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氣溫在10℃以下,我每天都是笑著的。”
作為雅鹿的執行總裁,寧永華自稱“雅鹿的小管家”,他每天都會檢視工作群裡的日銷業績彙報,“去年雙11期間,天氣冷下來,一天一個億。”
2024年雙11,雅鹿同樣戰績不俗,活動期間全平臺銷售額超過25億元,其中渠道突破11.5億元(10月8日-11月11日)。
國民老品牌雅鹿起源於顧振華先生在江蘇太倉創立的一家村辦小廠,至今已有52年的歷史。雅鹿這個品牌名,靈感正是源自《詩經》中的一篇——《小雅·鹿鳴》。
在中國服飾產業突飛猛進的半個多世紀裡,雅鹿嗅著時代風向,一邊更迭著品類佈局,另一邊不斷調整自己在這個複雜鏈條上的“坐姿”。
據寧永華介紹,在品類方面,雅鹿從最初的“夾克衫大王”變身為“羽絨服行業領導品牌”,又向內衣、童裝、家紡等賽道進行橫向拓展,如今五大品類中,羽絨服佔比達60%,其次是內衣,佔比為20%。
而在商業模式上,雅鹿歷經過三個階段:代加工廠(1972年-1985年)、品牌服飾(1986年-2013年)、生態化集團(2014年至今)。第三次轉型是雅鹿重回消費者視野的關鍵,它的底層變動,是將一套商業新模式應用到直播新渠道——
2020年初,杭州九堡,決心下場直播的雅鹿,斥資500萬元打造出一處2600平方米的直播基地。同年,抖音電商官方曾借用這個場地,舉辦了抖音電商成立後的第一場服飾閉門招商會。
趕上店播的首發列車,雅鹿在抖音的GMV三年內從0增長到75億元,2023年全渠道GMV突破150億元,躋身百億服飾巨頭行列。
這套在店播賽道跑出來的方法論,被雅鹿提煉為“4WD數字化生態模型”,在其覆蓋的生態鏈上,擁有著200多家源頭工廠、300多家經銷商,以及他們的6000多家線上店鋪。過去一年,雅鹿聯合其生態夥伴花在抖音投流上的總費用達到7億元。
這個龐大的生態體系,為何能行之有效地運轉起來?雅鹿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它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話語權,又如何應對產品品控、庫存管理等風險?
“品牌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生態化。”今年9月,在《天下網商》聯合長江商學院舉辦的“掘金‘新型消費’”主題沙龍第二期現場,寧永華髮表演講,他表示,國貨服飾品牌想要突破規模增長的天花板,需要更強大的供應鏈、銷售體系來支撐,而生態化是最高效的選擇之一。
“我們把‘生產產品的人’(工廠)作為品牌的生產部門,把‘銷售產品的人’(經銷商)作為品牌的銷售團隊,由雅鹿來負責協同和管理,這是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態體系。”
52年國民老品牌,又在秋冬賣爆了
雅鹿的前身是一家村辦集體小廠。
1972年,創始人顧振華先生從江蘇省太倉市鹿河鎮的兩間平房起家創業,從事服裝代加工,先後成立了針織廠、服裝廠。據媒體報道,彼時雅鹿為上海南京東路人立商店生產的“毛呢夾克衫”,曾引發過整整163天的排隊搶購潮。
但在長達14年的“代工廠”階段,服裝廠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直到1986年,雅鹿正式註冊商標,進入了自產自銷的“服飾品牌”階段。
就在雅鹿面世的同期,也就是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海瀾之家、李寧、回力等中國最早的一批服飾和運動品牌都在抽芽生長。
雅鹿迎來自己的“巔峰時期”,源於對羽絨服品類的錨定。1998年的冬天是“大寒”,顧振華先生提前預判到禦寒服飾生意會走俏,拍板投入3000萬元,從夾克衫轉產羽絨服,第一年就熱銷40多萬件。
自此,雅鹿迅速成為廣為人知的“羽絨服品牌”,2011年其羽絨服銷售額突破33億元,市佔率連續多年來位居前二。巔峰時期,雅鹿線下的直營與加盟店超過3000家。
從代加工廠轉向品牌服飾的雅鹿,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波消費大爆發。但整個服飾產業的高速發展,很快讓供給端競爭加劇,更多的新品牌先後湧現——“躺著吃紅利的時代”過去了。
再者近十年來,消費者代際更迭、時尚審美趨勢輪番流轉,加之電商崛起導致的線下渠道沒落,都將包括雅鹿在內的一眾傳統服飾推向了品牌老化的困局。
2014年,雅鹿先對線下渠道進行改革,效果甚微。2016年,雅鹿試水電商,嘗試從重資產製造型企業過渡到輕資產品牌服務企業,把上游和下游“鏈”起來。
寧永華在2019年底加入雅鹿,這一年也是雅鹿第三次轉型的重要一年。
寧永華告訴《天下網商》,加入雅鹿是因為十分看好雅鹿幾十年的品牌沉澱,也看好其數字化生態的新模式。
“2020年我們開始孵化直播專案,沒有目標,做到哪裡是哪裡。”寧永華說,“它最初只是一個新渠道佈局,誰也不知道能在抖音做到多大。”
把“搶蛋糕”變成“做蛋糕”,年銷150億元
“我想先了解一下,這裡有多少人認識雅鹿?”
