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不必太頻繁
在股市中,不管新股民,還是老股民都喜歡頻繁交易(或叫短線操作)。資料顯示,普通股民持股時間多數在一週左右,最長不超過一個月,而機構投資者則持股半年以上,機構往往是做中長線交易的。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股市中頻繁交易的股民卻很難賺到錢。
可能在很多股民看來,頻繁交易才能讓他們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若是長線投資、價值投資,則對於股民來說,都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實現炒股致富。從理論上看,頻繁交易者希望能短期有小的收益,多次累積後可獲得可觀的複利收益,比如每交易一次只要有0.5%的收益,那一年(按100次交易)下來就會有超過60%的收益。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頻繁交易好的一面,卻從來沒有看到頻繁交易所存在的一些弊端:首先,交易是要有成本的,不管股票漲與跌,散戶買賣股票都是要交稅的,由於是頻繁交易,散戶單次的收益率是不高的,那麼成本就構成了了很大的一塊,這個前提還是你在投資沒出現失誤的情況下,一旦失算,你就會損失掉之前的所有盈利,甚至虧損。
再者,頻繁炒股會讓人投入大量的精力,這對交易者的要求非常高,這既要交易者及時發現異動個股,迅速抓捕,而且還要有極強的執行力,果斷止盈。同時,還要有交易系統支援你,方便快進快出。每一個環節都要絲絲入扣,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頻繁炒股很可能帶來鉅額的虧損。
再次,頻繁交易很容易形成“追漲殺跌”的思維。看到哪隻股票上漲,就撲向哪裡,但問題是,短線操作是不可預測的。一旦高價追漲之後,很容易不小心就被套在了高位。然後,被迫選擇割肉出局。在反覆割肉的惡性迴圈中,股民的錢會越割越少,越做越虧,還不如做長線趨勢性行情,更加穩健。
最後,A股市場向來是牛短熊長,85%是熊市當中,只有15%的牛市中,而在這85%的熊市週期裡,猶如雞蛋挑骨頭,頻繁交易的人的勝率是很低的。而即使是在15%的牛市週期中,也無需頻繁炒股,只要低位買了股票,一直持有就好,如果在牛市中頻繁交易,那肯定會被甩在了牛市的半途,這種頻繁炒股之後踏空,往往會錯失牛市的最好的獲益階段,悔之晚矣。
事實上,每個人都希望透過頻繁交易,能夠讓自己的財富快速升值。但是,在經過幾輪牛熊市洗禮之後。我們發現股民越是頻繁交易,越是虧損慘重。因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才不錯。只有做長線投資,價值投資,在熊市的底部區域戰略性佈局,一直持有到下一輪牛市的頂部再果斷出局,這才是大智慧。因為只要你不犯任何致命性錯誤,牛市的利潤就是屬於你的,要是頻繁交易,頻繁失誤,肯定與財富無緣。
波段之魂“21天均線操作法”
抓住資金動向,看準莊家實力。買在市場低點,賣在市場高點,實現市場的無風險套利。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手往往執迷於研究各種指標,而忽略了最常見、最實用,亦最具有參考意義的指標—均線指標。均線指標也是被廣大投資者用的最多,也是最看重的指標之一,今天給大家講解一種極少被套的均線買入法。希望能夠對那些經常虧錢的散戶朋友有所幫助。
基本的均線使用方法:
1、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轉為水平,且有往上方抬頭跡象,而價格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便是買進訊號。
