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基本口訣
價漲量減初升段,是為短暫反彈現;價漲量減末升段,價將反轉向下行;
價平量減末跌段,量已見底將反彈;價跌量減初主跌,股價繼續探底行;
價漲量平未進埸,漲勢不會太長久;價跌量平上漲中,表示散戶在賣出;
價漲量增在低檔,或漲初期將續升;價漲量增下跌中,築底完成將轉多;
價平量增末升段,表示盤跌將下行;價平量增在末跌,可能打底觀察清。
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
在任何市場,有兩樣東西是不得不提到的;價格以及與價格對應的成交量。量能的產生一定是由多空雙方共同產生的,有買必定有賣,有賣必定有買,這是個雙向的成交量。
1.確認當前價格執行趨勢
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
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
市場失去執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執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
一 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 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
股票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交易的一個秘密就是找到一套適合你的交易系統。這個交易系統是非機械的,適合你自己個性的,有完善的交易思想、細緻的市場分析和整體操作方案的,在風險市場的贏家都有自已的交易策略,因此尋找適合自已的交易策略與完善自已的交易策略是交易人士投資的一生幾乎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
什麼是交易策略?交易策略是完整的交易規則體系。一套設計良好的交易策略,必須對投資決策的各個相關環節作出相應明確的規定。這種規定必須是客觀的、唯一的,不允許有任何不同的解釋。一套設計良好的交易策略,必須符合投資者的心理特徵及投資資金的風險特徵。
交易策略的特點在於它的完整性和客觀性。它保證了交易結果的可重複性。從理論上來說,對任何投資者而言,如果使用條件完全相同,則操作結果完全相同。策略的可重複性即是方法的科學性,策略交易方法屬於科學型的投資交易方法。
大部分投資人往往把決策的重點放在對市場的分析和判斷上,其實這是非常偏頗的。成功的投資不但需要正確的市場分析,而且需要正確的風險管理和正確的心理控制。三者之間心理控制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風險管理,再次才是分析技能,即所謂的3M系統。如果用一個比方來形容,對市場的判斷在投資行為的重要性中只佔1%而已,被大多數投資人忽略的東西,才是投資行為中的決定性因素。市場分析是管理的前提,只有從正確的市場分析出發,才能建立起具有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統,風險管理只有在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統下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而心理控制正是兩者的聯絡橋樑和紐帶。一個人如果心理素質不好,則往往會偏離正確的市場分析方法,以主觀願望代替客觀分析,也常常會背離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
投資人若想在效率市場持續穩定的贏利,必須成功的解決兩大問題:
1、如何在高度隨機的價格波動中尋找非隨機的部分;
2、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的心理弱點,使之不致影響自己的理性決策。很多投資家的實踐都證明,交易系統在上述兩方面都是投資人的有力助手。
大多數投資者在進入市場的時候,對市場的認識沒有系統的觀念。很多投資人根據對市場的某種認識,就片面的承認或否認一種交易思路的可行性,其實他們不知道,要想客觀的評價一種交易方法,就要確認該方法在統計機率意義上的有效性。無論是隨機還是非隨機的價格波動中不具備統計意義有效性的部分,只能給投資人以區域性獲勝的機會而沒有長期穩定獲勝的可能。而交易系統的設計和評價方式可以幫助投資者有效的克服對方法認識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交易策略系統還可以幫助投資人有效的控制風險。實踐證明,不使用交易系統的投資人,難以準確而系統的控制風險。沒有交易系統做指導時,投資人很難定量評估每次進場交易的風險,並且很難評估單次交易的風險在總體風險中的意義。而交易系統的使用,可以明確的告訴投資人每次交易的預期利潤率、預期損失金額、預期最大虧損、預期連續贏利次數、預期連續虧損次數等,這些都是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引數。
幫助投資人有效的克服心理弱點,可能是交易策略的最大功用。交易策略使交易決策的過程更加程式化、公開化、理性化。投資人可以從由情緒支配的處於模煳狀態的選擇過程轉變為定量的數值化的選擇過程,即單純判定訊號系統的反映以及執行訊號所代表的決策。
漲停量價關係常見問題
對漲停板的交易,是一種相對難度較大、風險較高的操作技巧,市場中也很少有投資者能夠有效地把握,但還是有許多投資者熱衷於在盤中尋找有利可圖的漲停個股。
主攻漲停股的優勢,是介入後可以很快速地獲取豐厚的利潤,前提是買入可以成交,其次是成交後股價會繼續漲停或上漲。但是追漲停風險也是很大的,很多時候投資者買進了漲停股票後,往往是股價階段性高點,導致買入後就出現虧損,如果固執己見,很有可能會被深套。
那麼分析或買入漲停股的技巧是什麼,買入的主要依據是什麼呢?其實平時分析或買入個股時,不論是否是漲停個股,都要對成交量進行分析,對漲停板的重點技巧,也是對成交量的分析。
下面首先來看一下漲停板操作技巧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些問題。
一、漲停的時間越早越好?
