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我們聊點特別的。聊聊春晚裡的藏著的財富。
一,春晚裡的財富
毫無疑問,今年春晚和股市相關性最高的就是:宇樹的智慧人型機器人。相信經過這次彙報演出,人形機器人產業在國內再無太多的質疑聲,同時也讓老外繼DeepSeek之後又一次破防,中國人太能玩了。
我去查了下,這次登上央視舞臺的16臺人形機器人,此前也亮相於GTC大會。據說,不僅利用了AI訓練、鐳射SLAM定位等先進技術而且還有導航、多智慧體協同規劃、先進組網方案,以及全身AI運動控制。更重要的是,這些機器人足足排練了3個月左右,所以才能在舞臺上走得穩、動作齊。
在硬科技這個賽道上,國人再一次揚眉吐氣,而且據說昨天公佈了Qwen2.5大模型,視覺能力13項評測獲得冠軍,碾壓GPT4,讓美國人意識到不僅是DeepSeek在邏輯推理上強,在多模態領域,中國也非常強,是全方位的強。
可以說,這個春節假期,雖然我們在放假,但感覺什麼都在做,而老美明明什麼都還沒幹,卻有點慌不擇路,這不,此時此刻,納斯達克指數又在跌了……
二,不要被情緒綁架
我想看到這裡,大家會覺得年後A股穩了,最起碼AI板塊穩了,但我勸大家不要這麼想,因為昨天我問了下DeepSeek一個尖銳的問題,就是量化是如何戰勝散戶的,其中有一條答案還是挺令人震撼的,那就是一些量化交易者使用(NLP)技術分析社交媒體、新聞和其他文字資料,以捕捉市場情緒的變化。他們可以在散戶情緒極端時進行反向操作,從而獲利。
說白了,這就是利用「羊群效應」進行收割,據說他們會實時監控各大平臺熱點輿情,然後按照上面的進行反向操作,諸位可以想想去年10月8日那場大盤漲停的鬧劇,還有剛過去不久,陣容規模和釋出安排都堪比「9.24」行情的1月23日,結果也是雷聲大與膽小,這裡面或多或少都和上面提到的情緒利用有關係。
那麼如何才能不被利用呢?顯然就是要看清楚機構大資金的選擇,畢竟如果連機構大資金都摺進去了,那還有啥好掙扎的,但是以我瞭解到的,做這種量化策略的廠商對於交易量都有比較嚴格的控制,不太會碰機構票,萬一被反噬,那也是不得了的,本身就是賺個差價,結果卻被軋空,到時候輸的就很難看。
三,機構的判斷
很多人會想,該如何看機構行為呢?大家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但問題是,多數人根本看不出這種不同,那怎麼辦?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資料統計工具了。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資料先儲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資料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徵了,大家看下面的資料。
這是近期表現較為出色的一隻股票的「交易資料圖」,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資料分析系統提供的。
其中有三組關於機構活躍度的資料:橙色柱體,代表「機構活躍區」,說明機構資金積極參與交易;橙色線段,代表「機構鎖倉區」,說明機構資金交易意願下降,但沒有消失;灰色線段,代表「機構觀望區」,說明機構資金放棄參與交易;其中,「機構活躍區」和「機構鎖倉區」交替出現,稱為「機構控盤區」。既然機構都已經控盤了,那這時候的下跌是不是就顯得特別詭異,所以真正的詭異就發生在這裡!
從圖中可以看出,股價出現了很長時間的震盪調整,很多人會覺得行情不好了,但實際用大資料系統去看,其實是機構在控盤,這就是為什麼我總說市場機會很多,但是多數投資者卻沒有感覺,因為我們看的不一樣啊!
如果說一隻股票沒有得到機構的關注,又如何呢?看下圖:
和上面的股票相比,該股也經歷了一段橫盤震盪的時間,同樣是高位下來的橫盤震盪,但是最後不僅沒有反彈,反而是繼續下跌,如果光看走勢,你可能覺得這就是造化弄人,但實際看資料的話,就會發現,該股橫盤震盪階段,實際早已經進入「機構觀望區」,機構是徹底的消失了,那還有啥盼頭,相信每個看到資料的朋友,都會做出自己的最佳選擇。
所以,無論是新聞,還是專家,大家都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羊群效應」實在太容易被收割了。
真相很殘酷,但不知道真相會更殘酷。本篇就聊到這裡,關注老概,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宣告以上內容來自網路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