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備受市場關注的松發股份重大資產置換事項又有新進展。
松發股份12月1日晚披露了公司發行股份購買重工股權的交易草案。根據草案,本次交易擬置出資產評估值為5.13億元,擬置入的恆力重工資產評估值為80.06億元。目前,專案進展順利,正穩步推進中。
交易完成後,松發股份將正式退出日用陶瓷製品製造行業,全面向全球最具成長力造船廠戰略轉型升級。
憑藉優質的置入資產及造船行業的高景氣市場,松發股份自10月17日復牌以來,截至11月29日,股價累計漲幅高達272.26%。
圖片來源:Wind
注入恆力重工資產
松發股份主要從事日用陶瓷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受綜合因素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的經營及盈利面臨較大壓力。近3年,公司營業收入逐年下降,歸母淨利潤始終為負,盈利能力較弱。儘管公司透過最佳化生產、改進管理等方式降本增效,但主營業務調整尚未取得預期效果。
本次披露的草案顯示,松發股份此次擬以持有的截至評估基準日全部資產和經營性負債與中坤投資持有的恆力重工5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同時,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對方購買資產,具體包括向中坤投資購買上述重大資產置換的差額部分,以及向蘇州恆能、恆能投資、陳建華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恆力重工剩餘50%的股權。此外,松發股份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擬置出資產評估值為5.13億元,擬置入資產評估值為80.0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恆力重工資產基礎法估值80.06億元,收益法估值97.24億元。最終,公司實際控制人選擇較低估值的80.06億元為作價注入松發股份,並在法規不強制業績對賭的情況下,主動以高估值的收益法財務預測作出2025年至2027年3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不低於48億元的業績承諾,加上恆力重工現有淨資產31億元基本覆蓋了80億元的估值,充分保障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綜合實力雄厚
民營造船巨頭恆力重工主要從事船舶及高階裝備製造業務,是恆力集團最具成長力的新興業務板塊,近年來發展迅猛。
2022年7月,恆力集團跨行業挺進船舶製造業,專門成立恆力重工,競拍收購閒置10年之久的原STX(大連)資產。恆力重工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原有廠區房屋建築以及生產裝置進行修繕、改造,打造了具有國內領先基礎設施的造船基地。
根據行業公開資料,2023年,恆力重工新接訂單數量已位居中國第六、全球第九,已確定排產新造船舶140艘,貨值約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9億元),包括超大型散貨船、超大型原油船、超大型集裝箱船、超低溫船等。2024年11月26日,恆力重工交付第四艘大型散貨船,較合同期提前94天,全年將下水12艘船舶,其中包括1艘30萬噸VLCC。
值得一提的是,恆力重工還獲得了MAN發動機授權,成為行業內為數不多能自主生產船用發動機的造船企業。2024年9月,恆力重工自主生產的首臺發動機成功提前交付,可年產船用發動機180臺,全面覆蓋G95及以下所有機型,LNG、甲醇、氨、LPG四種低碳零碳燃料型別,有利於恆力重工船舶產品加速向綠色高階轉變,早日推出低碳、零碳船舶及低溫和超低溫氣體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船舶。
造船業景氣度高
前有“南北船”合併,後有恆力重工擬登陸資本市場,這些大事件的背後正是全球造船業景氣週期的快速回歸。
近年來,全球造船三大指標整體呈現增長趨勢,造船行業正處於需求景氣上行的早期階段,造船行業迎來廣闊市場空間。工信部10月10日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實現同比增長。其中,造船完工量363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2%;新接訂單量871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1.9%;截至9月底,手持訂單量1933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3%。1至9月,我國造船三大指標以載重噸計分別佔全球總量的55.1%、74.7%和61.4%。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在船舶行業換船週期、環保政策及產能緊張等因素共促下,船舶行業週期景氣向上。
民生證券認為,造船業在上一輪大週期結束後有長達約15年的產能出清,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需求端中長期持續向好,船企手持訂單量創2014年來新高,生產任務飽滿,部分船企已排產至2028年;供需錯配驅動船價上漲,同時成本端隨鋼價回落,船企盈利能力得到明顯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