對於個股漲停時間段的分析,市場中大部分投資者都認為是開盤後越早漲停越好,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大家可能會認為漲停時間越早,代表股票走勢越強。市場中也確實有這樣的理論,但是要區分是哪一個時間段。如果是開盤前半小時或10分鐘甚至是一字板開盤,就另當別論了。
如圖7-1,陸家嘴(600663)。從2013年9月18日起,價格進入了快速拉漲停階段。當日股價高開幅度超過7%,而且在開盤3分鐘內快速封死漲停。投資者發現標的股漲幅過大的時候,通常心裡都會開始猶豫,考慮價格開高了是否可以追漲,但往往這種極度強勢的個股會在很短的時間漲停,不給投資者過多的思考機會。
在之後的兩個交易日,股價基本上是以開盤後一字板的形式漲停的,投資者完全沒有買入的機會。當股價結束漲停時,也是高位回撥或者見頂的時候。
股價開盤幾分鐘內漲停或者一字板漲停,通常是主力強勢操盤造成的。主力這種強勢控盤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上市公司會在近期公佈重大利好,主力不願給個人投資者買進的機會,所以便以快速強勢的漲停來達到這個效果。當股價開始上行並連續強勢漲停時,一般投資者很難參與進去。但是一旦主力在高位給予投資者追高買入的機會,此時股價往往已經接近頂部準備回撥,或直接見頂下跌了。
之前也提到過個股漲停的時間問題。通常強勢有效的股價漲停時間,比較標準的是在開盤10分鐘以後,也就是早盤8:40之後,比較弱勢的漲停是在收盤前14:00之後。如果股價封住漲停時間太晚,說明主力拉昇力度不夠,要麼是資金有限,要是控盤主力還沒有將個股營造出十分良好的形象,要麼是在盤中對敲,迫使散戶接盤,最終以弱勢漲停吸引場外觀望者頂部追高。所以14:00之後漲停的個股,稱之為弱勢漲停,投資者要規避這種漲停板。
如圖7-2,華宏科技(002645)。該圖為2013年10月17日華宏科技的分時走勢圖形。如果投資者選擇這種漲停的個股進行建倉操作,很可能得不償失。從華宏科技全天的走勢中可以看到,下午的衝高量能明顯太小,沒有早盤第一波拉昇時的成交量大,臨近收盤前10分鐘,才在較小的量能推動下封住漲停。
該股漲停前,上午和下午進行了兩波拉昇,但成交量並沒有出現逐波放大的情況,這不符合分時圖中的量價關係,屬於虛假性拉昇。其次,股價在漲停時段上表現過晚,而且量能推動不足,屬於弱勢漲停。綜合分析,這一類漲停個股是不適合激進投資者高位買進的。
下面來看一下華宏科技弱勢漲停後的價格表現,如圖7-3所示。10月17日,華宏科技弱勢漲停後的下一個交易日,股價開盤低開後單邊下行,截至收盤下跌幅度超過5%。在下跌途中,並沒有出現放量反彈等主力增持或護盤現象,恐怕後期股價還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
此外,在10月17日股價漲停過程中,成交量過大,幾乎放出天量,短期內難以超越。在此量價關係基礎上,股價調整實屬必然。投資者如果選擇漲停股買入,要儘量規避這類個股。
二、漲停個股成交量越大越好?
很多投資者認為,股價上漲量能越大,漲幅漲速就越大,後期持續上漲能力越強。個股漲停時量能越大,代表股價上漲的動能越充分,漲停效果越好,其實這都是錯誤的理解。凡是對股價漲停成交量有研究的投資者,都會清楚一點,股價漲停時成交量越小,對於後期上漲越有利。
如果漲停時成交量過大,會產生一系列風險因素。例如,是否是控盤主力自買自賣對敲放量誘多?成交量過大,後期能否被突破或創下天量?
