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麻醉鎮痛藥龍頭人福醫藥(600079.SH)董事會突然遭遇重大人事調整。
在控股股東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當代集團)宣佈引入重整投資人(下稱:招商局集團)(1月15日)一週之後,人福醫藥的核心高管——公司董事長李傑即向董事會提交了書面辭呈(1月23日)。
李傑辭職後,長期擔任人福醫藥董事的張小東、王學海以及董事會秘書李前倫,也先後遞交辭呈。
取而代之的是擁有當代集團背景的人福醫藥董事周漢生,他被選舉為上市公司董事長。周漢生亦為當代集團創始人,與當代集團實控人艾路明過去搭檔。
招商局集團“人馬”也火速補位。2月6日,人福醫藥公告,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局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創科)總經理鄧偉棟、招商局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健投)董事長黃曉華提名為公司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人福醫藥的管理層架構持續多年保持穩定,李傑曾長期擔任人福醫藥總裁(2006年9月至2020年4月),並在2020年4月以後,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至今,直至此番辭職。
外界稱,人福醫藥管理層的變更,與控股股東招商局集團的入場有關。最近,人福醫藥方面回應媒體時亦表示,更換董事長和董秘,屬於正常的“過渡交接”。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眼下處於大股東重整關鍵階段的人福醫藥,保持公司管理層和員工隊伍的穩定是重要所在。
未來隨著當代集團重整方案的落定,人福醫藥的管理層團隊將作何安排?這家麻醉藥龍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還能否延續行業領導者地位?
“麻醉藥”主帥辭職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70歲的李傑,1979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現武漢工程大學)化工機械專業,正高階工程師。
李傑最引人關注的標籤是長期擔任人福醫藥重要子公司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宜昌人福)董事長。宜昌人福系人福醫藥營利的重要來源,而李傑則長期掌舵這家重要麻醉藥品企業。
早年,李傑歷任宜昌市化工醫藥局技術科科長、湖北宜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等職務。據宜昌人福官網資料,2001年8月,宜藥集團與人福醫藥前身人福高科等五位股東聯合設立宜昌人福,李傑被任命為宜昌人福董事長。
當代集團方面還對李傑委以重任。2002年,李傑被委任為人福醫藥副總經理,4年後的2006年9月起至2020年,一直擔任人福醫藥總裁。
人福醫藥過往多年發展過程中,儘管經營版圖和營收規模不斷擴大,但宜昌人福一直是上市公司醫藥主業的重要業績來源。比如2019年,宜昌人福營收40.05億元,其中麻醉藥品實現銷售收入約36億元,公司淨利潤11億元,而報告期內,剔除各種費用,人福醫藥的淨利潤也僅有8.43億元;到了2023年,人福醫藥實現營收245.25億元,淨利潤21.34億元,其中,宜昌人福的營收達到80.60億元,淨利潤達24.29億元。
2020年對宜昌人福和李傑來說頗為重要,二者與人福醫藥的關係“更進一步”。彼時,宜昌人福100%股權由人福醫藥持股67%、國藥股份持股20%、李傑持股6.20%,陳小清持股5.30%和徐華斌持股1.50%。
2020年4月,人福醫藥透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向宜昌人福核心管理層李傑、陳小清、徐華斌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宜昌人福13%股權,交易對價24.06億元。據當時公開的草案,交易完成後(考慮配套融資),李傑成為人福醫藥持股5%以上的股東。其中,李傑、陳小清、徐華斌分別持有人福醫藥5.94%、4.75%、1.39%的股權。
成為人福醫藥的重要股東之後,李傑在人福醫藥的職位進一步晉升,他取代原掌門人王學海,擔任人福醫藥董事長。在此之前,王學海長期擔任人福醫藥董事長,作為公司總裁的李傑與他“搭班”多年。
回顧李傑全面掌舵人福醫藥的4年多任期,經營業績亦“可圈可點”。
財報資料顯示,2020年人福醫藥營收203.69億元,淨利潤11.4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人福醫藥實現營收191.43億元,實現扣非淨利潤15.21億元。
這4年間,宜昌人福的業績穩定增長。宜昌人福營收由48.16億元(2020年)增長至80.60元(2023年),淨利潤由15.77億元(2020年)增長至24.29億元(2023年)。
此次人福醫藥稱,李傑辭去公司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職務後,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所任委員職務及公司下屬子公司其他職務。言外之意,李傑將繼續擔任宜昌人福董事長。
緣何“過渡交接”
在業內人士看來,眼下處於大股東重整關鍵階段的人福醫藥,保持公司管理層和員工隊伍的穩定才是重要所在。
“人福醫藥(業務)板塊較大,一旦進行大規模調整,會涉及到人員的分流,‘動靜’可能會更大,阻力也更大。再者,人福產業板塊較強,在麻醉藥品等專科線上,銷售隊伍較強。”此前,有了解人福醫藥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據人福醫藥2023年報,主要子公司在職員工的數量達17118人,其中生產人員達4509人,銷售人員達6719人,技術人員達3884人。
人福醫藥股東層面目前有兩大陣營,第一大陣營為剛“上位”的招商局集團方面,按照前期安排,預計合計控制當代集團持有的人福醫藥23.7%股票的表決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第二大陣營為宜昌國資。在重整投資人進場之前的2024年11月30日,李傑及其餘兩名股東將其合計持有的1.42億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8.69%)對應的投票表決權、提案權、股東大會召集權、召開權、出席權等相關權利不可撤銷、排他及唯一地委託給宜昌國資控制的宜昌產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宜昌產投集團)行使,使用期限3年。
另外,2024年12月,宜昌產投集團還透過蕪湖信福間接持有人福醫藥5982.96萬股股份所對應的表決權,繼而合計控制人福醫藥表決權的比例攀升至12.35%。
此次更換的董事長周漢生過往長期擔任人福醫藥董事。公開資料顯示,現年62歲的周漢生系當代集團董事,持有武漢當代科技投資有限公司2%股權、武漢當代乾源科技有限公司14%股權、武漢明誠金石科技有限公司9.1%股權。
另外,董事會提名的非獨立董事候選人鄧偉棟、黃曉華均來自於招商局集團方面,翻看二人的簡歷發現,他們均無長期的醫藥以及麻醉藥品行業從業經歷。
有業內人士指出,李傑等人福醫藥原班高管,在麻醉藥業務領域深耕多年,對公司業務熟悉,此次撤換,恐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影響。
對於更換董事長,人福醫藥公告稱,“在控股股東當代集團重整期間,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正在推進中,為保證公司董事會的正常執行,公司選舉董事周漢生為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與本屆董事會相同。”
“周漢生擔任董事長一職可能只是‘過渡方案’,隨著當代集團的重整工作持續推進,未來法院批准了重整計劃之後,人福醫藥董事長人選可能還有變數。”一位瞭解當代集團重整工作的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醫藥產業專業、複雜,需要專業人幹專業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後續看當代集團重整落定之後,人福醫藥核心管理團隊如何調整,“我覺得這很關鍵,(管理團隊)人員既要兼顧到公司經營穩定,又要兼顧到業務發展,還要熟悉央企的治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