2、價格趨勢走在平均線上,價格下跌並未跌破平均線且立刻反轉上升,則也是買進訊號。
3、價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線,而且遠離平均線,則有可能反彈上升,亦為買進訊號。
4、價格突然暴漲,突破平均線,且遠離平均線,則有可能反彈回跌,為賣出時機。
均線遠比K線重要,趨勢遠比波動重要,周線圖遠比分時圖重要……
開啟股票軟體映入我們眼簾的,除了K線就非均線莫屬了,那五種顏色互相交叉幾乎充滿了我們的螢幕,更有人設定七八條之多,大概心裡是認為每條都是壓力位、每條都是阻力位吧……亂不亂?有用麼?軟體預設“5、10、20、30……”均線,這是不合理的,而我一般就看三條特殊均線:21天均線!直接看圖:
朋友們發現21天均線的神奇了沒?如上圖所示,K線上穿21天均線就是一輪上漲的起始,只要它不想跌就不會下穿21天均線!每一次觸碰後的反彈都是加倉的機會,一旦下破了,就很難再收回……是不是很簡單?呵呵,當然也沒那麼簡單,上圖是牛熊交替前後的走勢,漲得順暢、跌得痛快,可能您覺得沒啥說服力,我只是先讓您有個大概的瞭解,那好,我們看震盪市場時如何,如下圖:
如上圖,如果只看K線就知道這是個正常的波動市,有人肯定會說:“我就喜歡這個,最適合做高拋低吸啦!”您先別急,您回憶一下您每次高拋低吸都剛好拋在山峰上、抄在山谷裡?其實是經常追在山腰上、又等跌回來才割吧?嘿嘿,問題就是,咱看到後面的走勢了才知道前面是那樣兒的,對吧!您本來以為一反彈就拉起第二波能創新高的是不是?……那麼,21天均線就告訴您,到底是衝高回落還是拉出主升浪!……再次看上圖,只有當黃線上翹的時候,K線上穿黃線才是主升浪,如果黃線還在下移,就別那麼自信的做波段,咱不知道它站上均線後到底能漲幾天就下殺。
我們再來看震盪市中的情況,如上圖:很清楚吧!
1.只要收盤價在21天均線之下就要跑;
2.只有滿足21天均線上拐這個條件後,看到K線上穿21天均線才能追漲;
3.在21天均線向上過程中,每一次回踩而不破都是加倉上車的機會;
這裡我特別還要提一下“回踩”二字是什麼意思,請繼續看下圖……
無論21天均線是上行或是下行過程中,K線遠離它一段時間後必定回踩,這個時間段一般為5天或8天,不會超過13天!(這幾個數字請牢記,有助於幫您抓住底和頂)21天均線下行趨勢中回踩就逃離,上行趨勢中回踩就加倉!(注意加倉和建倉的區別,21天均線的拐點才是建倉的位置)而回踩之後,只要21天均線沒有改變執行方向,那麼,K線也不會扭轉總體趨勢。
總結一下:我個人反對超短線,因為出錯機率更大,我同樣反對太長線,因為錯失很多機會。東方哲學講究中庸之道,21天均線不長不短剛剛好,它的拐點就是判斷主升浪的核心,而用K線與它的遠離和接近程度恰恰合適做波段!
要想做好波段,投資者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明確股性。炒股之前,一定要看看個股是適合做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越是股性活的品種,越是適合做波段。
2)要掌握好節奏。只有及時跟上熱點轉換,波段收益才會更好。股市裡通常板塊是輪動的,在老熱點變冷的同時,新熱點啟動是有訊號的,只要透過盤面變化進行跟蹤,跟上熱點變化不是很難。所謂熱點變化,實際上就是資金的流向。
3)做波段要選有題材或有潛在題材的品種。通常越是題材朦朧,越是有戲。但要明確,一旦訊息面明確,通常要做及時兌現。
4)做波段一定要選強勢品種。只有量價配合理想的強勢品種,才是做波段的優質品種。股性呆滯的個股,是不能做波段的。整理走勢,不適合做波段,要找剛啟動品種。
四種絕佳分時圖買入法,熟記讓你真正做到“一買就漲”!
