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
好萊塢又迎來一筆來自中國富豪的投資。
張欣投資了美國的流媒體平臺Mubi,雖然沒有公佈金額,但是應該不低,張欣直接進入董事會。
2022年,、張欣夫婦從SOHO中國雙雙辭職,之後,他們長期在美國生活,兩人在美國開啟了自己的新事業。
倆人很早就在美國搞了家族辦公室Seven Valleys,在紐約已經是Top10級別的,全美Top50,資產大約50億美元,投資的通用大廈和公園大道廣場,更是不愁租,租戶都是貝萊德這樣的大戶。
現在,倆人已經不咋做房地產,而是專攻藝術了。
潘石屹在國內就開始學攝影,給不少大佬拍過商業肖像,在美國,他給老婆拍了不少美照。
而張欣則是轉入電影行業,在好萊塢的上流社會非常吃得開,她的電影公司不僅給馬斯克拍過紀錄片,投資的不丹電影,還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監製的新電影,繫結了安吉麗娜·朱莉。
這個時候,他們同期的國內大佬們在幹嘛呢?
欠債的還債,還不起的破產,各種優等生,也開始要自顧不暇。
不得不說,逃頂,是潘石屹夫婦的財富密碼。
潘石屹的房地產起點,是在海南。
1991年,海南農業高科技投資聯合開發總公司成立,老闆就是著名的“萬通六君子”,每個人分一攤,潘石屹管“磚廠”,但是實際上,這家農業高科技公司,主業是倒騰房子。
那時候,海南學香港,賣“樓花”,但是海南玩的更花,規劃出了,還沒地基呢,房價先漲起來了,一個“九都別墅”,4000元/㎡買進,隨行就市,8000元/㎡賣都不算高。
海南的房地產有多兇呢,平均一家房地產公司,服務330人,就是說,一個地產公司開發110套房子,市場基本就飽和了。
有人賺了真金白銀,有人賺了紙面財富,在海南房價被炒到最高的時候,潘石屹他們,撤了。
關於他們的撤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到潘石屹這兒,有一段小故事:
潘石屹去了海口市規劃局,用5斤橘子和2條煙,看到了規劃局的賬本,而根據這本賬本,海口的人均規劃面積有55㎡,而同期的北京是7.3㎡,美國20㎡。
在潘石屹看來,這不符合常識,而自己沒有被貪婪衝昏頭腦。
精準逃頂,潘石屹在海南的房地產泡沫中全身而退。
從海南迴北京,萬通六君子單飛,潘石屹和張欣創辦了SOHO中國的前身紅石地產,開始搞商業地產,這回,玩不了樓花了,只能真金白銀蓋房子,然後賣房子。
那時候,媒體對潘氏夫婦的評價很高。
潘石屹是“前衛的地產商”,張欣是“建設北京的女人”。
SOHO中國建設的SOHO系列,總的來說,在設計上還是很前衛的,張欣牽線請了不少大牌設計師,在國際上也獲了不少獎,當然了,也有例外,比如建外SOHO,被宋丹丹大罵“難看極了的廉價樓,把北京的景色毀得夠嗆”。
罵歸罵,建外SOHO還真沒少賣,潘石屹的帶貨能力是真行。
紙媒時代,潘石屹就會搞營銷了,當初一個末位淘汰,讓不少銷售“計劃叛逃”,結果潘石屹在媒體發公開信,一場鬧劇,換來18.9億的銷售額,後來,煤老闆搶著來買樓,銷售們“從草根到精英”。
後來,微博火了,潘石屹和他的老朋友,一個是指點江山的大炮,一個接地氣的“鐵憨憨”,都是房地產屆的頂流。
2007年,高盛出身的張欣推動SOHO中國在港上市,創下了當時最大的商業地產IPO。
2012年,SOHO中國的收入到頂,然後宣佈,銷售團隊解散,“熱愛蓋樓”的潘石屹,不蓋樓了,也不賣樓了,SOHO轉型做包租公。
後來他也獲得了式的待遇,“不要讓潘石屹跑了”。
為啥呢?SOHO轉型,他們個人的資產配置變了。
1、在SOHO上市的時候,股權很複雜,但是穿透之後,直接受益人是張欣,潘石屹的股份為0,成為“無產階級”,潘石屹能上富豪榜,全靠張欣,而張欣的資產配置,則偏向美國;
2、夫婦倆在美國買了不少房產,不僅有住宅,還有通用汽車大廈、公園大道廣場這樣的商業地產,花費十數億美元;
3、一邊買美國資產,一邊賣國內資產。
從2014年開始,SOHO中國開始出售物業專案,一些原來說“不會賣”的專案,只要開價合適,也就賣了,幾年下來,陸陸續續套現300億,給SOHO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當然作為大股東,張欣的分紅也不少,大約130多億,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這段時間獲得。
後來更乾脆,整個公司,都要賣給黑石了。
這中間,爭議最大的還不是資產配置,而是捐款。
2014年,潘氏夫婦向哈佛捐了1500萬美元,向耶魯大學捐了10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5億。
潘石屹營銷著自己的“土”,但是辦的都是“洋事兒”,“賺著中國人的錢,給美國大學捐款”。
2015年,在參加《金星秀》的時候,潘石屹曾試圖解釋了一下,“不是捐給美國,而是捐給考上這個大學的中國學生的”。
但是,質疑就更多了:
能考上哈佛、耶魯的,貧困的機率都不太大,但是中國的大學裡面,卻是實實在在有各種貧困生,為什麼捐國外精英大學,卻不捐國內基礎教育,有錢人只幫有錢人?
用那時候流行的話講,“精緻的利己主義”。
結果,2019年,潘石屹和張欣的兒子,“考”上了哈佛大學。
2022年,黑石的收購黃了,但夫妻倆辭職,徹底潤了。
潘石屹一貫唱衰房價,轉型之後,更不藏著掖著,為了推銷“租”,直接建議年輕人別買房,租房住,可以說是房地產最大的“黑粉頭子”。
市場真如他所說的時候,SOHO中國自然也很難避免牽涉其中。
1、SOHO中國的物業出租率,進一步降低,望京SOHO只有57%,近半租不出去;
2、因為欠稅17.33億,差點讓SOHO中國42億的銀行貸款交叉違約,而總負債已經超過300億;
3、普華永道給的意見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會對SOHO中國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慮”。
只不過,這個時候,SOHO似乎對於潘石屹和張欣來講,無關緊要。
SOHO中國股價已經低於1港元,總市值不到40億港元,按持股比例來算,張欣手裡的股權,價值只有3億美元。
美國資產的6%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