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盤後,濱海能源公告稱,因未及時披露關聯交易等,天津證監局決定對公司、董事長張英偉、董事會秘書侯旭志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就在幾天前,濱海能源還終止了今年3月末提出的4.69億元定增計劃。這也是濱海能源今年第二次終止定增計劃。
二級市場上,濱海能源股價已多日下跌。11月29日,濱海能源報收12.05元,跌幅6.66%,總市值26.77億元。
屢陷違規風波
公開資料顯示,濱海能源成立於1992年,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梳理來看,該公司業務幾經更迭,最早主營業務為塗料及顏料產品生產銷售,後於2014年透過重大資產重組轉型至電力、蒸汽、熱水生產和銷售領域。2018年,濱海能源又將熱電資產置出,主營業務隨之變更為包裝及出版物印刷。2023年3月,公司再度將部分包裝印刷資產置出,並在同年5月透過收購內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翔福新能源”)100%股權,跨界至新能源鋰電負極材料領域。
本次涉及信披違規的關聯方正是翔福新能源。經查,2023年9月26日,濱海能源全資子公司翔福新能源與北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北銀金租”)簽署《融資租賃合同》,合同涉及資產價值9779.57萬元,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總資產的10%。同時,公司與北銀金租簽署《保證合同》,為前述融資租賃提供擔保9779.57萬元,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資產的10%。同日,公司控股股東旭陽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旭陽控股”)與北銀金租簽署《保證合同》,為前述融資租賃提供關聯擔保9779.57萬元。
前述融資租賃合同、擔保合同簽訂及關聯交易發生時,濱海能源未及時披露,違反了相關規定。前述旭陽控股提供關聯擔保事項,公司未及時履行董事會審議程式,違反相關規定。
天津證監局認為,張英偉作為公司董事長,侯旭志作為公司董事會秘書,未能勤勉盡責,對公司前述未及時披露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張英偉作為公司董事長,未能勤勉盡責,對公司前述未及時履行董事會審議程式負有責任,決定對濱海能源、張英偉、侯旭志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這並非濱海能源首次因信披違規被處罰。2023年4月,天津證監局對濱海能源出具警示函。經查,2023年3月13日,濱海能源釋出《關於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的更正公告》,對已披露的《天津濱海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財務資料進行更正,前期披露的《天津濱海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資訊不真實、不準確,構成信披違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濱海能源還一度深陷股東被罰風波。據天津證監局網站3月19日訊息,天津證監局對王建林持股變動資訊披露違法違規、限制期轉讓濱海能源股票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審理發現,王建林控制11個賬戶交易“濱海能源”股票,其間2次持股達5%,最高持股達11.09%。6月16日,深交所下發《關於對天津濱海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王建林給予公開譴責處分的決定》。
截至目前,濱海能源控股股東仍為旭陽控股,持股比例為24.85%。王建林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持股為4.87%。
兩度終止定增
今年以來,濱海能源因兩次定增均終止而備受關注,數十億投資專案的可持續性也被質疑。
11月25日,濱海能源宣佈稱,公司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關於終止對天津濱海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稽核的決定》,決定終止對公司申請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的稽核。據悉,該次定增計劃於3月末首次提出,濱海能源原本打算向控股股東旭陽控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69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定增完成後,旭陽控股對濱海能源持股比例將從22.71%上升至40.54%,公司實控人仍為楊雪崗。濱海能源表示,本次發行可以鞏固控股股東控制權,提振市場信心,維護中小股東利益;最佳化財務結構,提升盈利能力;為公司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實現公司戰略佈局。
但在3月上旬,濱海能源才終止了2023年度向特定物件發行A股股票事項,當時的募資金額為不超過8.11億元,發行物件同樣是旭陽控股,資金用途也是補充流動資金。市場認為,在融資政策不斷收緊的背景下,濱海能源希望縮減募資金額來促進定增計劃的推進。
當時,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問是否還有其他融資渠道,濱海能源則表示會綜合考慮債權、股權的融資方式,透過控股股東借款、銀行貸款、產業資本、戰略投資等手段獲取資金。同時,公司也將根據實際經營情況、資金需求狀況及資本市場情況確定未來定增計劃。
另需指明的是,兩次定增期間,濱海能源還宣佈了一項鉅額投資專案,試圖再次跨界“追光”。3月20日晚間,濱海能源釋出公告,擬在內蒙古包頭市投建5GW太陽能光伏電池片及10GW拉晶專案,兩個專案總投資約為39.83億元,將來源於自有資金、自籌資金及其他方式。
事實上,去年10月,濱海能源已披露其晶矽光伏產業投資計劃,並且總投資額高達254億元。
相關投資計劃加重了市場擔憂。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貴司兩百多億打造光伏全產業鏈,未來的規劃是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企業?人員規模達到多少人?
對此,濱海能源並未正面詳細回覆,僅表示,公司及控股股東堅定看好新能源產業的未來,將“世界領先的新能源公司——創新引領未來”作為公司願景。公司正加快推進鋰電負極材料產業,從銷運產供研全面推進各項業務;積極論證佈局晶矽光伏產業。未來,公司將繼續依託控股股東的協同優勢,綜合各類融資手段,分期投資、分步投產,圍繞一體化佈局總體思路高質量推動光伏產業落地。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光伏全產業鏈價格暴跌,行業已陷入深度調整期,此時入局非常考驗企業現金流能力和技術水平。另有多位受訪人士曾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跨界者一般面臨被淘汰風險。
經歷兩次定增終止後,濱海能源的現有資金狀況也不甚樂觀。截至2024年9月30日,濱海能源賬面貨幣資金僅剩0.15億元,流動資產合計4.38億元,資產總計12.89億元,負債合計9.92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6.97%。
業績層面,2024年前三季度,濱海能源實現營收3.66億元,同比增長145.7%;歸母淨利潤180.61萬元,同比增長117.49%。而在此之前,該公司已連虧四年,期間累計虧損1.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