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於“譚浩俊”,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1月27日下午,連發5條公告,涉及年報預告、高管變更、專案轉讓等內容。公告顯示,萬科公司召開董事會會議,會議選舉辛傑為公司董事會主席。因工作調整,鬱亮辭去萬科董事會主席職務,繼續留任董事。董事會決定聘任鬱亮、李鋒、華翠、李剛為執行副總裁,聘任田鈞為董事會秘書。另外,因身體原因,祝九勝辭去萬科董事、總裁、執行長等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應當說,這次的萬科,管理層調整力度是非常大的,不僅鬱亮辭去了董事局主席職務,祝九勝更是一抹到底,啥職務也不再擔任。此前有關祝九勝被有關方面帶走的傳言,也似乎透過這則公告得到了驗證。
為什麼要對萬科的管理層進行大幅度調整,表層原因是,萬科2024年的淨利潤虧損達到了約450億元,這與前些年的萬科判若兩樣。真正的原因是,董事會對鬱亮、祝九勝等管理層不滿意,對鬱亮等的經營管理能力產生質疑,尤其是祝九勝,作為公司的總裁、執行長,可以說相當不滿意。為什麼祝九勝會被帶走,企業經營不好應當是一個方面的原因,更有可能的是,還有暫時不能公開的其他原因。
一箇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優等生,甚至被看作是房地產行業標杆性企業,墮落到出現大額虧損的地步,確實很難讓董事會、尤其是深圳市政府、國資委滿意的。因此,調整董事會成員、更換管理層主要負責人,應當是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否則,要想走出困境,確實很難。
實際上,從寶萬之爭開始,萬科的隱患和風險也就埋下了。特別是王石離開萬科,鬱亮出任董事局主席之後,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以一定的速度下滑。而鬱亮提出的“活下去”的口號,表面看,是對房地產市場前景的擔憂,是對萬科的一種危機意識。實際上,是對自己沒信心,想以這樣的方式給自己先鋪一個出現問題後的臺階。
隨著房地產市場出現低迷,萬科也就真正步入到走下坡路的階段,且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即便得到了深圳市場政府、國資股東的大力支援,仍然難以走出困境,最終出現了與恒大一樣,指望政府來託管。顯然,對鬱亮和祝九勝來說,是很不稱職的。
雖然萬科的管理團隊不稱職,但是,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市國資委、地鐵集團等並沒有放棄萬科,而是透過調整萬科管理團隊的方式,化解萬科的風險。深圳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就明確強調:“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屬國資國企資產超過5萬億元,全年營收超萬億元,規模大、實力強,有能力、有實力,也有足夠的‘子彈’,支援地鐵集團透過一切可能的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動萬科穩健發展。”
有了這樣的表態,再透過管理層的調整,萬科應當是能夠走出困境的。畢竟,這是一個曾經的優等生,如果連曾經的優等生都走不出困境,那其他開發企業怎麼過呢?相信萬科在新的管理層的領導下,有深圳各個方面的支援,是能夠走出困境的。只是,原管理層存在的問題,也不能輕輕放過,而應當深入調查,如果存在暗箱操作、依法腐敗等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嚴查嚴究。萬科,確實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識別二維碼 關注“譚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