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杭
出品:洞察IPO
新能源汽車大戰如火如荼,新勢力層出不窮,但有多少人曾在路上見過創維汽車?
2025年1月,證監會官網資訊顯示,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沃汽車”)的輔導狀態已變為“撤回輔導備案”,這也意味著,自2020年8月與海通證券簽署輔導協議起,該公司長達4年多的A股上市準備工作暫告一段落。
撤回證監會的輔導備案同時也意味著公司很可能轉而尋求海外(包括於中國香港)上市。
開沃汽車,大部分人可能甚至從未聽聞,但要提起其旗下的兩個品牌,創維汽車和金龍客車,或許更為人所熟知。
營銷劍走偏鋒,銷量捉襟見肘
說到開沃汽車,必須提及的便是創始人黃宏生,而其經歷也頗為“傳奇”。
1988年,黃宏生在香港註冊了“創維實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子元器件貿易,加上此後的麗音解碼器、電視遙控器業務,均以失敗告終。
1991年,黃宏生攜創維依託迅科技術團隊,率先推出搭載了“國際線路”的多制式彩電,並在參加德國柏林電子展後拿下了2萬臺的大訂單。
2000年,創維數位在香港主機板成功上市,融資11億港元。此後,便有了世人熟知的創維集團。
2004年11月,發生了關鍵轉折,黃宏生及其胞弟、創維前執行董事黃培升被捕,並於2006年7月,黃宏生因串謀盜竊及串謀詐騙創維繫5000多萬港元等4項罪名成立,被香港區域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
2009年7月,黃宏生獲保釋出獄。因為相關規定,其沒能第一時間回到創維。
2010年,黃宏生認準了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風口,於是註冊成立開沃汽車的前身南京創源天地汽車有限公司,並於次年對南京金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南京金龍”)進行重組,獲取了造車資質。
根據官網,目前開沃汽車是一家商用車與乘用車“商乘並舉”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上形成了純電動、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插電式四條技術路線,產品品類涵蓋乘用車、客車、物流車、專用車、卡車等全系列車型。
客車方面,在南京金龍多年積累的基礎下,開沃汽車也曾有過輝煌。2014年-2019年,開沃汽車的純電動客車銷量分別為1890臺、8796臺、7921臺、10633臺、8524臺、9542臺,均位居全國第前十。
根據中國客車資訊網,2020年-2022年,開沃汽車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分別為2126臺、1432臺、3365臺,均排名第九。
2023年全年,開沃汽車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未排進前十,即全年銷量不足1544輛;2024年全年,開沃汽車銷量仍未排進前十,即全年銷量不足2005輛,但單月銷量偶爾仍能上榜前十。
到了乘用車領域,開沃汽車就更顯得有些“水土不服”。
2017年11月,創維集團(00751.HK)公告擬收購開沃汽車,但兩個月後便公告終止。
2019年,開沃汽車子公司江蘇天美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入局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次年,天美汽車首款SUV天美ET5上市,但因銷量不佳已停產。
2021年,開沃汽車和創維集團簽訂商標轉讓協議,獲得“創維”和“Skyworth”商標的使用權,天美ET5更名創維ET5,但仍未能挽救慘淡的銷量。
2021年7月,公司以創維汽車品牌釋出了首款新車型創維EV6,與新能源汽車在智慧駕駛等領域“卷生卷死”不同,創維汽車主打養生概念。
在2024年亞布力企業家第二十屆夏季年會上,黃宏生爆出驚人言論:“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車內空間很小、氣體平衡,我每天中午在創維汽車內午睡一小時,十年如一日堅持下來,所有的亞健康問題全部消失。”
更早前其甚至宣稱,開創維汽車壽命延長30年,每位車主都能享受百歲人生,並於2024年北京車展期間公開表示創維電動車可以緩解高血壓、提高免疫力,消除習慣性腹瀉。另闢蹊徑的宣傳定位也讓創維汽車被調侃為“養生車”。
安全性方面,創維汽車的表現更差。2023年初,中汽中心釋出了創維EV6的C-NCAP測試成績,該車型綜合得分率為僅39.9%,星級評定僅為一星,滿分為五星。
