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與快遞公司UPS減少了相互的合作數量,關聯交易下降了兩個百分點。第二年,國內電商平臺拼多多與極兔之間的合作量也大幅度減少。
畢竟,物流是電商行業的命脈。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命脈握在別人手裡。但對年輕的跨境電商來說,似乎還沒有資本考慮這點。
2023年是跨境電商爆發的一年。但與此同時,幾大跨境電商平臺卻仍然需要依賴各地本土的物流品牌。
速賣通是個例外。
在其他跨境電商全面擁抱第三方物流的同時,速賣通一直和菜鳥這個“出海搭子”保持著緊密合作,而這種合作關係也幫助國際電商和菜鳥完成了各自業績的穩健增長。
2月7日釋出的截至12月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國際商業集團實現了同比44%的大幅度增長,而在跨境物流履約訂單的帶動下菜鳥集團收入同比增長24%。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菜鳥在去年營收的高基數之上增長几乎沒有減速,而且期間調整後的EBITA接近10個億,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菜鳥的物流能力給了速賣通乃至阿里國際電商在全球加大投入的底氣。反過來看,進入2024年,物流履約在跨境電商競爭中逐漸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也很可能成為一個隱藏的決定性因素。
01
乘風起飛的菜鳥跨境物流
沒有物流網路的電商不是好電商。阿里、京東、亞馬遜都有著非常完善的物流體系。即使是沒有自建物流的拼多多,也需要極兔這樣“性格相投”的好兄弟完成初期的崛起。
從阿里最新季報看,速賣通訂單增長達到6成,TEMU下載量也短暫超越亞馬遜。2023年,SHEIN年收入超過300億。海關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增速可觀。
毫無疑問,2023年是跨境電商爆發的一年,中國平臺、中國商品、中國供應鏈正在席捲全球。目前SHEIN、TEMU、Tiktok均以第三方合作為主,由於在境外缺乏倉儲能力,末端配送只能藉由當地。比如在美國就使用DHL、Fedex、UPS,在日本就使用Sagawa Express、Yamato Transport、Japan Mail。
這當然不是不想用中國快遞,是相比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高歌猛進,物流出海的佈局慢了不少。
以頭部物流公司京東為例,2023年12月,京東物流推出“國際特快送”服務,不過首批只支援廣州和深圳,目前攬收範圍正在逐漸擴大中。此外,2023年三季度,京東物流同法國郵政旗下快遞公司Geopost達成合作,旨在覆蓋中歐的國際快遞服務。
順豐的選擇是直接收購。早在2021年,順豐耗資175億港元收購了嘉裡物流,後又於2023年7月收購其附屬公司。順豐的算盤是以嘉裡物流作為支點,開展在海外的業務,正如京東收購德邦進軍大件物流一樣。
不過在跨境電商高速增長的2023年,順豐的國際業務卻嚴重下滑。2023年上半年,順豐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38%。在順豐的財報中,國際業務被歸入為“供應鏈及國際分部”,而該分部的表現顯然拖了大後腿:營收302.83億元,同比減少36.31%;該分部淨利潤-3.08億元,同比減少118.24%。財報將其下滑歸結於“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的回潮”。
電商企業這邊,TEMU、TikTok、SHEIN則根本沒有大規模自建設物流的訊息。TEMU雖然有極兔這樣的親密合作夥伴,但從極兔2023年釋出的招股書來看,兩家有意無意的都在減少與對方的合作佔比——畢竟拼多多並不是極兔的大股東。
在這樣的背景下,速賣通與菜鳥卻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速賣通是四小龍里唯一一個自出海之初起便擁有長期物流戰略合作伙伴的跨境電商平臺,並且相比其他物流企業,菜鳥全球智慧物流搭建的節奏,幾乎與跨境電商保持一致。