在《天下網商》聯合長江商學院舉辦的“掘金‘新型消費’”沙龍活動現場,寧永華於演講前發起了一個小互動,不出他意外,幾乎全場聽眾都舉起了手。
這份“路人皆知”,是雅鹿第三次轉型的底氣所在。
2019年,雅鹿的電商整體GMV是28億元,到了2023年,這個數字變成120億元,五年翻四倍,其中抖音渠道在線上大盤的佔比超過60%,若加上線下,全渠道GMV達到150億元。
轉折發生在2020年,這一年,同樣是直播電商行業的高光時刻。
“當時(直播)行業還是以‘達播’為主,淘寶有李佳琦,快手有辛巴,抖音還沒有誕生超級主播,在羅永浩開啟抖音直播首秀前,雅鹿就已經著手搭建直播基地了。”
寧永華向《天下網商》回憶道,“當時,‘燕窩事件’觸發了各平臺對產品品質的警惕,如何重建消費者信任?品牌入局是必然趨勢。那時不少品牌方還是把抖音作為清貨渠道,沒人看好店播賽道,但這恰恰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杭州九堡,雅鹿拿下2600平米基地,規劃出10個直播間、一個600平米的展廳。“九堡曾經是白牌小作坊的天下,像雅鹿這樣規模化的直播基地還是頭一家。”
寧永華坦言,他對這個基地的最初設想不只是賣貨,一方面希望它能作為承接達人直播的場地,另一方面起到品牌招商點的作用,吸引上下游的經銷商和供貨商來這裡做店播。
直播基地還是毛坯房時,雅鹿租借了新禾聯創產業園的場地辦公,據說有頭部主播就從這裡起家。寧永華每天都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從常熟、平湖、義烏趕來的供貨商和經銷商,一同暢想未來,“我告訴經銷商們,做白牌是不長久的,做品牌擁有基礎流量,可以減少投放,它代表了直播電商的未來。”
這一階段的特殊性還在於,2020年上半年時,不少源頭工廠的庫存積壓態勢嚴峻,亟待清貨變現,雅鹿直播基地“拎包入住”的服務恰好為他們嘗試新銷路提供了便利。
2020年6月,第一批經銷商入駐雅鹿直播基地,很多人快速賺到第一桶金。
“那時的抖音遍地是免費流量,樣衣拍一下,月銷500萬的屢見不鮮。”寧永華說,到了12月底,基地的10個直播間已經不夠用,有人在“歷練”三個月後就著手組建直播團隊,出去自己租房或回到工廠繼續直播。
在雅鹿的商業新模式裡,品牌的角色如同上下游之間的“鏈主”,雅鹿聯合生態內供應商研發、生產產品,協同經銷商靈活選款銷售。電商平臺產生訂單後,商品由工廠一件代發給消費者,免去中間的物流流轉。
自此,雅鹿真正走向輕資產模式,而它當下主攻的課題,是為所有的生態參與者持續鞏固“品牌”的價值。
2023年,雅鹿推出定價超過千元的子品牌“雅鹿1972”,進軍高階羽絨服市場,並開啟一些列營銷動作,先後邀請戚薇、許凱、徐若晗作為品牌代言人;連續兩年在米蘭時裝週、巴黎時裝週舉辦品牌大秀。
“這些動作,都是為了不斷提高雅鹿的‘品牌力’,這是我們生態夥伴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據寧永華透露,2023年,雅鹿在品牌營銷上的總投入過億元。
近三年來,直播電商的紅利漸漸消散,流量成本一路走高,不少品牌如今面臨著投入產出比不斷走低的難題。