因此落實到銷量方面,就像開篇提到的,路上跑的創維汽車幾乎算稀有物種。創維汽車官網顯示,公司目前有創維HTi、創維EV6及其二代車型創維HTiⅡ、創維EV6Ⅱ四款車型,前兩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分別為14.68萬元、16.28萬元起。上牌資料顯示,2024年1-11月,創維汽車的銷量僅1.13萬輛。
2024年初,黃宏生曾宣佈2024年的銷售目標是5萬輛,但在9月的採訪中,黃宏生明確表示2024年已經無法達成這一目標,希望能夠衝刺一下4萬輛,但最終未能成功。
事實上,自乘用車推出至今,創維汽車幾乎從未達成銷量目標。
2022年,創維汽車定下了3萬輛的銷售目標,最終銷量達2.19萬輛,完成了目標的73%。
2023年初,創維汽車表示,公司全年銷售目標40000臺,其中國內32000臺、海外8000臺。實際上,2023年創維汽車銷量僅為1.86萬輛。
黃宏生曾表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創維汽車長期發展的前提,就是要保證現金流的穩定。”目前其經營是否穩定尚不清楚,但明顯的是,創維汽車的銷量再以此趨勢發展下去,難說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倒下的品牌。
二代接班能否力挽狂瀾
根據2024年4月海通證券提交的第十五期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開沃汽車目前仍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
此次輔導期內,公司註冊資本由145,185.5829萬元,增長至146,667.0684萬元,新增註冊資本由淮南市大成拾號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購。
同時,公司實際控制人黃宏生和林勁父子二人發生股權交易,黃宏生將持有的29.19%股份轉讓給林勁,股權轉讓前後公司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動。
公司董事和監事發生改選,黃宏生、董釗志和吳龍八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新聘錢瑞瑜為公司董事,改選後林勁擔任公司董事長,諸萍、錢瑞瑜、李弩、張斌和周揚擔任公司董事。
2024年初,黃宏生卸任了開沃汽車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其子林勁接任開沃董事長。
這也意味著,繼2022年7月,黃宏生將創維的交接棒遞到兒子手中後,將自己心心念唸的造車事業也交給了兒子。
據報道,林勁的市場策略包括,在地方政府牽頭舉辦的下鄉活動中頻繁推廣產品,同時下沉市場推廣重卡類新能源車。在出海方面,開沃汽車相繼進駐土耳其、馬來西亞等市場。
相較於一邊造車一邊熱衷於參加公開活動,並開通各類平臺賬號講創業的父親,林勁稍顯低調,除了本業彩電業務外,林勁似乎將注意力更多放在光伏專案上,對開沃汽車甚少有公開表態。
目前,仍有觀點認為,以顧問身份活動的黃宏生仍是創維集團真正的操盤者。
創維集團曾在2021年提出過一個“千億營收”的目標,計劃2024年營收達到1000億港元,三年實現翻倍。
2024年初,創維再次喊出“下一站,1000億”。以2023年690.31億的營收計,2024年創維要將營收提升至少44.9%才能實現這一目標,而2024年上半年創維集團應收同比減少6.72%,給實現年度目標帶來更大挑戰。
對開沃汽車,據《南京日報》2023年2月報道,公司制定了“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目標,力爭未來幾年實現大客車年產銷2萬臺,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乘用車年產銷50萬臺,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零部件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全年總收入突破1200億元。
此外,黃宏生曾提出,創維汽車的銷量目標是2030年達到100萬輛。
這也意味著,壓在林勁身上的重擔,除了創維的千億目標,還包括父親期待的開沃汽車的百萬輛銷量目標。不過從目標設定上,似乎多少有些好高騖遠。
父子二人能否帶領開沃汽車產銷回歸正軌,乃至更進一步登陸資本市場,《洞察IPO》將持續關注。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資訊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資訊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