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企業中的佼佼者,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其數量多寡和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區域經濟的實力,堪稱“晴雨表”。截至去年底,我國境內上市企業達到5392家,總市值逼近100萬億元,再創新高。共有100家公司完成首發上市,數量創近十年新低,不到2021年(524家)的兩成;共有52家上市公司摘牌退市,創歷史新高。
排名4-10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山東、安徽、四川、福建、湖北。其中,安徽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82家,位居中部地區第一;中草香料、強邦新材、科拜爾、佳力奇、雪祺電氣、銅冠礦建、紅四方等7家公司完成首發上市,新增數量居全國第五。從分佈來看,近半數集中在省會合肥(85家),其次是蕪湖(20家)、滁州(13家)、銅陵(12家)、宣城(11家)、蚌埠(10家)。
北京上市企業數量居全國各城市首位,共有476家,截至去年底,總市值超過25萬億元,同樣排名第一。其中有1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過5000億元,分別是工行、建行、農行、中石油、中行、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中石化、長江電力、中國電信、郵儲銀行。
前三名合計擁有2286家,佔比超過四成。排在第三位的是江蘇,696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6.496萬億元。按行業分佈來看,機械裝置(105家)、電子(85家)、電力裝置(77家)位列前三。從地區分佈來看,蘇州共有219家,佔比超過三成;其次是南京124家、無錫123家、常州72家。
江蘇省有7家上市公司市值超過千億,其中,南京佔據4席,分別為國電南瑞(2025.88億元)、江蘇銀行(1802.10億元)、華泰證券(1285.52億元)和南京銀行(1175.00億元)。
浙江位居次席,擁有715家上市公司,佔比13.28%;總市值68452.55億元,海康威視(2834.59億元)。分行業來看,機械裝置(114家)、基礎化工(70家)、汽車(65家)位居前三。從地區來看,省會杭州遙遙領先,共有228家;其次是寧波(122家)、紹興(81家)。72.22平方公里的杭州濱江區有74家,平均下來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家上市公司。
廣東繼續穩居第一,共有875家上市公司,佔比16.25%。總市值達到154024.33億元,其中25家上市公司市值超千億,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招行(9911.40億元)、中國平安(9587.69億元)、比亞迪(8223.33億元)。
分割槽域來看,分佈依舊不平衡。珠三角集中了絕大部分的上市資源,深圳422家、廣州154家、東莞62家、佛山54家、珠海40家。相比之下,粵東西北地區上市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全省21個地級市中,有11個地級市上市公司數量不足10家。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新增的100家上市公司中,廣東、浙江、江蘇分別貢獻了17家、17家、16家,合計佔據半壁江山。往後是上海8家,安徽7家,四川、湖北、北京各有5家,山東、河北、福建各有4家,陝西、河南各有2家,重慶、新疆、內蒙古、湖南各有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