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唐山銀行的業績情況非常亮眼,尤其是自2021年以來其營收和淨利增速均能保持住兩位數增長。
文/每日財報 張恆
春節前後,作為我國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的河北省,其銀行業迎來一波重磅換帥潮。
繼1月3日廊坊銀行原董事長邵麗萍退休離任而由“中行系”地方老將崔建濤順利完成接棒之後,被業內稱為河北“城商行一哥”的唐山銀行,同樣也迎來了“一把手”的換防。
1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釋出批覆,核准劉立君唐山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這意味著空缺近半年後,唐山銀行終於正式迎來了新一任董事長。
先將時針撥回至2024年7月12日,彼時唐山銀行公告稱,因工作調整,王衛國辭去唐山銀行董事長職務,由時任執行董事、行長劉立君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也就是說,從當時原董事長王衛國掛帥而去,直至如今劉立君升任為新掌門的正式獲批落定,劉立君就一直“一肩挑”唐山銀行行長和董事長之職,身上肩負著“一二把手”雙重壓力。
就在市場還在猜測唐山銀行會選舉誰來接棒劉立君來擔任新行長之時,該行於1月22日率先在官網釋出公告稱,經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透過,由劉立君代為履行唐山銀行行長職責,並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備案。
可見,雖然唐山銀行的董事長一職實現了平穩交接過渡,且劉立君依舊“一肩挑”,但是該行行長職位也並不太可能一直由董事長來代職很長時間,意味著該職位空缺出來後仍需要合適人選來補位,進而與新董事長劉立君形成新搭檔,而後期人選何時才能落地?可謂看點十足,非常值得市場期待。
行長劉立君接棒前任掌門王衛國
正式履新唐山銀行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履新唐山銀行董事長的劉立君,是於1973年12月出生,剛過完51歲生日,擁有本科學歷,正高階經濟師,一直在金融界展業多年,是從基層做起並一步步走向銀行管理層的金融老將,兼具豐富的基層和高層管理經驗,曾長期在唐山當地的農業銀行系統工作。
早從1995年7月起,劉立君就來到農業銀行唐山市分支機構工作,從唐山市直屬部營業部出納做起,先後擔任會計、信貸員、辦公室秘書、客戶經理等職務,2015年11月起先後升任為農業銀行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支行副行長、行長,後於2018年5月被擢升至農業銀行唐山市分行出任黨委委員、副行長。
僅僅過了一年時間,劉立君臨危受命從農行系統轉戰調任至唐山銀行,於2019年11月25日起正式履任該行行長一職,同時也擔任著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等職務。
可以這麼說,劉立君每一步都走得紮紮實實,穩紮穩打。而這次接任唐山銀行董事長,對於劉立君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和機遇。
畢竟,唐山銀行在前任董事長王衛國的帶領下,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為劉立君的此次接棒開了好頭和打了一個樣本。
相較於劉立君出身國有大行系統,這位被號稱為“地震局來的銀行董事長”王衛國,則是一位跨界高手,此前並非在金融體系有過展業經歷。
根據履歷,王衛國出生於1970年10月,博士研究生學歷。此前曾一直在政府系統內任職,先後擔任過唐山市工程建設造價管理站科員、主任、副站長、站長,唐山市地震局副局長(主持工作)、局長、黨組書記,路北區委副書記(正縣級),路南區委副書記、區長、區政府黨組書記。
直到2018年8月16日,唐山市委任命他為唐山銀行黨委書記,他才正式轉入金融體系。三年後,也就是自2021年9月起,王衛國才正式被擢升為唐山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直至2024年7月12日因工作調整而卸任,王衛國掌舵該行已有近三年時間了。
經過以上職務調整,目前該行高階管理人員共計14人,除了董事長且代為履職行長的劉立君、監事長楊澤民之外,其他高管分別是:四位副行長王鵬、王全、高紹嶺、趙文海;四位行長助理段衛國、李鳳琳、周星、張華澤;董事會秘書張鑫;財務負責人周真輝;資訊長劉玉昆;內審負責人於明芳。其中,王鵬、李鳳琳、張華澤、周真輝均為80後。
營收盈利雙增
投資業務“給力”主業面臨滑坡
事實上,在前任董事長王衛國和行長劉立君聯手搭檔的帶領下,不僅讓唐山銀行的規模和經營業績一步步走的穩固紮實,而且也使得該行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先來看資產規模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唐山銀行資產總額達3362.89億元,較年初增長了9.77%,在河北省共計11家城商行中排名第三。貸款規模為1707.96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5.41%;存款規模2473.26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3.1%,存貸款業務在唐山市同業中的競爭優勢較強而穩步提升,且這兩項業務存量增量在唐山市金融機構中均位居前列。