背靠龐大商流,全球化物流起步早、鏈路全、能力紮實,菜鳥一躍成為全球跨境電商物流領跑者,2023財年服務的跨境包裹量更是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9 月,菜鳥聯合速賣通上線了行業首個規模化落地的跨境電商快線產品“全球 5 日達”。截至12月,覆蓋範圍已快速拓展至全球10個國家, 且全球五日達履約訂單量實現了強勁的三位數季度環比增長。
財報顯示,在阿里2024財年第三季度(自然年第四季度)裡,菜鳥集團收入達到了284.76億元,同比增長24%。且受到跨境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收入帶動,產生的規模效益有效實現成本最佳化,調整後EBITA實現9.61億元人民幣。
02
看懂阿里電商出海這對“兄弟”
跨境物流依然是菜鳥強勁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這張全球智慧物流網路的主要價值,除了增加國際快遞收入,還在於對速賣通等阿里國際電商在跨境電商戰場中的加持。
跨境電商的這一輪爆發,某種程度上是一場“兄弟結盟”。
跨境電商的爆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疫情後的全球消費降級、充足的產能供給、行業的長期建設。但從時間點來看,跨境電商的爆發,與一種模式的興起,幾乎卡在了同一時間點:託管。
在跨境電商這輪爆發之前,POP,即自運營模式是跨境電商經營的主流形式。商家僅僅“掛靠”在平臺上,將平臺作為流量來源,這也是國內最主流和最成熟的電商模式。
但與國內不同的是,在海外市場,所有商家都是在“客場作戰”。
POP模式考驗著商家的運營能力、倉儲能力、資金實力,並不是每個商家都有“出海”的能力。特別是面對亞馬遜等本土“地頭蛇”,這種單打獨鬥的劣勢太過明顯。從各大電商公司往年的財報來看,出海業務多年都沒有成為支柱收入。
轉折點出現在2020年前後。
那一年,託管模式開始成為跨境電商的主流,即由商家“寄售”,商家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供貨上,其他環節比如物流、退換貨,都交給平臺。
2022年三季度上線的TEMU,就採用了全託管模式。2022年12月,速賣通正式推出“全託管“模式。自此,商家只需要開店、選品、報價、核價、銷售五個環節,商家就能成功完成“出海”。再加上SHEIN,主要跨境電商平臺至此已經全面轉向了全託管模式。
託管模式本質就是一種集約化,它意味著商家從散兵遊勇變成了一個“集體”。雖然利益方面也需要更多分給平臺,但也極大的降低了商家的成本。由此,單打獨鬥的跨境商家被擰成了一股繩。
當然,船大也有缺陷,就是沒那麼靈活。於是更加放權的半托管模式應運而生,該模式把更多環節還給商家,商家需要承擔更多環節,當然分成也會提高。
2024年1月,速賣通全面上線“半托管”模式。有資料顯示,自其“半托管”模式問世以來,相關諮詢量已上升5倍。緊隨其後,據多方報道,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在籌備半托管模式,計劃於3月15日在美國站點上線,並於月底拓展至歐洲等站點。
雖然都叫“半托管”,但各大平臺的半托管內容並不相同。重點就在於履約上。TEMU的半托管,是將配送環節放回給商家,而速賣通仍然由平臺提供履約能力。
兩種模式的核心區別在於,TEMU的半托管可以吸引有自己配送能力的商家,而速賣通的半托管還可以吸引到沒有配送能力的商家。
眼下跨境電商商家爭奪戰的激烈程度不比C端更低,比如速賣通為半托管商品提供了100%佣金減免、直接的先進補貼、以及提前放款優惠。其他各大平臺也都推出了類似的政策。
這是因為,跨境電商的爆發,其土壤是國內強大供應鏈能力的體現,速賣通、SHEIN、TikTok、TEMU這跨境四小龍的努力,讓它讓國內龐大的產能得以釋放,並帶來了席捲全球的中國價格力。而只有搶到最多商家的平臺,才能最大程度吃到國內供應鏈的紅利。
而在商家爭奪戰中,除了發錢和優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商家的開店門檻。可以說,菜鳥這個“鐵桿兄弟”的存在讓速賣通可以招攬更多的商家,帶來更充分的供給,最後就是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和服務。