以上兩點是股價漲停成交量放量過大的主要風險因素。
漲停時成交量過大,一種可能是主力吸籌不充分,被動地大量在高位接盤。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是一旦出現,後期控盤主力一定會打壓股價下跌洗盤。另一種情況則是控盤主力對個股的操盤計劃已經結束,利用衝高漲停吸引散戶資金入場,然後自己高位派發。這種行為在最近幾年的滬深兩市中經常出現。
如圖7-4,比亞迪(002594)。比亞迪算是滬深兩市中的一顆明星,上市兩年走勢異常強勢,遠遠跑贏了大盤。在2013年9月,關注了一下這隻股票,甚至還差一點買進,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原因。
2013年9月6日,股價縮量漲停而且突破了上方均線壓力,這對這隻股票產生了興趣。但是由於漲停價位以及成交量均沒有與前期盤整平臺高位形成突破,所以便一再觀望。
2013年9月11日,股價再次漲停。這一交易日的漲停選擇了放棄,因為該股在漲停當日成交量過大,而且盤中還出現了下跌走勢,這一點不得不讓人懷疑股價上漲的真實性。此外,股價是在收盤前30分鐘內封住漲停的,這更是危險的訊號。最重要的是股價收盤後所放出的巨大成交量,這一點不得不讓為後期的成交量能否突破錶示擔憂。基於種種原因,最終決定放棄。
後期的股價走勢正如所擔心的那樣,當股價漲停放出巨大成交量後,隨後的一段交易日始終沒有突破9月11日這一天的最大量能,股價也呈現出震盪下行的走勢。直到將這隻股票的圖形走勢呈現給大家的時候,該股的量價均沒有出現突破走勢,所以投資者此時便知道了,股價漲停並非是量越大越好。
三、漲停板開啟是下跌訊號?
個股在漲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開啟漲停板的現象。有時開啟漲停板是間歇性的,隨後很快重新封死漲停,而有些時候開啟漲停板後,就在個股在漲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開啟漲停板的現象。有時開啟漲停板是間歇性的,隨後很快重新封死漲停,而有些時候開啟漲停板後,就再也無法回到漲停的位置,甚至成為一段時間的高點。
盤中開啟漲停板,有些時候是主力在洗盤,有些時候則是漲停無力,屬於高位誘多行為。至於到底是哪一種情況,可以透過盤中開啟漲停的一些特徵來進行判斷。
如圖7-5,松德股份(300173)。該圖是2013年10月29日的價格走勢,屬於非常典型的主力借漲停出貨走勢。從當日走勢可以看到,該股股價開盤10分鐘內便衝擊了漲停板,走勢極強。此時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散戶紛紛在漲停板價格掛單買入。
臨近早盤休市時,漲停板被巨大的成交量開啟。由於開盤時強勢漲停,此時開啟漲停板,也有不少投資者奮力買進,卻不知此時主力在高位不斷地將籌碼派發給個人投資者。如若沒有機構在高位大量派發,開啟漲停板時也不會產生如此大的成交量。
漲停板開啟後,股價持續波動震盪,直到收盤也沒有再度封住漲停板。那麼主力這種早盤快速漲停後又開啟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何會選擇這種方式進行出貨?
無需多做解釋,這種股價的操控行為無疑是控盤主力在高位出貨派發的結果,但是為什麼要採取如此激進強勢的出貨方式,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通常主力出貨前戲演得越好,就越受到個人投資者的關注。如松德股份這一天的走勢,早盤10分鐘內衝上漲停,排在了當日個股漲幅榜前列,這必然會吸引眾多個人投資者的關注,此時控盤主力便給該股營造出了良好的“形象”。
當投資者發現股價不到10分鐘就漲停時,會認為股價走勢很強,後期可能還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是由於股價封住了漲停,只好掛買單排隊等待成交。即使不掛單,也有人在等待開板後買進的機會。
當個人投資者的買盤累積到一定數量時,主力開始高位大量出貨,此時一部分買盤來自於個人投資者的漲停掛單,一部分來自個人投資者開盤後的市價買單。個人投資者的買入數量與主力大量的派發相加,此時成交量會出現劇增的情況。此外,由於主力派發量大於個人投資者的買入量,所以漲停開啟後始終無法再度漲停。
此時可以得出結論,股價漲停後,因巨大的拋單開啟漲停時,可以初步判斷是主力高位出貨行為。若直到收盤還沒有再度封死漲停,那麼該主力出貨行為更加可以得到確認。
下面來看一下出現漲停板開板後的股價走勢。
從圖7-6中可以看到,漲停板強勢開啟後的下一個交易日,也就是2013年10月30日,雖然當日大盤大幅上漲,眾多個股漲停或大漲,但松德股份卻逆勢大幅度下跌,成交量也出現了放大的情況,這讓前期追高買入的投資者痛苦不已。
從當日股價下跌時的成交量來看,當日不僅主力繼續派發,也有部分個人投資者感覺走勢異常,在低位止損以控制風險,但是還有大量前期追高的投資者仍抱著僥倖心理等待上漲。不甘心止損,後期可能會承受更大的風險損失。
當然,也不是所有漲停個股開盤都是緣於主力的派發行為,並且最終導致股價下跌。前面也提到,有時開啟漲停板也可能是控盤主力高位誘空的行為。那麼該如何分辨這兩種情況呢?