頭一波入局店播的雅鹿見證了這種變化,寧永華分享道,“2020年,雅鹿的抖音店鋪完全靠免費流量起勢,2021年,免費疊加一小部分付費,2022年,免費與付費各佔一半,到了2023年,抖音已經不再有‘免費午餐’,必須靠付費帶動免費。”
2023年,雅鹿(經銷商)在抖音電商拿下75億元GMV,投放總費用超7億元,ROI約為1:10。
2024年,雅鹿在抖音電商的銷售GMV預計將突破百億元大關。
在寧永華看來,接下來要做電商渠道的多元化。他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雅鹿在天貓、京東的業績增速超過100%。“希望用抖音做拉動,但主動搜尋還是迴歸天貓、京東等渠道,貨架電商的基本盤仍然在,必須要把這些陣地坐穩。”
以下為《天下網商》與雅鹿執行總裁寧永華的對話,經編輯刪減:
天下網商:2019年底,您加入雅鹿時正是公司第三次轉型初期,當時看到了哪些機會和挑戰?
寧永華:2019年,雅鹿的年銷規模超過40億元,線下增長乏力,線上代理的話語權比較強,品牌方缺乏主導權,面臨挑戰。我看中的核心機會點,是雅鹿的品牌沉澱和商業模式。
當時我是品牌拓展事業部的負責人,目標是發展多品類經營。在探索新興渠道的過程中,我開始專注直播,跑到杭州來建立了雅鹿的官方直播基地,這裡能接觸到直播電商的一線情況,資訊效率更高。
天下網商:雅鹿的新模式賺的是B端的錢,把供給的產能聯合起來,再把線下的大分銷模式搬到抖音上,這套模式能運轉起來,核心驅動力是什麼?
寧永華:我們把“生產產品的人”(工廠)當成是雅鹿的生產部門,把“銷售產品的人”(經銷商)當成是雅鹿的銷售團隊,雅鹿負責協同和管理這個體系。
這套增長模型中,雅鹿52年的品牌力是核心驅動力。抖音電商遵循“貨找人”的邏輯,擁有國民心智的品牌轉化效率更高,比如一個白牌或新品牌,觸達使用者十次,他可能才會買單,但是雅鹿只需要觸達三次就能完成轉化。
雅鹿會在品牌營銷做投入,也就是說,抖音的A1-A3人群由品牌負責,而A4-A5人群則由經銷商轉化,銷售端之間自主形成賽馬機制,供應鏈也越做越大,同樣產生賽跑機制。整體業績提上去了,雅鹿獲利後再加大品牌投入,形成滾雪球式的增長。
天下網商:怎麼調動上下游的積極性,參與到這個體系中來?
寧永華:在這個生態鏈裡,我們選擇讓工廠和經銷商多賺點錢,雅鹿“順便”賺點錢,透過改變利益分配機制,調動上下游的參與積極性,工廠和供應商更願意被我們“管理”。
傳統服裝產業鏈中,品牌與上下游是“搶蛋糕”的關係。行業處在增量時代,上下游都能賺到錢,一旦進入存量時代,面臨下行趨勢時,庫存壓力由誰來承擔?這時候矛盾就會加劇。
很多服飾品牌遇困,都是因為庫存太大,上下游都會因此承壓——品牌不可能把沒賣掉的產品結算給工廠,同時還會提前收取經銷商的預付款。這個鏈條中,若品牌強勢,勢必導致上下游只能搶到很小的蛋糕,若品牌弱勢,整個體系又運轉不起來。
雅鹿在做的事是把“搶蛋糕”變成“做蛋糕”——我們將一部分毛利釋放給上下游,工廠和經銷商承擔一部分風險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大的利潤空間,更有動力去投入再生產,包括擴大產能、找更好的設計師、捕捉市場需求等等。
天下網商:這個過程中,雅鹿的中臺在不斷變小,你們怎麼把控產品質量?