此外,截至2023年末,該行擁有正式在崗員工1600餘人,下轄 78 家支行,包括 18 家管理型支行和 60 家經營型支行,均分佈於唐山市區及縣域。
業績方面,2020年-2023年,唐山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5.1億元、39億元、46.76億元、61.6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7.53%、11.13%、19.89%、31.90%;同期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3.56億元、15.49億元、21.58億元、30.15億元,期間增幅分別為-12.55%、14.26%、39.32%、39.72%。
可以明顯看到,近些年唐山銀行的業績情況非常亮眼,尤其是自2021年以來其營收和淨利增速均能保持住兩位數增長,而且相比於2020年,唐山銀行2023年的營收增長了76%,淨利潤更是直接翻倍,增長了122%,淨利潤增速常年快於營業收入增速。
不僅如此,橫向對比來看,2023年該行淨利潤首次超過河北銀行,成為河北省內城商行中淨利潤最高的銀行。
進入到2024年,唐山銀行繼續保持業績增長良好勢頭,據其披露的最新三季報,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唐山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8.93億元,同比增長8.94%;淨利潤達30.73億元,同比增長12.69%,淨利潤增速依然快於營業收入增速。
對比可見,唐山銀行2024年前三季度所取得的淨利潤總額,已經超過了2023年全年淨利潤總額,如不出意外,2024年全年唐山銀行淨利潤總額將會創歷史新高。
不過,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唐山銀行一直被市場所擔憂的是其淨利潤增速基本都快於營業收入增速,長此以往並不利於自身穩健發展,主要是因為該行熱衷投資業務,投資類資產規模一直過高,存在一定潛在的風險。
2013至2017年,唐山銀行投資類資產從73億元升至1550億元,在總資產中的佔比從20%升至72%,而同期貸款業務佔比卻從51%降至16%以下。
儘管在監管多次強調銀行業應迴歸“存貸業務”本源的要求下,唐山銀行也開始壓降投資類資產,但從資料來看,其投資收益依舊是盈利核心。
資料顯示,2021年-2023年,唐山銀行投資資產淨額分別為892.19億元、983.74億元和1145.19億元,當期所佔佔總資產規模的比重分別為41.2%、38.87%、37.38%。
可見,雖然近些年唐山銀行的投資資產規模佔比相較於此前有一定縮減,但目前該類業務所佔總資產快四成的比重顯然仍處於較高位。
按投資資產分類來看,截至 2023 年末,唐山銀行投資資產以債券及基金為主,另有部分信託受益權及資產管理計劃,其他投資資產規模較小。其中,債券投資以政府債券為主,其餘債券主要系金融機構債券和同業存單;基金投資品種主要以兼顧流動性管理與稅收節約等因素配置公募基金為主,其餘則為債券基金。
投資收益方面,2023年,得益於投資資產規模增長及投資組合結構最佳化等因素,唐山銀行實現投資相關收益32.89億元,較上年增長19.28%,竟然比當年淨利潤還要高。其中,金融投資利息收入、投資收益以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餘額分別為22.08億元、8.32億元和2.49億元。而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這兩項合計就已經佔據了2023年全年淨利潤的35.85%。
2024年前三季度,唐山銀行的投資收益為8.16億元,同比增長38.56%;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68億元,較上年同期翻了近乎三倍,增幅高達164.96%,二者合計佔當期淨利潤的38.53%,較2023年末增加了2.68個百分點。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利息淨收入36.31億元,同比下滑0.64%;同期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0.67億元,同比下降11.96%。
透過對上述資料的分析不難得出,投資資產所產生的收益快速增長,讓唐山銀行嚐到了不少“甜頭”,成為拉動業績持續維持兩位數增長的重要推手。
而對提振銀行業績穩健經營及衡量其開拓客戶和市場能力的利息淨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兩大核心指標上,唐山銀行卻出現了嚴重滑坡,這並不是一個積極的訊號,雖然這種經營模式能夠在短期內提升盈利能力,但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可持續性的關注。
