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佈局機器人的訊息,再次引爆A股的炒作。
據報道,華為正聯合中國移動、樂聚機器人開展5.5G網路場景下的機器人應用,面向B端和C端的多種場景。這預示著5.5G技術將為機器人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網路支援。
受訊息刺激,12月4日,機器人概念集體爆發。截至收盤,-U、銳新科技雙雙收穫20CM漲停,斯菱股份漲13.71%,還有巨輪智慧、英洛華等多隻個股實現10CM漲停。
華為正式入局
據瞭解,華為拓展的5.5G網路場景下的機器人應用,可以面向B端和C端的多種場景。業內人士猜測,華為人形機器人最快明年量產,有望帶動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早在2022年4月,華為與達閥機器人簽署合作協議,在機器人領域技術攻關、行業應用等方面進行合作,這也是華為首次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此後,華為又在具身智慧關鍵技術和產業生態方面進行技術儲備和佈局。去年3月,華為與前海、寶安區展開具身智慧領域的合作。
前不久,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慧產業創新中心正式運營,16家企業與華為簽署合作備忘錄。首期方案計劃整合華為各部門的具身智慧相關能力,共同推動具身智慧的大腦、小腦、工具鏈等關鍵根技術。
此外,華為還將啟動聯創專案,第一批專案的參與企業包括樂聚機器人、拓斯達(300607.SZ)、兆威機電(003021.SZ)等,第二批可能包括穩石機器人、追覓科技、高新興(300098.SZ)等公司。
國內外共同催化
除華為外,特斯拉、英偉達、OpenAI、百度等企業也在加速佈局人形機器人賽道。
11月底,特斯拉釋出了機器人靈巧手影片。與上一代產品相比,該新手/前臂擁有雙倍的自由度,可執行更加精細的任務。
馬斯克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表示,人形機器人未來將成為工業主力,數量有望超過人類,特斯拉的目標是年產10億臺,佔據市場10%以上的份額。
英偉達雖未直接參與機器人的製造,但卻為機器人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撐。英偉達方面表示,公司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推動人形機器人的新技術進入市場。
OpenAI領銜投資的具身智慧創業公司Figure,此前釋出了新一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2。在Figure背後提供支援的,就是OpenAI所提供的“大腦”,即視覺推理和語言理解。
浙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人形機器人集成了人工智慧、高階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品,後續有望迎來內部政策、外部巨頭共同催化,進入國內外整機廠商雙輪驅動階段。
去年11月,工信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為人形機器人的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指導。隨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紛紛出臺地方性支援政策,人形機器人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力正在逐步落地。
國產供應鏈迎利好
高工產業研究院預測,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1.58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380億元,2024年至2030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61%,中國人形機器人銷量將從0.4萬臺增長至27.12萬臺。
機構普遍認為,我國現已具備全球領先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基礎,未來有望充分享受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紅利。
落腳到A股市場,有報道稱,華為人形機器人最快明年實現量產,有望帶動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開源證券分析稱,海內外巨頭爭先入局,產業生態鏈加速建立,核心的AI體系加速迭代,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前景預計將更加樂觀。與AI賦能的認知決策系統相比,高效能、低成本的硬體供應鏈是支撐落地的關鍵,具有強大跟隨、製造、降本能力的國產供應鏈優勢明顯,有望迎來利好。
光大證券建議,重點關注靈巧手及PEEK材料領域佈局領先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