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馬雲出席達沃斯論壇表示:經濟形勢現在確實不好,而且這個不好的時間,會比大家想象的要長。未來幾年少做事,做好事,做快樂的事。
做企業,在形勢不好的時候,千萬別覺得機會來了,不要撈浮財。經濟形勢好了,競爭條件就惡劣起來了,經濟形勢不好了,競爭沒有了,所以好有好的做法,壞有壞的做法,壞的時候,是容易誕生了不起企業的時刻。
站在5年之後來看,馬雲的判斷確實非常精準,而且在某種程度上甚至預測到了“疫情”“地緣政治”這樣的黑天鵝事件,比任正非喊出“將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更早。
如果當時,有企業聽進去,改變自己運營策略的話,或許也不會出現那麼多暴雷,裁員的情況出現了。
馬雲在講了這番話一年之後,2019年9月10日,他55歲生日這天,阿里巴巴創辦20週年的日子,選擇了退休,把阿里的管理許可權交接給了張勇。
阿里2020財年到2023財年的營收分別是7172億元,8530億元,8686億元,淨利潤分別是1503億元,619億元,725億元,增收和淨利潤也是出於放緩的姿態,但是阿里的現金儲備卻是一路增加,截止2020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現金儲備規模為506億美元,約合3589億元,到2023年3月31日,這一資料飆升至5603億元。
一方面是增加現金儲備,增加自己抵禦未來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對外併購投資也在不斷減少,根據統計資料,2018年阿里巴巴對外投資數量高達168起,而到了2022年只有21起,2023年更是進一步減少到了16起,在這16起裡最大的一筆投資給到了子公司Lazada 6.34億美元,佔到了總投資的70%以上。
其實,我們從張勇接管阿里之後的舉動可以看出,可以說一直在貫徹馬雲說的話,而且為了加強自己應對外部環境的能力,2023年以來阿里內部一直在進行變革和調整,從去年初的1+6+N,再到如今的蔡崇信、吳泳銘等創始成員迴歸擔任董事會主席和CEO職務,都透露著阿里的危機意識。
在做好事,做快樂的事情上,阿里一直積極地承擔著自己的社會責任,無論是疫情期間積極地捐款捐物,還是鄭州洪水、山西洪水、甘肅地震等自然災難發生的緊急時刻,都是第一時間積極響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特別是馬雲自己,鄉村教師計劃中,每一年與老師們相約在臘八節相遇,線下不能相見的情況下,就在線上相約,一年都沒有拉下。
在疫情發生之後,有不少企業錯誤地預估了形勢,選擇逆勢擴張,比如:海底撈,想著趁著疫情低租甚至免租的機會,趁機擴張,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但毫無疑問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形勢。
2020年,一年新開了544家店,2年半的時間增加1200多家門店,好景不長規模擴張導致運營成本高漲,盈利不斷下降,2021年底遂宣佈關閉300家左右門店,更是把前幾年賺的錢都賠了進去。
馬雲說的沒錯,那些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撈浮財的企業,基本都還了回去。
至於馬雲提到經濟形勢好的情況下,競爭多,經濟形勢不好,競爭少,各有各的好處,但形勢不好的時候,容易誕生了不起的企業。
從阿里巴巴的變革舉動,再到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都醞釀著偉大企業的誕生,只不過這個企業是誰,下一個超級市場和應用是什麼,依然需要時間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