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對萬科的接管還在繼續。
2月5日,春節復工首日,萬科內部公示了十名擬任命的經營管理人員。他們中的6名來自萬科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下稱“深鐵”)或其旗下子公司,也有部分人士此前任職於深圳國資委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多家公司。
上述10人的崗位範圍不僅涉及集團總部戰略投資、財務、法務等多個重要部門,還包括兩大核心區域——北京和華東。
人事變動正加速在這家風波中的房企身上發生。
隨後晚間,萬科再度發文,進一步明確了12名高管的最新工作安排。
如果把這兩份發文結合到一起,可以大致勾勒出萬科最新的高管組織架構,而人員的對應分工也暗示了萬科當前的工作重點。
年前剛當選為董事會主席的辛傑主持集團全面工作。
解凍擔任監事會主席和工會主席,主持監事會和工會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解凍的工作範疇中還有一項是監督博商、鵬金所及財顧事業部等工作及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這部分問題由新任的董事會秘書田鈞牽頭處理。田鈞金融經驗豐富,此前工作履歷主要集中在平安,2017年與深鐵結緣,當年7月出任深鐵集團專職外部董事。
博商資管與鵬金所是萬科上市公司體系外的資管平臺和網貸平臺。節前剛剛辭職的萬科前總裁祝九勝曾是鵬金所的法人代表和實際掌舵人,鵬金所曾透過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為萬科的房地產專案提供資金支援。
2024年,鵬金所因市場波動導致部分產品兌付延期,涉及金額約7億—8億元。今年1月中旬,祝九勝被傳遭公安機關帶走調查,儘管其隨後更新朋友圈疑似闢謠,這一事件仍引發了外界對萬科資金運作和管理層的關注與猜測。
此前市場有質疑,萬科高管團隊利用資管平臺配資加槓桿,資金流向萬科旗下地產專案,以獲取專案開發收益分成。還有聲音認為,萬科存在體外“影子銀行業務”,向專案合作方發放高利率貸款。
退至執行副總裁之位的鬱亮負責戰略和房地產宏觀研究,協助辛傑開展工作。對於當前旨在防止風險蔓延,化解債務的萬科而言,這顯然不是主要工作。
相較於鬱亮的“務虛”,萬科主要業務將由李鋒和李剛兩位新進的執行副總裁負責。
萬科的主要業務包括房地產開發、物業服務、商業開發等,此前上述三塊業務均作為集團一級BG(事業集團),由張海、朱保全和孫嘉分管。
此次調整後,萬科業務將一分為二,核心的開發經營業務由李鋒負責;物業、商業、長租公寓等多元化業務則由李剛負責。
在萬科內部,開發經營業務是絕對核心,去年上半年來自該項業務的營收佔比超過了86%。對於這項最核心業務,除了李鋒統管外,深圳國資在成本、安全重要環節以及兩個權重區域也做了部署和掌控。
深鐵物業高階督導李海洋將任開發經營事業集團成本總監,深圳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總監郭偉將任開發經營事業集團安全總監。
當前萬科的開發業務以總部為首,北京、東北、華中、南方、上海、西北和西南七大區域各守一方,其中上海和北京因轄內城市能級高、業績貢獻大是區域間的權重者。
北京區域的原負責人是曹江巍,其此前是廣佛公司總經理,去年10月接替盧冰負責北京區域。華東區域的負責人是吳鏑,其也是萬科第一位女性區首,因能力強業績佳在內部頗受認可,憑藉執掌杭州公司期間的優異表現,吳鏑2021年12月升任上海區首。
此次調整後,來自深鐵置業的副總經理王智餘將任北京區域管理部總經理,而廣州市天健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武將任萬科華東區域管理部總經理。
除了開發經營事業集團,萬科總部層面的戰略投資運營管理部(下稱“戰投部”)和財務資金管也出現了變動。
雖然發文中稱執行副總裁劉肖仍將分管集團戰略投資運營管理部,負責牽頭開展非主業退出,資源盤活,大宗資產交易。但此次深圳國資已派3員大將空降戰投部,形成了一正職兩副職的領導架構,戰投部顯然也是此次調整的重點。
其中深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正陽將任戰投部總經理,來自深鐵市中小擔保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鄢伯通和深鐵置業的段軍雙雙擔任戰投部副總經理,前者是金融出身,後者則有清華土木工程背景。
作為內部核心部門之一,戰投部在萬科內部頗受重視。
萬科“戰投部”前身是萬科企劃部,最早由劉愛明創立。2005年,企劃部開始涉及萬科的戰略運營,隨後一年企劃部重組為戰投部。
2009年時任總裁的鬱亮對萬科進行了一系列的結構調整,“戰投部”地位大幅提升,劉榮先、孫嘉、劉肖、張晉元、沙冀、李巍等多名內部頗受重視的青年才俊相繼擔任“戰投部”總經理。鬱亮接班之後,大量啟用戰投幫成員出任地方大員。其中,位至區首甚至核心高管層,一度傳出是“儲備接班人”的孫嘉、劉肖更被視為“戰投幫”的代表性人物。
執行副總裁韓慧華依然負責集團財務管理、資金管理、內控管理、稅務等相關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深鐵此次也派出專家肖靜華出任萬科財務資金管理部總經理。
節前和李鋒、李剛一同當選執行副總裁的華翠則主要分管萬科集團各職能部門,包括辦公室、黨群管理、人力資源、紀檢和審計檢查、法律事務等。
雖然官宣的多人與現有人員崗位存在重合,但發文並未說明上述萬科合夥人的調整,在市場看來這些核心部門的掌控權將逐步移交至深圳國資人員手中。
畢竟春節前的高管層改組,已經拉開國資接管的序幕。
1月27日,萬科公告稱,董事會主席鬱亮、總裁祝九勝、董秘朱旭集體辭職,其中鬱亮繼續擔任董事和執行副總裁,朱旭後續負責對接長租公寓事業部,祝九勝則徹底離開公司。
三位高管辭職的同時,萬科審議透過了《關於選舉第二十屆董事會主席的議案》,選舉辛傑為公司第二十屆董事會主席,深圳國資背景的李鋒、華翠和李剛為執行副總裁,田鈞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至此,萬科的明星經理人時代結束。
當日,萬科還預告了2024年的業績,歸母淨利潤虧損約45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70%。萬科稱,業績虧損主要因房地產開發專案結算規模和毛利率顯著下降、新增計提信用減值和存貨跌價準備、部分非主業財務投資虧損以及大宗資產交易價格低於賬面值,這也創下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業績虧損。
隨著國資全面接管,萬科也站到了新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