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正成為“變革中的新交通”。1月24日,中免(海口)國際免稅城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常態化海關監管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無人機配送離島免稅品。價值超1萬元的免稅品僅耗時1分24秒便完成1133.5米的飛行距離,從海口國際免稅城順利飛抵海口南港碼頭提貨點,將旅客提貨時間從6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
多省(市)兩會關注低空經濟
春節前密集召開的省(含直轄市)級地方兩會上,低空經濟再次成為備受關注的領域。省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加快發展低空經濟。
2024年全國兩會將“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1月15日,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新型顯示、新型儲能、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慧、6G等未來產業。打造“1+3+N”低空經濟發展平臺,完善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航空應急救援等體系。
1月16日,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高地建設,培育壯大低空經濟、大飛機、新能源汽車、智慧終端、海洋裝備、空間資訊、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從制定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到籌設產業投資基金,從出臺實施方案到打造低空經濟發展平臺,低空經濟在國內迅速崛起,有望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低空經濟有望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2026年市場規模或突破萬億元
低空經濟包括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低空航空器製造(飛行器製造)、低空運營服務、低空飛行保障為主的四大板塊,橫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從地上跑到天上飛,低空經濟能有效啟用立體空間,重塑交通、物流方式,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和消費需求,同時能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大大提升服務效率。
中國發展研究院此前釋出的《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形勢展望》顯示,目前全國已有45個城市啟動了低空經濟的政策規劃。賽迪顧問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9月,中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超5萬家,其中上市企業1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1家、高新技術企業3991家;深圳、廣州、北京等城市低空經濟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未來產業之一,低空經濟正逐漸嶄露頭角。隨著低空商業化需求的持續增加,相關技術的日益成熟,在政策的扶持推動下,低空經濟具備市場規模大、產業鏈長、應用場景多、發展潛力大等特點,前景十分可觀。華創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低空經濟將進入加速落地年,預計2025年至2027年,低空經濟將主要運用於“文旅新消費、載人(客)運輸、專業用途”三大應用場景,預計到2027年低空+文旅或存在5000架—10000架需求。
賽迪顧問測算,2024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預計可達6702.5億元。其中,低空航空器製造和低空運營服務的規模佔比接近55%,間接產生的其他領域經濟活動貢獻接近40%。預計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將達到8591.7億元,樂觀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低空經濟有望邁向一個新的高度,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極具活力與潛力的新興力量。
資料來源:賽迪智庫
“9·24”以來低空經濟指數整體跑贏市場
乘政策東風,涉及軟體、電子、零部件、航天裝備等領域的上市公司積極探索低空經濟相關業務,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也備受追捧。
從市場表現來看,萬得低空經濟主題指數2024年全年跑贏滬深300指數,低空經濟主題指數漲15.48%,滬深300指數漲14.68%;其中自去年9月24日以來,低空經濟主題指數漲幅接近20%,滬深300指數漲幅略低於前者。
單家公司來看,據證券時報·資料寶統計,自去年9月24日以來(截至2025年1月27日),70只低空經濟概念股中,跑贏低空經濟主題指數的概念股數量超過半數,億嘉和、宗申動力、萊斯資訊累計漲幅位居前列,均超過75%。
億嘉和自去年9月24日以來股價累計接近翻倍,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低空領域向客戶提供無人機自主飛行巡檢系統等相關的產品及解決方案,透過無人機的智慧化運維技術,對輸電、變電、配電線路執行狀態開展多維度智慧分析和預警。
宗申動力自去年9月24日以來股價累計漲超85%,區間自最低價的最大漲幅超過200%。公司表示,控股子公司宗申航發主要為旋翼、固定翼的通航飛機和無人機等航空飛行器提供動力裝備,產品應用場景與低空經濟發展方向吻合。目前重慶本土企業賽力斯、宗申動力已組建專案團隊,開展參與eVTOL等智慧飛行器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製造。
萊斯資訊自去年9月24日以來股價漲幅超過75%,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結合專案建設情況,開展低空飛行服務解決方案、低空通航服務系統等通航產品研製,謀劃新發展。
9只滯漲績優潛力股透露低空經濟進展
進一步來看,上述70只低空經濟概念股中,自去年9月24日以來跑輸低空經濟主題指數,根據業績預告2024年實現盈利,且機構預測2025年淨利潤增幅超過10%的概念股僅有9只。
9只概念股主要分佈於航空裝備、通訊服務、軍工電子及地面兵裝行業,市場表現來看,9股自2024年9月24日以來股價均實現上漲,航天電器、中天火箭、北方導航漲幅均低於10%。
整體來看,上述9只概念股,海特高新、中航西飛2024年淨利潤有望實現增長,其餘公司淨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不過新業務從落地到量產需要一定的時間。根據機構預測資料,9股2025年業績有望普漲,比如北方導航、普天科技2024年淨利潤大幅下滑,但2025年淨利潤增幅分別有望超過110%、75%。
以普天科技為例,2023年12月20日在廣東省通訊管理局指導下,廣東省通訊學會組織籌備的全國首個“數字低空專業委員會”,普天科技作為專委會成員單位,聚焦無縫通訊與監視、數字導航等技術領域,積極參與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工作,配合推動低空智聯絡網體系佈局和建設。
需要補充的是,上述9只潛力股於2024年以來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紛紛透露關於低空經濟的業務進展。比如海特高新表示,其子公司安勝公司成功研製並交付了國內首臺eVTOL模擬機,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對公司模擬機研製、飛行員培訓、航空工程技術與服務帶來積極的影響。中航西飛表示,公司已結合自身優勢能力,統籌佈局低空經濟領域相關產品研發事宜,組織策劃低空經濟發展及能力建設,積極拓展公司產品的應用領域。
宣告:資料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周莎
校對:祝甜婷
資料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