力集團的故事時,眼中卻滿是愛情。
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