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反補貼稅率後,美國又公佈對東南亞四國晶體光伏電池反傾銷稅率初裁結果。當地時間2024年11月29日,美國商務部公佈其對東南亞四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晶體光伏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元件)反傾銷稅調查的初步肯定性裁定。
訊息面上,有媒體報道,當地有產能的相關中國光伏企業,據最新公佈的初裁結果,晶科能源被裁定其在馬來西亞生產的產品適用21.31%的傾銷稅率,其在越南生產的產品適用56.51%的稅率;天合光能在泰國生產的產品被徵收77.85%的傾銷稅率,其在越南生產的產品適用54.46%的稅率。在越南生產的產品被徵收53.30%的傾銷稅率。
對此,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聯絡了上述三家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
對於影響,晶澳科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是初裁結果,終裁結果還沒有出。據介紹,該公司在東南亞四國的產能集中在越南,公司在美國也有建廠,目前美國基地首片已經下線。如果後續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光伏電池反傾銷稅率過高,(晶澳科技)公司考慮美國元件廠發貨,可以規避掉這個(稅)。同時,(晶澳科技)公司也在考察美國、東南亞四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投資機會。
此外,上述人士還表示,稅高了之後要麼漲價,要麼換個地方出貨,並稱:“漲價會試著漲一下,最終要看市場會不會接受。”
若越南產能不進入美國,這部分產能將會如何?上述人士稱,目前還沒有定論。
不過,這一裁定只是初步結果,最終結果預計將於2025年年中確定。上述人士稱,(晶澳科技)公司現在已經繳了保障金;目前是初裁結果,不知道後續終裁稅率是否同初裁一致,那邊的政策就是先要繳保障金。對於保障金具體金額,該人士稱不太清楚。
截至發稿,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投資者關係部門電話無人接聽。
晶科能源10月投資者關係活動表顯示,美國針對東南亞的反傾銷關稅裁定尚待公佈,目前仍有一定不確定性,預期會對明年美國市場價格產生一定影響。由於受到新徵關稅以及UFLPA追溯成本等因素對供需帶來的影響,預計美國市場元件價格將整體保持持續向上的趨勢。
天合光能10月31日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美國市場的出貨量800MW,相較於前兩個季度,出貨節奏有一定的放緩,主要是考慮到“雙反”稅的追溯風險而做出的主動調整。
天合光能在應對美國政策風險上具備明顯競爭優勢:(1)根據10月初公佈的反補貼初裁結果,泰國天合的稅率僅為0.14%,是所有公司中最低的,第二低的稅率是0.81%,而後是2.85%,天合光能優勢非常明顯。(2)天合光能在2023年已前瞻性地佈局了印尼(非“雙反”調查國家)和美國的產能,預計均將於2024年四季度投產;(3)基於多年持續不懈的研發投入,天合光能目前擁有TOPCon多項核心專利技術,有助於強化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優勢,無論是在銷售端,還是採購端。基於以上幾點,天合光能在美國市場中長期競爭優勢是穩固的,短期的銷售下降是面對行業風險做出的主動選擇。
此前有訊息稱,天合光能美國基地預計於11月初投產,首塊元件即將下線;印尼基地TOPCon電池產能預計將於年底投產。
(宣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