資產質量穩定
仍面臨業務及貸款客戶集中度雙高難題
從股權結構來看,唐山銀行呈現出典型的國有控股特徵。在1625名股東中,雖然自然人股東數量為1556名,佔據了大多數,但國有股權佔比高達92%。其中,省屬國企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持股11.66%,另有三家市屬國企——曹妃甸控股集團、唐山唐曹高速和唐山控股發展集團持股比例均超過了5%,分別各持股6.52%,共同構成了穩定的國有股東基礎。
在國有企業控股經營相對更穩定的優勢加持下,這或許可以解釋唐山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何能保持在1%以下,良好的資產質量也讓該行的信用減值損失計提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最終使該行的淨利率遠高於其他河北省城商行。
資料顯示,2021年-2023年,唐山銀行不良貸款率得到明顯壓降,分別為1.03%、0.91%和0.92%,而根據此前唐山銀行在2025年校招宣傳中透露,截至2024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直接大幅降至0.73%,為全省最優,是全省平均值的36%。
不過,相比於營利雙增及不良率處於較低水平,唐山銀行卻存在著貸款客戶集中度上升、業務集中度較高的難題。
貸款行業分佈方面,唐山銀行政信類貸款規模較大,貸款客戶多為唐山地方國有企業,此類客戶的貸款行業劃分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故唐山銀行第一大貸款行業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023年,唐山銀行進一步分散行業授信集中水平,加大對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等行業的授信投放,加之因為化債而壓降的貸款主要涉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第一大貸款行業集中度有所下降,前五大貸款行業集中度亦有所降低,但數值依舊偏高。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唐山銀行前五大貸款行業分別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相應行業貸款餘額佔比分別為32.93%、16.68%、11.45%、7.56%和6.13%,合計佔比為74.75%,較上年末下降5.31個百分點。
貸款客戶集中度方面,一直以來,由於唐山銀行加大對當地重點領域、重點專案及重要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其貸款客戶集中度有所上升且處於偏高水平,需關注貸款客戶集中風險。
資料顯示,近年來,該行前十大客戶的貸款餘額佔資本淨額比例從2018年末的57.69%上升至2023年末的73.50%;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也從同期的8.41%增至2023年末的13.33%,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從8.41%上升至9.32%。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法》,銀行對單一集團客戶授信總額不得超過商業銀行資本餘額的15%,單一客戶的貸款餘額佔商業銀行資本淨額的比例不得超過10%,對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餘額佔商業銀行資本淨額的比例不得超過50%。
如此看來,唐山銀行的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和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已經逼近監管紅線了,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佔資本淨額比例的指標,也已經突破監管限制了。這背後預示著該行業績增長十分依賴大客戶,展業能動性和對外延展性亟待加強。
總的來說,這次劉立君接任董事長,對於唐山銀行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也期待他能夠帶領唐山銀行在新的征程上,將業績長板拉的更長,同時克服掉盈利模式較為單一和十分依賴大客戶發展等短板。
每財網宣告: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資訊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刪。
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訊號,由群主新增入群
每日財報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財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