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份,擬IPO企業陸續撤單,又有2家企業的IPO申請被終止稽核。截至目前,今年已有逾400家企業IPO程序終止,創近年來新高。
繼12月1日蕪湖佳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佳宏新材”)終止稽核後,12月2日,杭州飛仕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仕得”)申報科創板的IPO之路也止步。
對於飛仕得撤單,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公司方面人士處獲悉,終止是公司結合自身發展規劃綜合考量的結果,後續有計劃重新提交材料啟動上市。
第一財經根據滬深北交易所披露的資訊統計,今年以來至12月3日發稿時間,三大交易所已公佈終止審查(撤材料+否決/終止註冊)的企業為428家,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5%。
這些企業IPO折戟後有何出路?
“最近很多併購案例當中的標的是IPO撤單企業。”一位頭部投行併購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這些標的相對成熟、清晰,併購操作起來程序也會比較快。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第一財經表示,終止稽核的擬IPO企業有內部整改、尋求其他融資渠道、併購重組、重啟上市等出路。在他看來,明年IPO市場存在逐步走向常態化的可能,但總體節奏上階段性收緊會持續一段時間。
IPO折戟企業已逾400家
在IPO階段性收緊之下,今年終止審查的企業尤為多。
12月份僅兩天就有2家擬IPO企業終止稽核,這兩家企業分別為原本申報創業板上市的佳宏新材、申報科創板上市的飛仕得。
其中,佳宏新材過會一年多終止稽核,飛仕得則是問詢後未有進展,直至撤單。這兩種終止稽核的情況也是近年來的普遍現象。尤其是到今年後期,過會後終止稽核的情況越來越多。
就11月份來看,滬深北交易所實際有12家擬上市企業終止稽核(北交所在11月披露了8家企業的終止稽核資訊,其中實際有3家企業的擬上市申請在11月份被終止稽核),其中8家企業在過會一年多後因撤單被終止稽核,佔比達到67%。
根據滬深北交易所公佈終止審查的情況來看,今年以來,IPO企業終止審查的數量呈現中間高兩邊相對較低的情況。也就是,6月份三大交易所公佈終止審查的數量最多,達到118家;6月份前後的5月份和7月份,交易所公佈終止審查的數量分別為47家和46家。
相較上半年的1~4月份終止審查的平均數為33.25,下半年的8~11月份,交易所公佈的終止審查的數量相對更低,平均數為19.5。
第一財經根據滬深北交易所披露的資訊統計,今年以來至12月3日發稿時間,三大交易所已公佈終止審查(撤材料+否決/終止註冊)的企業為428家,其中上交所150家(主機板77家,科創板73家),深交所202家(主機板54家,創業板148家),北交所76家。
據上交所企業上市服務公眾號釋出的訊息,截至2023年12月3日,2023年已公佈終止審查(撤材料+否決/終止註冊)企業245家,其中上交所88家(主機板35家,科創板53家),深交所119家(主機板29家,創業板90家),北交所38家。
另據該公眾號釋出的往年資訊,截至2021年12月5日 ,2021年已公佈終止審查(撤材料+否決/終止註冊)企業227家;截至2022年12月4日,2022年已公佈終止審查(撤材料+否決/終止註冊)企業288家。
以此來看,在2021年~2023年差不多的時期,公佈終止審查的數量均在200家~300家之間,今年以來終止審查的擬上市企業數量飆升,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5%。
田利輝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今年以來IPO終止審查數量增多,主要存在四大原因:監管政策收緊、企業重新審視市場、資本市場估值邏輯變化、政策導向與監管力度增強。
也有業內人士稱,撤單的擬上市企業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財務資料未達到上市新規標準,最近一年業績下滑嚴重;存在“清倉式”分紅情況;股權高度集中,存在家族絕對控股問題;傳統消費行業或進入下行週期的行業公司上市受限;從嚴監管分拆上市。
不過也有投資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業績達標但是增長預期不夠,也是部分企業撤單的原因。“很多企業都有周期性特點,可能申報的時候處於週期頂端,但是稽核的時候已經到了週期底部,這樣稽核也很難透過。”一位國資創投人士告訴記者,其所在機構投資的個別專案因為業績預期偏弱,已經過會後仍然撤回了材料。
IPO終止後有何出路?
終止審查後的企業都有哪些出路?
田利輝認為,終止稽核的擬IPO企業有內部整改、尋求其他融資渠道、併購重組、重啟上市等出路。
在今年的併購重組大潮之下,確實有較多擬IPO企業在終止稽核之後,選擇被上市公司收購,這也成為投資機構退出的一大渠道。
有股權投資機構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正在積極推動一些不能上市的投資標的,透過併購的方式對接資本市場,對接的買方多為上市公司。
“現在併購的標的有一些來自新三板公司、輔導的公司、撤回材料的公司等,因為規範程度高,也有一定體量。”一位券商投行高管稱。
從案例看來,思林傑擬收購的青島科凱電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凱電子”)便是此前撤單後的擬IPO企業。
科凱電子的IPO申請是於2024年4月15日被終止稽核。5個月後的9月24日,思林傑便公告稱,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科凱電子71%股權並配套募集資金。
類似情況的還有通威股份擬收購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潤陽股份”)51%股權,永達股份擬收購江蘇金源高階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源裝備”)51%股份。其中,潤陽股份於2023年6月29日註冊生效,但是在一年內並未完成發行,導致IPO批文過期;金源裝備也曾申報創業板上市失敗,於2022年6月25日被終止稽核。
除了併購重組之外,還有些企業在IPO失利之後再次籌備上市事宜。
比如,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晨泰科技”)在歷經科創板、創業板IPO失利後,轉戰北交所。
根據晨泰科技12月2日晚間釋出的公告,11月15日,晨泰科技與開源證券簽訂了關於晨泰科技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輔導協議,浙江證監局於2024年11月29日正式受理了開源證券提交的晨泰科技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該公司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期。
也有些企業IPO終止之後再次重新申報相同的板塊或者其他板塊。例如,江蘇風和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科創板的IPO申請在今年8月23日被終止稽核之後,又開啟了輔導備案,擬申報創業板上市。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第一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