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週三,盧布兌美元一天狂跌6.76%,與一週前對比,盧布兌美元累計下跌超過12%。盧布暴跌,不會直接影響普京繼續將俄羅斯大多數資源集中於對烏克蘭的戰爭上。盧布貶值,對中國的進口商和出口商,影響很大。為什麼以美元計價結算,才能規避匯兌風險呢?
一、盧布暴跌,不會直接影響普京繼續將俄羅斯大多數資源集中於對烏克蘭的戰爭上。
11月27日週三,盧布兌美元匯率自 2022 年 3 月 16 日以來首次觸及 110,收於113.12,一天狂跌6.76%。盧布兌歐元一度跌破120,收於119.55,下跌7.45%,盧布兌人民幣一度跌破16盧布,收於15.61,下跌6.74%,也處於32個月來的最低水平。與一週前對比,盧布兌美元累計下跌超過12%,兌歐元跌幅超過13%,兌人民幣下跌了10.32%。
盧布狂跌,引發全球關注。不過,大多數中國網民似乎較為關注盧布狂跌對俄羅斯經濟乃至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會產生什麼影響?以及普京是否還有足夠資本在俄烏衝突中繼續堅持?
實際上,匯率下跌對內,隻影響通脹,因為具有印鈔權的國家可以透過通脹,收取通脹稅來集中個人與企業的財富用於戰爭,所以匯率下跌,不會直接影響普京繼續將俄羅斯大多數資源集中於對烏克蘭的戰爭上。
但匯率下跌對外,實際上相對降低了俄羅斯資產在國際社會的估價。亦即降低了俄羅斯出口商品的價格,提高了俄羅斯進口商品的價格。
這就意味著,如果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國家是按美元計價與俄羅斯簽訂的進出口合同,進口俄羅斯同樣數量的商品可以支付更少的美元,俄羅斯收到美元換為盧布後,盧布的數量不變;向俄羅斯出口同樣數量的商品,俄羅斯需要支付與之前同樣多的美元,但俄羅斯需要支付更多的盧布才能換到同樣數量的美元。
二、盧布貶值,對中國的進口商和出口商,影響很大。
因為我們與俄羅斯的貿易結算,比較特殊。為了去美元化,與俄羅斯實行的是本幣結算。即從俄羅斯進口能源,我們向俄羅斯支付人民幣;向俄羅斯出口商品,俄羅斯向我們支付盧布。所以,實際上盧布貶值,對我們的進口商和出口商,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由於一份貿易合同從簽訂、發貨、收貨到收款,一般都會有幾個月賬期,一旦盧布貶值,就會導致我們進口時,因為支付的是人民幣,得不到盧布貶值帶來的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好處。但出口收到的是盧布,卻導致我們出口收入的盧布兌換為人民幣之後大幅減少,對我們十分不利。
比如,人民幣與盧布匯率為1:10的時候,我們進口1萬桶俄石油,一桶500人民幣,1萬桶需要5000萬盧布,摺合人民幣500萬元。俄羅斯從我們這進口機床,一臺10萬元人民幣,合100萬盧布。進口50臺機床,需要5000萬盧布,摺合500萬元人民幣。
由於中俄本幣結算,進口石油合同簽訂的是人民幣500元/5000盧布一桶,現在盧布跌到1:15了,實際的人民幣價格應該跌到333元一桶了,但我們還是必須按500人民幣一桶向俄羅斯付款,1萬桶需要支付500萬元人民幣。因此,實際上我們得不到盧布貶值帶來的人民幣升值的好處。
而出口機床簽訂的是100萬盧布一臺,50臺交付俄羅斯,只能收到5000萬盧布,我們收到盧布後拿到銀行兌換為人民幣,只有333萬元人民幣了,出口商淨虧117萬元。
而俄烏戰爭後一度與俄羅斯實施本幣結算的印度,由於俄羅斯手中的印度盧比無處使用,又與印度改回來按美元標價結算。所以以後印度與我們進口同樣的石油,要比我們少付款33.3%,出口同樣的機床,要比我們多收到50%的貨款。
根據海關總署的資料,10月我們從俄羅斯進口762.7億人民幣,對俄羅斯出口775.4億。按此計算,如果我們不改變與俄羅斯本幣結算的貿易方式,盧布匯率穩定在1:15左右不變,我們以後從俄羅斯進口,每月將損失254億元人民幣,對俄羅斯出口,每月將損失258億元人民幣。合計每月損失達到512億人民幣。
三、為什麼以美元計價結算,就能夠規避匯兌風險呢?
我們可以透過盧布暴跌事件再一次驗證,大多數國家在對外貿易結算中,為什麼喜歡利用美元計價與結算?因為利用美元計價結算,可以規避匯率劇烈變動的風險。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2022年,在外匯市場的現貨、遠期和掉期市場中,至少 85% 的交易,交易的一方貨幣為美元,這意味著非美元貨幣之間不是直接兌換,而是透過美元進行兌換。
在離岸融資市場發行的所有國際債務證券和跨境貸款中,超過60%以美元計價;美元在官方外匯儲備的佔比,超過50%;儘管美國僅佔全球貿易的十分之一多一點,但全球貿易中,超過一半的合同,以美元計價結算。
美元能夠成為國際交易和金融市場的主導貨幣,主要在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穩定的政治制度,龐大而獨立的金融體系,被認可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歷史,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全球政治的主導地位。
當然,美元也受到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貧窮國家的批評。但將所有批評和質疑美元的國家列表對比,我們就能夠發現這些國家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東西:他們的美元儲備經常不夠,特別是在美國國內出現通脹需要加息縮表收緊貨幣時,美元通常會迴流美國,導致這些國家出現美元減少,本幣匯率貶值的現象,他們指責這是美國進行的貨幣操控。蘇聯解體後,美國成了與世無爭的世界秩序的維護者,在針對一些嚴重違反國際規則的國家時,美國越來越喜歡使用以美元為基礎框架的經濟制裁來懲罰這些國家,這當然也導致一些並不想循規蹈矩國家的不滿。
所以,一些批評者認為,使用美元使美國對全球經濟擁有太多的權力。他們認為,這種權力應該在其他國家和貨幣之間更均勻地分配。
儘管存在一些挑戰,但以美元計價、美元結算為主的國際貿易規則在不久的將來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美元仍然是全球經濟的主導貨幣,它為貿易伙伴雙方提供了穩定和安全感,使用美元計價和結算帶來的好處,遠超過其可能伴生的風險。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