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科技行業裁員潮洶湧而至,矽谷裁員人數已近萬,給就業市場蒙上一層陰影。這一輪裁員潮涉及、谷歌、Salesforce 等多家科技大廠,引發行業內外高度關注。
早在1月初,微軟就傳出將裁員5%的訊息,1月底裁員計劃正式啟動。根據 Business Insider 曝光的 “解僱信”,微軟基於績效管理進行裁員,被裁員工醫療福利立即終止,部分員工甚至拿不到遣散費,還需歸還公司相關物品。從 Blind 論壇上微軟員工的分享來看,被裁員工面臨諸多難題,如能否領取失業救濟、是否簽署 “終止備忘錄”、裁員記錄是否影響背景調查等,這讓北美科技圈人人自危。
谷歌則推出 “自願離職” 買斷計劃,向超25,000名員工提供這一選項,參與計劃的員工可獲得遣散福利。儘管谷歌的裁員補償相對優厚,但 “自己裁自己” 的方式仍凸顯出科技行業的艱難處境。Salesforce也未能倖免,預計裁員超1000人,不過該公司表示受影響員工可申請內部其他職位。據裁員追蹤網站Layoffs.fyi統計,2025年僅過去一個多月,已有31家科技公司裁員,超7000名員工被波及。
這一輪裁員潮背後,是科技行業發展策略的調整。疫情期間的過度招聘,使得企業內部出現 “不平衡”,如今企業為控制成本、最佳化人員結構,不得不進行裁員。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停止招聘,只是招聘策略發生變化,更加看重內推。以為例,2024求職季優先考慮內部機會,外部投遞者則靠後。對於留學生而言,這意味著求職邏輯需要轉變,要想辦法讓簡歷 “被看見”。
在面試環節,企業越來越看重個人長遠發展力,不再單純關注硬技能,溝通能力等軟技能在面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很多中國留學生因忽視軟技能培養,即便成績和實習經歷出色,也難以拿到心儀的offer。
與此同時,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深刻影響著就業市場。雖然紐約地區採用AI的公司並未大規模裁員,甚至還將成為淨招聘方,但AI相關崗位需求增長迅速,如AI和機器學習專家等崗位,在2023-2027年需求增長位居前列。掌握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能的技術工作者平均薪資比其他技術工作者高出近50%,像DeepSeek就提供了大量高薪崗位。這表明,在科技行業變革的浪潮中,掌握AI技能的人才將更具競爭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