1:雙龍齊飛
這是分時圖中選擇強勢股的基本要素,也是漲停股票的主要特徵之一,是盤面語言中必須掌握的秘訣”雙龍齊飛“。就是指分時圖中的白色分時線和黃色均價線同時同方向上漲,且分時線在回撥過程中輕易不穿過均價線,基本上是一碰到黃色均價線就快速拉起,再創新高。如果是一隻非常強勢的股票,那麼基本上2次回撥後就馬上漲停。“雙龍齊飛”這種圖形在實戰中非常有用,一隻股票能不能成為強勢股,漲停股,基本上都要具備雙龍齊飛的特徵,即使這類股票不能漲停,今天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2:頂天量峰
“頂天量峰”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強勢股票的上漲特徵。是主力拉抬的訊號,是股價起飛的訊號燈。
經常看盤的投資者肯定會有這樣的認識,那些漲停的股票或者是短期內快速上漲的股票,在他們發起總攻的那一瞬間會出現異常的成交量,平時只有幾十手的成交量水平,一旦股票開始快速上漲,成交量馬上就變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突然出來的大筆成交讓我們都不約而同地認識到主力開始拉抬了,在分時圖中留下了一根很長的成交量線,我們形象地叫它為”頂天量峰“。這是一種股價即將快速上漲的標誌,是一種訊號,通常這個量峰越大股價上漲的力度和可能性越大,”頂天量峰“是我們判斷一直股票是否強勢,能否短期內成為黑馬的關鍵性因素,有的時候它甚至可以超過“雙龍齊飛”,因為在大盤極度低迷,市場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圖形不見得能夠修的那麼完美,但是主力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做出頂天量峰,可以說量是股價的根,沒有成交量的變化價格是很難被控制的。
3:十字交叉
“十字交叉”是股價突破的訊號,是第一起漲點形成的價格關鍵因素。在下面的圖中我們看到用一個十字線交叉的分時線,這個十字線的上下線和底下的頂天量峰重合,實際上這一點上就是股價突破新高的位置,在盤口分析中這種價格突破高點必須放量,主力就是利用這種技術形態的突破,做出一種強勢上攻的意圖,來吸引更多的跟風者,這也是我們在許多技術分析中特別強調的一點,主力做圖不是隨意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是主力達到目的的最好工具。
4:後量壓前量
“後量壓前量”是主力拉抬的兵力,是股價漲升的動力。成交量變化的分析方法不僅可以用於日線圖,在周線圖和分時圖上的運用更為普遍,關鍵在於,用不同圖分析得出來的結論只能適用於相應的時段.比如日線圖上得看到的底部常常是中期底部,隨後展開的升勢可能持續一個月或幾個月,而分時圖上的底部就只能支撐十幾個小時了。主力將價格拉抬的過程中股價要不斷創出新高,為了吸引更多的跟風盤他必須做得讓股價上漲非常完美,所以基本的量價配合就必須滿足,如創新高的量要大於前一個高點的量,先見量後見價,說明股價還會繼續上漲,基於此主力在做盤中,當股價要突破前面的高點時就會打出大單讓成交量大於前面高點的成交量,這樣良好的量價配合才會吸引更多的人進來。在強勢戰法中分時圖選股特別看重成交量的變化,其中最為經典的量分析方法就是“後量壓前量”。
高手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穩定盈利的!
1、承認市場的執行是無序的,任何位置的進場,都是有風險的。所以,止損要多重要有多重要,有單必有止損,而且是最小的止損。開單很勇敢,在我們認為很危險的位置,敢於下單。
一般他們最喜歡在第一買賣點的位置開倉。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做?他們說,這樣的位置最安全。只有不懂的人才感到危險,只有追求完美的人,追求高正確率的人,才不敢下單。
2、嚴格的倉位管理。既然承認市場是無序執行的,那麼風險無處不在。個人的資本是有限的,市場的機會是無限的,市場的風險也是無限的。
用有限應對無限,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倉位管理,就會出現:錢沒了,機會在。永遠不追求一次暴富,當然,也永遠不懼怕小虧損。小倉位,小賺,小虧。遇到突發大行情,大賺一次,也不嫌棄它。但絕對不接受大虧。
3、嚴格控制交易次數,就是動手頻率。黃金交易是24小時交易,如果僅僅按機會而言,一天有效的機會就有幾十次。
這些真正的交易高手,一天動手絕對不超過3到4次。他們都有一個自制規則:就是要求第一單要贏。如果第一單不能贏,上午就絕對不會動手了,甚至這一天都不動手了,關上電腦,玩兒去。也有的人,就是下午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如果再虧,就絕不再動手了。
而且,他們絕不容許自己在虧損的基礎上,加重倉位做。他們是從心底裡接受市場機會永遠在的理念的。絕不急於翻本。
4、對盈利沒有目標,順其自然。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對單次的盈虧不怎麼看重;他們看重的是盈虧機率而已,百分之60的勝率,他們就很滿意了。
正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過高的要求,有時,他們的勝率高的驚人,他們中有人最高的月分勝率達百分之90,當然,他們自己也承認,這是碰到的,無法複製。
但實際他們的勝率,都達到百分之70左右。所以,月盈利是百分之百做到了。
股票市場是一個充滿誘惑和陷阱的地方,既是天堂,又是地獄。對於有智慧、有能力、有良好心態的人而言,股市是自動提款機,對於那些沒有能力、沒有定力、沒有良好心態的人,股市就如老虎機,投入多少就給吃了多少。所以股票市場當中的機會與財富永遠是專為智者而設的,對此我們深信不疑。
不知其不可也
這是你開始交易的第一個階段。由於耳聞了眾多百萬富翁的發家史,你知道“交易”是一個能賺大錢的買賣。不幸的是,這就像是你準備學開車,“多容易呀!”,但你一旦開始就知道有多難了。價格不是上就是下,這背後蘊藏著什麼內幕嗎?“我來破解它吧!”
