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奔向曙光!
01
萬科,突發
萬科化債,終於有訊息了。
臨近春節,萬科一口氣對外發布了5個重磅公告,涉及年報預告、高管變更、專案轉讓等內容。
業績方面其實沒啥意外。2024年全年虧損450億元,虧損的原因有那麼幾條:1.房地產開發專案結算規模和毛利率顯著下降。2.新增計提了信用減值和存貨跌價準備。3.部分非主業財務投資出現虧損。4.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於賬面值。
2021年下半年地產市場開始下滑一直延續到今天,萬科這個成績其實不算“差生”了,畢竟市場就這樣,誰來也沒辦法。
不過最重磅的還是人事調整:
鬱亮因工作調整等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
祝九勝因身體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投資與決策委員會委員、總裁、執行長、授權代表等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朱旭因工作調整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公司秘書、授權代表等職務。
萬科管理層的調整,包括董事會主席、總裁及董事會秘書,董事會主席換成了深鐵集團的董事長。
從鬱亮時代,到辛傑登場,也意味著這艘巨輪的未來逐漸走向更深層次的轉型之路了。
這可以看作一個訊號——
萬科即將完成“內部自救、外部援助、結構調整”三駕馬車的搭建,帶來新的向好變化。
果不其然,萬科公告發布20分鐘後,深圳官方公眾號深圳釋出於16點48分發表了一篇文章《多方積極支援 萬科發展迎來重大轉機 深圳國資:有足夠“子彈”支援萬科》。
廣東省、深圳市黨委機關報聯合署名發稿,傳遞堅定支援萬科的鮮明態度。
“銀團”看好萬科,將給“真金白銀”支援。深圳地區8家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負責人均表示,將對萬科及其大股東給予各類金融工具的支援.......
這些表態,可以說條條都是王炸,把萬科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各有關方面方支援萬科的超強力度,身處流動性風險之中的萬科迎來巨大轉機!
02
不光是保企業,更是保信心
這一次,萬科所面臨的困境,和其他房企是完全不一樣的——
它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是深鐵,深鐵背後是國資委。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資產超過5萬億元,全年營收達萬億元,規模大、實力強,有能力、有實力,也有足夠的子彈提供支援。
大股東深鐵集團一直堅定和萬科站在一起,堅定看好萬科,從來沒有減持計劃,也沒有任何減持想法和減持行為。同時,深圳地鐵自身近8000億元的總資產規模也能為萬科提供強有力的背書。
而且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金融市場成熟,政策工具箱十分充足;幫助萬科獲取政策和資金支援,市場化、法制化方式承接萬科在深圳專案,盤活資產等等方式可謂手到擒來。
其實,支援萬科也是在救房地產市場的信心。之前市場上的諸多謠言,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僅曲解、造謠各項資料,進而導致萬科股債雙殺。一旦萬科出事,風險就會蔓延到金融系統,引發系統性風險,致使境外做空者則在下跌中謀利。
萬科是中國地產的“優等生”,不能眼睜睜看著它出事。
它幾乎跟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共同成長,見證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起起落落。
自1984年成立到現在,萬科已經走過了40年的時間。四十年的風雨,萬科見過大風大浪,但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都比別人更有遠見,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能夠一次又一次的穿越週期。
回想2018年的時候,他們就震驚業內地打出了“活下去”的大旗。
所以萬科並非缺乏危機意識。
據粗略統計,從2017年到2024年,萬科拿地總金額總體呈下降態勢,開始逐步“瘦身”。
具體步驟分的是兩步走:
第一階段是堅定“瘦身”,調整融資模式,降解風險。
具體而言,除三項主業外,將退出其他業務,清理和轉讓非主業的財務投資。堅決大力度推進商辦等大宗資產交易,計劃每年完成200億元。同時,主動完成融資模式轉型。
第二階段,萬科將聚焦主業,做精業務,成為行業產品標杆、服務標杆。
萬科在請外部力量支援的同時,也沒有“躺平”。
2024年實現了高品質交付住宅超過18萬套;銷售面積1810.7萬平方米,居行業第一。
儘管當下雖遇到流動性困難,但所幸其全國預售資金監管賬戶資金充足,“白名單”也充分覆蓋相關專案,有理由讓人相信其在建專案進度不會受影響,購房人利益有保障。
所以支援萬科,不光是保企業,更是保信心,還是在保大局。
03
相信萬科的未來
國資委和大股東的強力支援,對萬科來說既是雪中送炭,也是錦上添花。當然,打鐵也需自身硬,能夠得到力挺還是因為其長期以來的高質量經營。
歷史上,萬科曾經三次大的戰略轉型:從多元化擴張到專注地產業務,從大眾住宅到綜合地產,最後是從“城市配套服務商”到“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
長期以來,萬科一直將“讓建築讚美生命”作為企業使命,以“房地產行業的持續領跑者”作為企業願景。
目前萬科官網上,使命表述為:為最廣大的利益相關方,創造更長遠的真實價值;願景則是:以人民的美好生活為己任、以高質量發展領先領跑,做偉大新時代的好企業。
“為普通人蓋好房子”“蓋有人住的好房子”,萬科絕非停留在口號上。在業內有口碑,“管理層優秀”、“房子質量好、物業管理棒”。
如此優質的地產商,是有未來的。
去年國家層面意識到了地產的困難,一攬子增量政策,為萬科的未來注入確定性。
2024年10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聲,出臺“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相關舉措。
其中有幾個提法相當重要,強調未來房企應抓住新機遇,建“好”房:
一是綠色,讓人們住得舒心、健康;二是低碳,住房全生命週期的使用要省錢節能;三是要智慧,透過現代化技術讓人們用得方便;四是安全。
這些,恰好都是近些年萬科佈局的轉型方向。
地產調整是出清以前經營狀況不太“健康”的企業,而在一輪出清過後,只要萬科能活下來,這種優質房企就能得到全新的發展。
地產永遠有需求,衣食住行,人類生存所需!
地產實則高度和國家的未來繫結,只要中國經濟企穩,中國的房地產也能止跌回穩。
2024年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07661億元,比上年下降17.0%。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銷售額下降17.1%。
那麼在此基礎上我國經濟是什麼表現呢?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增長5.3%。
種種資訊表明,中國已經擺脫了地產下行的影響,經濟新增長點亮點頻頻,中國經濟是真正的穩中向好!
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中國經濟有未來,中國地產必然也能回暖!
相信這次事件之後,不僅是對萬科,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