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剛剛開打的關稅戰又有了新的情況。
美國那邊如同變臉老太一樣,週二晚上剛剛發出的政策,週三自己一抹嘴又給推翻了。
美國郵政在週三早上表示,將再次接收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包裹,此時距離剛宣佈暫停接收相關入境包裹的指令也就過去了十幾個小時。
雖然禁令取消了,但是關於包裹的風波仍然沒有過去。美國的國際運輸行業仍然是人心惶惶。因為還有一項政令已經生效了,這項政令生效之後,即使是仍然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包裹,但這些包裹能不能順利送到客戶手裡,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哪一項政令呢?就是2月1日向我們徵收10%關稅時順帶捎上的——
從2025年2月4日起,來自中國的大部分商品將不再享受小額免稅政策。
在此之前,800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是享受免稅政策的,正式因為這個免稅政策,美國人民能夠享受到3美元的連衣裙,9美元的刮鬍刀,4美元的羊絨毯。
啊,又便宜質量又好的中國貨!
但是現在這項小額免稅政策取消了,以後買個5美元的燒水壺可能都要交稅。不僅要交稅,收快遞的速度都要變慢了。
因為美國海關對這個事情毫無準備,現在他們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該誰來收取關稅,該誰來支付關稅?
該誰來收取關稅這個問題上,是直接關係到美國海關的收入和利潤。
收稅是需要人力的。以前這種小額包裹免稅,海關是成千上萬個包裹打包在一起清點,現在小額不免稅,那得一件件去清點收稅,由此會帶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負擔。
最後收稅的收入能不能裹住增加的成本,這個尚不可知。
還有該誰來交稅,是購買東西的人,還是物流公司,這些都還沒確定。
反正美國海關現在還是懵逼狀態。海關一懵逼,包裹到貨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到現在這個事情受傷最大的三方已經出現了。
一個是美國的消費者,一個是Temu和Shein這種跨境電商巨頭,還有一個是國際跨境快遞公司。
從去年美國大選確定特朗普二次上臺以來,全球各路研究機構就一直在喊2025年要有貿易戰,關稅戰。
這事兒就跟狼來了一樣,喊了好幾個月。
結果咱們誰也沒想到,狼來的這麼快。春節還沒過完,特朗普那邊就下手了。
這一次特朗普的關稅戰不同於2018年對咱們的貿易戰。
2018年的貿易戰是主要針對我們的全面封鎖,而今年的關稅戰是誰掙美國的錢他收誰的稅。
就看看2月1日釋出的關稅政令。美國除了對咱們徵收10%的關稅,還將對進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
雖然2月3日特朗普又對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的時間延遲到了3月4日,但是他的關稅徵收邏輯暴露無疑。
就在前不久,他還公開表示,計劃對歐盟產品徵收關稅。
他的關稅邏輯就是管它鄰居、盟友、還是競爭對手,能徵則徵,有徵無類。
那對於特朗普這次的出手,咱們也沒慣著,迅速給予了反擊。
2月4日對華關稅政策生效的當天,咱們就公佈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
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
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的關稅。
對於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關稅不予減免。
對鎢、碲、鉍、鉬、銦等稀有礦產進行出口管制。
同時對谷歌、蘋果計劃進行反壟斷調查。咱們又向世貿組織提起了訴訟。
這一套反制組合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了下去,後面就看對方如何出招。
後面特朗普如何出招,其實也預料得到,無非是雙方邊打邊談。
他前期的極限施壓,也不過是想要在後續的談判上佔據優勢的空間。
特朗普這次上臺,相比他第一次在任,更加明顯的體現出了他作為商人的極限談判的技巧和意圖。
所有的大棒、利刃和長鞭,都是為了先恐嚇對方,以便在談判桌上撈得更多的好處。
時至今日,我越發覺得今年的貿易戰未必會如2018年時那麼激烈,對經濟的衝擊也未必會有2018年時那麼大。
不知道你們注意沒,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一直以來都是兩個戰場。
一個戰場在關稅,另一個戰場在科技領域。
2018年美國對我們大打貿易戰的同時,還在科技領域對我們進行了卡脖子。
正是因為2018年美國在科技領域狠準穩的卡了咱們的脖子,所以才在關稅領域可以肆無忌憚的打壓。
而現在的情況和當年不太一樣。
2018年卡咱們脖子時,科技日報以“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為題,推出了由35篇報道組成的專欄,總結了35項卡脖子的關鍵技術。
我沒找到現在的資料,只找到了截止到2023年的資料。截止到2023年,35項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已經突破了21項。
而且這一次,科技領域的較量更多的是集中在以人工智慧為首的科技領域。
春節前Deepseek的橫空出世,在較量開始環節就撕開了美國AI霸權的一個裂縫。AI領域關於算力的規則改寫,開源模式的普及,都讓美國對我們的科技封鎖顯得有些無力。
2025年在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AI領域,咱們是有實力可以和美國在牌桌上展開競爭。
而科技領域的突圍,能夠在關稅戰場上給予我們更多施展的空間。在加上2018年之後我們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有所減少,轉口貿易發展迅速,我們對其他國家的出口金額近幾年大增。
比如2024年1-10月我們出口到東盟的貿易金額已經高達3.5萬億元,出口到墨西哥的貿易金額已經高達7600億元,出口到歐盟的2.8萬億元。
正是考慮到轉口貿易的原因,特朗普現在想要針對所有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關稅。
但是一拳難敵四手,他很難在針對全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稅戰爭中獲勝。
所以這一輪關稅戰爭的終局可能是走向談判。
一旦走向談判桌,很多事情都有了可商談的餘地。
現在只是個開始,看似烽火狼煙劍拔弩張的背後,是下一步大國之間的棋局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