不幸的是,就像你第一次坐在方向盤前,你很快就發現你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始。你開始不停地交易、不停地承擔著眾多的風險。有時你一進場,市場就反向執行,於是你又反手做單。“靠!怎麼又反向了”,你再反手,再反手。
可能你一開始還做得很好,不過這更糟,牛市入場的交易者往往在熊市中會加倍的輸回去,因為,這告訴你的大腦:“交易太簡單了”,然後你開始“隨心所欲”了。
出現虧損時,你就嘗試加倍去做,就像輸了一塊下次就賭兩塊。有時,你僥倖地贏了回來,但更多的時間卻是損手爛腳。這時,你已經完全忘記你對“交易”還是一個新手。
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快則一月,慢則一年,時光易逝,很快你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知其不可也
在這個階段,你認識到要更好地交易賺錢還有些工作要做,“嗯,我還要再做點功課”。你意識到你還是一個不合格的交易員,“自己還缺少真正可以盈利的技術。”
於是你開始在圖表裡設定各種“交易系統”,讀了一堆書籍,到處瀏覽網頁,收聽各類股評。這時,你開始探索一套自己的“必殺技”你變成了一個“系統交易狂”,天天、週週地從這個方法到那個方法地試,不過,你卻從未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檢驗這個系統是否真正可行。每次你得到一個新的指標你就會欣喜若狂,“這個指標完全不同呀!”
你將能夠收集到的各種方法都測試過了,你開始玩“均線”、什麼“菲波納奇線”、什麼“支撐阻力線”、MACD、KDJ,弄了幾百種指標,夢想著你的“魔法系統”今天就可以誕生。你成了一個“抄底摸頂”的“股神”,用你的指標去找市場反轉的精確點位。儘管你發現你還在輸錢,但你還是堅持不懈地“找找找”,因為你堅信你的做法是正確的。
你開始跑去聊天室、論壇,你看到有些交易員可以賺到錢,你很想知道“那為什麼不是我?”。你會問很多很多問題,有些問題你事後想起來覺得還有點笨。你很快成為了一個懷疑論者,“那些搞分析的傢伙都是騙子”,他們不可能賺那麼多,因為你也已經“學了”,但是你卻做不到,“嗯,他們是騙子,是托兒”。不過,他們天天在那裡而且賬戶在增長,而你卻還在經歷失敗。
就像對一個無知的十幾歲的少年,那些能賺錢的交易員會免費地給你建議,但你卻固執地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你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意見,而且開始過度交易,儘管其他人都說你很瘋狂。你開始考慮跟別人的“喊單”,不過,結果很糟。因此,你準備從某些地方學習一些炒股技巧或者買一些高檔股票軟體,不過,這對你還是不管用。
你可能還會在各種場合上找一個“大佬”來跟著他操作,這個大佬“保證”會將你改造成一個真正的操盤手(當然,通常這種“保證”是收費的)。不論這個“大佬”是真的好還是假的好,你還是沒法贏錢,因為時機不對,你仍然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
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數年,事實上,在現實中的交談中發現,這個階段會至少持續1年,一般情況下接近3年的時間。經過無數的打擊,通常你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放棄“交易”的。
大約60%的新手在這個階段最終退出比賽了,他們放棄了,不過不失為好事,試想一下,如果“交易”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都成百萬富翁了。另外剩下的20%在堅持了數年後在理所當然的累累虧損下也繳械投降了。
可能會令你驚奇的是最後剩下的20%的人會堅持3年之久,他們會想“我已經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了”。不過,就算經歷了3年,也只有5-10%的人能真正地堅持下來,而且他們開始持續地賺錢了。
順便提一句,這些都是真實的資料,不是在我的腦海裡憑空想象出來的。所以,就算你真的玩了這個遊戲3年,你也不要真的以為你可以如履平地。