在菜鳥這個“兄弟”的幫助下,速賣通正在全球市場高歌猛進。第三方資料顯示,2023年,速賣通成為美國第三大網站,流量保障290%。速賣通訂單增長超過60%。道東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4%,至285.16億元。
財報還提到,由於物流效率的提高,速賣通每單虧損正在收窄。
如今速賣通和菜鳥的配合已經形成了一種良性迴圈:速賣通可以擁有更強的託管能力和服務能力,而背靠包括速賣通在內的阿里國際電商的商流,菜鳥可以大膽的在物流網路上進行投入,這不僅包括端到端綜合物流,也包括海外本地的自建網路。
其實2013年也就是菜鳥成立那一年,順豐便已上線順豐轉運,佈局美國、歐洲等地,但或許是物流出海服務模式的侷限,也因沒有足夠商流的支撐,在國際業務上並沒有達到預期。與之不同的是,菜鳥和速賣通出海每一分投入,都幾乎都可以讓兩個集團互相獲利。
03
2024年,菜鳥是不可忽視的關鍵
一個行業可能有許多關鍵詞,但時代的關鍵詞往往只有一個。跨境電商成為2023年全球經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2024年即將面對的,除了價效比,更是一場綜合競爭。
行業龍頭亞馬遜的舉動是最好的風向標:2024年年初,亞馬遜在年度跨境電商峰會上宣佈,從2024年1月起,售價低於15美元的服裝產品的抽傭比例降至5%。速賣通和Shine上不到十美元的襯衫所帶來的震撼,遠比任何廣告詞都更加有力。這是供應鏈的力量,畢竟中國是全球製造業效率最高的地方。
但市場不認為SHEIN真的有自己的護城河。或者說SHEIN的護城河屬於中國,但不屬於這家公司。
在這種混戰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也到了拼底層競爭力的時候。而歷史已經表明,在電商行業,最能做出差異化底層競爭力的,就是物流能力。
目前,海外主流快動公司如UPS、聯邦快遞多采用強服務、高收費的專線模式。而跨境電商的許多商品集中在10美元以下的低價區間,兩者的節奏明顯不合拍,由此也帶來物流成本過高的問題,據報道,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佔比極高,在女裝這樣的品類,物流價格往往能佔到成本的三分之一,遠遠超出國內10%的常見水平。
而價格力從來都是國內物流的特長。早在2021年,菜鳥就推出了“5美元10日達”“2美元20日達”的國際快遞業務。相比一公斤34元的UPS,有時可以便宜一半。在起送規則等策略上,菜鳥也可以根據速賣通的需求制定解決方案,最大化地節省成本。
兄弟上陣,也意味著更加可控的服務質量。
雖然多年發展以後,物流公司出海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但與國內的物流服務相比,在追蹤進度、配送穩定性、晚到賠付等方面,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此前就有相關商家公開抱怨,快遞一旦進入到海外,就彷彿成了黑箱:能不能送到,什麼時候送到,全都看運氣。這種情況下,像菜鳥這樣具備全球端到端能力和數智化能力的公司就顯得格外可貴。
站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物流本就是電商繁榮的基礎。
這個邏輯已經在國內電商生意裡盤得很清晰了。2023年,菜鳥和天貓超市透過“半日達”打造物流供應鏈極致體驗,淘寶88vip也在聯合菜鳥裹裹升級退換貨服務增強使用者粘性。更早一點,京東早早將物流作為自己的命脈,拼多多雖然沒有自建物流能力,但與極兔快遞之間也保持緊密聯絡,早期幾乎是自己的“御用”快遞,即使如今雙方逐步疏遠,但極兔招股書的業績佔比裡,拼多多仍然在三成左右。
放眼2024年的跨境電商之戰,物流必然成為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只不過,阿里國際電商和菜鳥,已然甩開對手很大一截了。(轉載自:略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