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莫迪上臺說要大力發展印度的製造業,佔 GDP比重超過25%,還要創造1億個工作崗位。於是,在國家層面選了高階化學電池、機電產品、汽車、製藥、電信網路、紡織產品和技術、食品製造、太陽能技術、白色家電及特種鋼等十大製造業進行重點扶持,並且安排一些有能力的富豪承接這些產業(比如印度首富阿達尼)。
可是到了2023年,整個印度製造業佔GDP的比重不增反降,從十多年前的18%下降到了現在的15%,工人的數量也減少了1500多萬,佔全球出口份額甚至連新加坡都比不上。
明明在全力以赴的搞製造業,怎麼反而越發展越落後了呢?
印度製造業這麼拉胯根本原因是,印度直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發展製造業所需要的原始資金積累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外匯儲備。
雖然,印度表面上外匯儲備全球排名第四,但是印度的外匯構成有貓膩。
別的國家的外匯儲備是美元、歐元等貨幣資產佔70%。但是印度不一樣,除了外匯儲備以外,印度還買了大幾百億美元的黃金,還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也放進去了。相當於你在算你資產的時候,把你的花唄額度也算成存款了。實際上,印度的外匯儲備要大打折扣。
而且,印度這幾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根本不夠花。
要知道,印度是一個貧油國,每年光進口的石油比例比我們還要高,工業上面也不給力,幾乎什麼產品都要進口,單一個貿易逆差每年就要消耗掉2000多億美元,印度還欠了將近7000億美元的外債,單每年的利息就1000多億美元。
要是沒有外匯,要麼就像98年的韓國一樣,拿三星這樣的核心資產來換,要麼就像斯里蘭卡和辛巴威一樣接受國家破產淪為人家的盤中餐,無論是哪個結果,印度都沒法接受。
所以,印度為了掙外匯,可以說用盡了各種法子,比如說竭澤而漁,人均糧食消費力和阿富汗差不多的印度,竟然敢拿全國1/7的大米低價賤賣,出口賺外匯,還搶了全球40%的大米市場,哪怕國內還有2億人吃不飽飯。
為了掙外匯,印度還集全國之力去搞僑匯,2022年,印度海外勞工超過3200萬人,平均每40個印度人裡就有1個在海外務工。不過,這也讓印度一年賺到了1100多億美元外匯,這比10億印度農民每年賣糧食掙的美元還要多。
為了掙美元,印度連電信詐騙都用上了,紐約時報有個資料說,印度的電信詐騙已經發展到了百萬人的規模,被稱作是英語國家的緬北。原因是印度承接了幾乎所有主要英語國家的電話呼叫業務,而且經常冒充美國稅務局給美國納稅人打電話,一呼一個準。2022年單這塊給印度創造了將近400億美元的外匯。
但就這點外匯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減少外匯損耗,印度還大力吸引外資在本土投資。
可是,印度自身的營商環境存在深層次、結構性制約因素,無法為“印度製造”提供優越環境。基礎設施落後、工業體系不健全、勞動土地改革不徹底等“結構性制約因素”,都將制約印度製造業的發展。比如,印度嚴重缺乏精密製造業所需的“純水提煉、常溫電壓、無塵廠”等基礎設施,印度勞動力的素質和“維權意識”也使很多跨國企業對印度望而卻步。
以印度近年來高調宣傳的外國直接投資為例,雖然表面上看印度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態勢較好,但細細分析就可以發現,印度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並未流向其所希望發展的製造業。印度工業和內部貿易促進司(DPIIT)資料顯示,雖然印度政府大力推進“印度製造”倡議,但90%以上的投資都流向非製造業領域,而流向製造的也主要是非綠地投資。2022/2023財年,印度吸引外資總計713.55億美元,其中流向服務業和計算機硬體與軟體最多,但流向服務業的主要流向金融、流向研發的僅0.2%,流向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的主要是軟體行業併購、流向硬體的僅0.25%。
顯然,外資流入更多地是為了“賺快錢”,而不是幫助印度工業化。
而印度在這方面又操之過急,要求外國投資者印度掙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不聽話了就要重罰,最終就淪為外資的墳場,印度的工業化也一直沒有辦法完成,導致惡性迴圈。
其實,印度遭遇的困境,我們當年也曾經經歷過,80年代的時候我們比現在的印度更窮,從一個小小的電子錶到黑白電視小轎車,我們都買買買,經常性的貿易逆差,外匯儲備嚴重不足,根本沒錢搞工業化,最終採取了兩個辦法。
一是透過農村的土地革命、城市公私合營,沒收官僚資本等等,籌集一部分錢。
二是人為壓低農產品價格,抬高工業品價格,以“剪刀差”的方式,獲得了工業建設資金。
後來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製造業發展,主要是控制了財富分配比例。
從財富分配比例上來看,中國老百姓是掙得少花的少,政府和企業是掙得多花的多,這就形成了一種投資驅動式經濟模式。
這種模式非常有利於後發國家“集中財力幹大事”,透過超額投資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用幾十年走完人家一兩百年的路。
所以,面臨如此多的問題,印度雖然有“取代中國”的心,但註定是沒有這個命的。
對印度的製造業崛起,我們的確不能放鬆警惕,但如果天天憂心忡忡,其實大可不必。至於那些藉著印度崛起而唱衰中國未來的人,不是蠢,就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