交易的成敗完全取決於我們的交易觀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有“三觀”,有人三觀正確,有人三觀扭曲,那麼在交易中,有沒有三觀,有沒有交易觀呢?答案是有的,在股票市場中,我們把一個人對市場與交易的認識和理解叫做交易觀。
這幾年網路世界興盛,資訊的溝通越來越快,讓我們看到和了解了很多交易者的經歷和故事,有人透過股市實現了財務自由,更有極少數人功成名就書寫傳奇,激勵著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而大多數人依然在迷茫和困頓中掙扎,在大起大落中不斷輪迴,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建立正確的交易觀。
交易完全是一個智力遊戲,或者說是一個思維遊戲,因為能用到的體力活動就是盯著螢幕和點點滑鼠,從而實現財富的快速轉移,整個過程中思維活動佔據和耗費了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
炒股之難在於我們身在其中會不自覺地陷入思維誤區,尤其是新手,不對自己的思維做一個徹底的改造是很難走出迷宮的,錯誤的思維慣性非強大的自我洞察力和意志力不能移。舉一例子,一般新手進入市場之後,看到k線形態上越是跌得很深的品種越是想做多,越是漲得很兇的品種越是想做空,這種思維往往是在自己遍體鱗傷和深刻反省之後才能得到糾正。這只是最初級的一種思維誤區,當你戰勝了一個困難之後,後面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該用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該做短線還是中長線?止損該放大還是放小?金字塔加碼還是倒金字塔加碼?預測還是不預測?嚴守交易紀律還是隨心所欲……?類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列出1萬個,而這些問題,如果不是對整體市場的生態、執行結構和各種交易策略的優劣有著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很多人在虧損之後都認為是自己的心態問題,且僅是心態問題所導致的,因此不斷地在心態上下工夫,心態就變成了最大的替罪羊。
我認為,在事實上,你的每一筆單子都對應著一個思維念頭,每一個思維念頭都有一個原因,不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源頭解決問題,而去緣木求魚是我們最大的迷障。
當我們的思考層層深入,就會發現交易的成敗完全取決於我們的交易觀,也就是我們的思維邏輯。再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大多數人炒股都虧錢?因為大多數人買股票是這樣一種心理:買對賺錢了急著落袋為安,股票拿不長,買錯被套了虧錢捨不得止損。人性期望美好,心懷希望本是人們樂觀向上戰勝困難的法寶,但在金融市場卻成了致命的毒藥。因為只要是這種思維模式,在邏輯上我們很容易推匯出結果:拿不住大牛股和踩上地雷股是必然的。你可能經常會對朋友抱怨說自己運氣真差,當年買的某某股票漲了10倍自己卻只賺了20%,不經意買的另一隻股票卻虧了80%,至今仍深套其中。這不是運氣,是宿命,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決定了其在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在交易中,人都是自己思維意識的附庸,交易觀直接決定了他在市場中沉淪還是崛起,平庸或是卓越。
我們所有的思考和努力,都是為了早日入門,離股市的真相更近一點,擁有一個更加科學、正確、健康的交易觀,更好地認識股市和自己。
認為,只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並在實戰中不斷的總結思考,才能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才能建立正確的交易觀,才能在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股市浮沉,博學然後自省,方可為師。
我是一方聊市,分享自己所知所學,以眾生為鏡,萬相為師,提升自己境界的同時與各位散戶朋友互相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