如圖7-7,天津海運(600751)。該股2013年7月12日這一天的漲停板開板行為,稱它為“誘空開板”。之所以稱為誘空開板,是因為這種開板方式是典型的主力上漲途中洗盤的誘空行為。
從當日股價走勢圖中可以發現幾個問題,首先,股價高開後,價格雖然有所鬆動,但股價始終圍繞著分時均線執行,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跌。
其次,股價衝擊漲停也並沒有需要大量的成交量,說明主力控盤程度很高,掌握的籌碼充分。盤中漲停板被開啟時,也沒有出現太多的賣出量,也就是說屬於開板無量的情況。
最重要的就是,當股價重新封死漲停時,也沒有出現太多的成交量。這一點說明控盤主力並沒有出貨,市場中的拋盤不大,所以漲停板開啟後,只需要很少的買入資金,便可以重新將股價封住漲停。
漲停板虛假開啟誘空:通常機構控盤比較強勢的情況下,尤其是發動短期快速上漲行情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洗盤,所以只能在股價上漲途中做間接性的洗盤,營造出股價衝高後即將見頂的氣氛。當股價漲停板被開啟時,個人投資者通常會認為這是股價即將走弱的表現。很多個人投資者對開啟漲停板極為反感,覺得開板就是走弱的訊號,控盤主力也是利用這一點,在股價漲停時成功地利用開板清洗掉了一批持股不堅定的投資者。
下面再來看一下經歷過“誘空開板”後的股價表現如何。
天津海運受到資產重組的提振,自7月10日開始漲停。雖然7月12日盤中漲停板被開啟,但是依舊無法阻擋該股的做多勢頭。7月10日一8月30日這11個交易日中,股價先後出現8次漲停,區間累計漲幅超過90%。
許多情況下,當股價剛開始起漲時,投資者不能及時發現,通常是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或出現了幾個漲停板後才會將其挖掘出來。此時因為股價漲幅已大,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不敢繼續買入。即使高位追漲,也會戰戰兢兢,盤中稍有回撥,便會對股價後期的走勢產生懷疑。控盤主力恰好利用投資者的這種心態,在股價漲停時不斷利用開板來打擊這些高位追漲的投資者脆弱的心理防線。
即使很早就介入做多的投資者,也很有可能被清洗出場。因為介入比較早的投資者,當股價已經有一定漲幅後,累積了部分利潤,很擔心到手的利潤被市場吞噬,所以當股價出現下跌跡象時,通常會選擇平倉來鎖定利潤。之後發現股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出現更強勢的上漲,但由於此時股價位置更高,想要繼續買進需要更多的勇氣,通常投資者此時會選擇放棄。
對於如何分辨這種“誘空開板”,最後總結了幾個標誌性的特點,只要大家記牢,當股價漲停後出現開板情況時,符合以下條件中的兩種,便可判定為“誘空開板”。
①股價以很小的量能衝擊漲停且封死。
②漲停板開啟時成交量不大,便能很快再度封住漲停。
③再度封住漲停時僅用很小的成交量。
④開板後股價始終在分時均線上方或漲停價附近執行。
⑤以漲停板的形式收盤,且最終漲停時間是在收盤半小時以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關注我,你一定會有所收穫,渡人如渡己,希望無論行情如何變化,我們都能一直一起走下去,十年之後也能笑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