寧永華:我們對產品質量是多維度把控的。第一,升級品控思維。雅鹿有52年曆史,跟所有的羽絨服產業帶基本都有合作。以前工廠把產品送過來入我們的倉,我們在這裡質檢;現在是“上門服務”,由雅鹿派QC(質檢人員)到工廠駐廠,平均每個人管3家工廠,從源頭去監督原材料、生產線。
第二,建立自己的高標準。一件羽絨服裡最核心的是絨,在羽絨服2000億的產業鏈裡,絨廠比較少,今年絨特別貴,就是因為上游壟斷。我們從1998年做羽絨服,堅持的是“雅鹿標準”,國家標準是90絨,而雅鹿是超過這個標準的,所以我們的絨每噸要比國標90絨貴兩萬塊左右。
第三,平臺方協助質檢。抖音羽絨服店鋪的保證金要高於普通服裝,產品上傳必須有質檢報告,雅鹿的報告來自上海質檢中心認證,它是全國要求最高的。
2021年,平臺專門為羽絨服建立評分標準,很多不符合標準的店鋪就被清退掉了,甚至有大幾百萬的帳戶餘額被凍結。
天下網商:質檢更偏底線,而設計更偏引領。在產品研發設計方面,雅鹿團隊會對工廠有什麼要求?
寧永華:2017年到2019年,雅鹿基本上是市面上什麼火我們就賣什麼。
2020年開始,抖音的爆款邏輯逐漸成熟,雅鹿的設計團隊會做一盤貨,同時,經銷商、工廠與設計工作室合作,透過單款設計付費,或與工作室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開發設計出來的所有新品供經銷商篩選,再透過抖音直播測款,明確潛力爆款後,再去快速返單出大貨,加大投流力度完成爆款打造。
這個模式,相當於雅鹿擁有了一個設計師合作平臺,以羽絨服品類為例,每年雅鹿生態體系能上新3000—5000款。
天下網商:雅鹿推出了一個高階子品牌叫“雅鹿1972”,這是自營嗎,怎麼考慮的?
寧永華:推出這個高階子品牌,意在提升品牌調性、拉高毛利空間,起引領作用。“雅鹿1972”的核心店鋪是我們自營的,指定供應商來生產明星款,今年推出五個系列,30多個款式,線上線下打通,同款同價一盤貨。
天下網商:服飾的高退貨率備受關注,雅鹿的平均退貨率是多少,經銷商如何應對這一問題?
寧永華:雅鹿的直播電商退貨率優於行業水平,退貨、庫存不會構成困擾。傳統服裝產業是拍腦袋式的“以產定銷”,如今我們是“以銷定產”,經銷商花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需要做精準的訂單預測,透過一線測款,反饋給供應商下單,算得非常精確。
天下網商:在服飾和內衣行業,有部分品牌與雅鹿的商業模式類似,比如過去的南極人、現在的鴨鴨,您認為雅鹿模式的差異化在哪裡?
寧永華:在品牌授權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數字化生態系統的升級。商標只是雅鹿生態體系流轉的載體和工具,現在時代進步到可以抓取每一個店鋪的資料,更精細化、資料化的運營管理,可以解決品質、假貨、假店的問題,未來我們還會做一個整合式數字系統來運轉這套模式。
天下網商:今年雙十一大促,雅鹿的備戰情況和近期表現如何?
寧永華:今年各大平臺都在搶跑雙十一,大促週期變得很長。對雅鹿來說,秋冬是銷售旺季,我們每天發貨都來不及,天天都是雙十一,大促只是增加了一個營銷噱頭,當然在節點和平臺加持下,還是會衝一波小爆發,但是不會出現超級峰值。
天下網商:雅鹿憑藉新模式、新渠道再度起勢,接下來還會朝哪些方向發力?
寧永華:真正具備國民性的長紅品牌,一定是多渠道均衡發展的。
一方面,要探索電商渠道的多元化。2024年前三季度,雅鹿在天貓、京東的業績增速超過100%。我們希望用抖音做拉動,但主動搜尋還是迴歸天貓、京東等渠道,貨架電商的基本盤仍然在,必須要把這些陣地坐穩。
另一方面,要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抖音本地生活在開始放開服飾賽道,使用者透過線上購買優惠券,就近到門店消費,門店也不需要承擔快遞費、退貨、二次發貨等成本,透過線上流量本地化的形式,線上線下融合的效率在提高,這或許可以盤活實體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