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又一智駕巨頭來了!福瑞泰克衝擊IPO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在創業8年後,福瑞泰克董事長張林打算帶著團隊衝擊IPO,公司去年11月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作為國內智慧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福瑞泰克的產品已經實現了規模化量產,具備較強商業化能力,同時公司自研了軟硬體一體化智慧駕駛平臺,希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智駕體驗。
興業銀行集團旗下私募股權機構興業國信資管早在2016年就投資了福瑞泰克,如今已經陪跑8年時間,踐行長期主義的投資思路。
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福瑞泰克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如何提升盈利、造血能力,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福瑞泰克董事長張林、興業國信資管投資部門人士。
自動駕駛行業創業8年
打造零部件的“六邊形戰士”
2025年新年伊始,在福瑞泰克上海研發中心辦公室,張林告訴記者,現在他從公司杭州總部到上海大概160公里,基本可以自動駕駛操作,“切換高速NOA模式進收費站,可以自動變道、自動換匝道等,開車的輕鬆感很強”。
回顧2016年公司創立之初,張林坦言,當時正是預判國內汽車行業將發生巨大變革,包括汽車智慧化趨勢、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他們才出來創業。“當產業發生巨大革新時,我們認為,整個汽車供應鏈,包括零部件、汽車服務、科技化屬性等方向都存在巨大機會”。
如今8年時間過去了,福瑞泰克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智慧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覆蓋高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自動駕駛系統(ADS)技術。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與46家OEM主機廠客戶建立業務合作伙伴關係,並擁有累計超過280個定點專案及累計超過200個量產專案。以中國2023年L2級及L2+/L2++級智慧駕駛解決方案裝車量計算,公司在自主品牌供應商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4.6%。
張林細數了這些年公司發展的關鍵節點,2017年在浙江嘉興烏鎮建立了生產測試基地,2018年在上海建成了研發中心,2022年9月在烏鎮落地了智慧製造基地,打造完整產業鏈佈局的能力。“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我們希望成為‘六邊形戰士’,各方面能力不能存在短板,包括產品的供應鏈、生產製造和質量等。2024年我們實現了300萬件各種型別的智慧化的控制器、感測器的量產。”他說。
據瞭解,現在福瑞泰克已經形成了一個800多人的團隊,包含研發、生產、製造、採購和銷售等,其中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70%,以軟體和演算法為主。“今天說‘汽車軟體定義汽車’,這是行業新的屬性,也是我們公司的特徵。”張林說。
在發展歷程中,福瑞泰克經歷了多輪融資,得到政府產業基金、知名專業投資機構以及吉利、上汽、北汽、東風及陝汽等多家行業戰略合作伙伴的支援。2024年11月,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汽車AI或汽車智慧化產業的培育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堪稱是攀登珠穆朗瑪峰般的挑戰。這一領域不僅資金需求密集,對人才的投入也極為密集。隨著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對接資本市場成為關鍵舉措,以支援公司在技術研發、人才引進和產業佈局方面的持續投入。”張林說。
展望未來,他表示,福瑞泰克的解決方案,包括輔助駕駛、高階自動駕駛,甚至未來面向更高階的解決方案,將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產品矩陣,滿足不同客戶和細分市場的需求。
自研軟硬體一體化智慧駕駛平臺
規模化量產實現商業化
這幾年自動駕駛已成為市場風口,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知名企業入局,從上游的晶片、感測器等,到中游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再到下游的整車製造商。這幾年也有文遠知行、黑芝麻、地平線、小馬智行等不同細分領域公司在美股和港股上市或準備上市。
張林坦言,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但產業本身也比較寬泛,有做晶片、感測器的,也有做解決方案、應用場景的。福瑞泰克做的是汽車自動駕駛的系統解決方案,有自己的特色,包括軟硬體一體化,已經實現規模化量產。
他表示,公司自研了軟硬體一體化智慧駕駛平臺ODIN,包含控制器、感測器、軟體和演算法,以及資料閉環平臺,使公司能夠整合前沿的智慧駕駛技術,同時利用資料閉環平臺進行持續升級和迭代,以達到最佳效能。
“公司打造的數字底座,能夠以一個架構的方式去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從入門級的L2,到高階自動駕駛。今天我們說的端到端,從高速NOA到城市NOA,形成市場上頂尖的解決方案。有了這套架構,可以去做可拓展、可裁剪、可迭代的方案,這是福瑞泰克的核心競爭力。”張林說。
近年來公司市佔率快速提升,在部分主機廠客戶那裡實現汽車零部件的國產替代。張林告訴記者,2017年、2018年他們剛進入市場時,自動駕駛零部件基本上是跨國公司的天下,但現在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本土企業,一方面,本身我們技術不落後,尤其是AI技術一定程度上還是領先的;另一方面,我們響應速度快,一旦客戶發現問題反饋過來,我們幾天就能升級一個新版本。國內企業圍繞軟體的這種快速迭代能力是競爭優勢”。
公司也在佈局海外業務,張林稱,伴隨著中國車企出海,面對海外市場,一方面要去適應,因為海外的交通規則、道路情況等都不一樣,所以需要做適應性開發,獲得當地的驗證;另一方面,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在海外有領先優勢,包括技術和成本優勢。
智慧駕駛領域前景廣闊
提升盈利、形成造血能力
隨著電動化、智慧化等技術升級、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也成了智慧駕駛技術商業化應用的重要舞臺。
談及行業痛點,張林表示,中國市場有很多品牌的汽車,競爭非常激烈。公司作為汽車行業的上游供應商,也被下游的價格戰影響到,包括毛利等方面。“客觀地說,目前汽車行業的競爭不會是常態,我們判斷未來汽車行業的格局會出現整合,不僅在整車層面,汽車的上游整合會更快,因為上游零部件企業更加市場化。短期大家都會想適者生存,留在‘牌桌’上。未來一旦塵埃落定,市場的格局形成,馬太效應會很明顯”。
對於福瑞泰克來說,未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張林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他們是偏軟體屬性的,有點像網際網路或智慧手機,需要不斷去升級。這也意味著需要持續的投入,存在軟體的高投入和回報的平衡的問題。“因此,從短期來看,福瑞泰克依然要靠融資來支援發展,但公司的盈利也在改善,不斷形成造血能力。我們非常堅定走這條路,現在逐步扭虧為盈,實現良性發展”。
如今智慧駕駛被視為人工智慧最快落地應用的場景之一,張林認為,智慧駕駛技術越來越成熟,主要得益於幾方面發展:一是AI技術的快速迭代升級,尤其是新一代大模型,以前基於規則、寫程式碼,但是現在整個模型正規化都改變了,變成了資料驅動演算法、模型,形成接近自動化的作業;二是隨著高質量的資料增加,智慧駕駛見過的場景多了,應對各種複雜場景的能力變強了,它會透過自我學習和成長的能力,逐漸從小白變成老司機。
“今天我們看到智慧駕駛逐步成為消費者選擇汽車的重要理由之一。一旦消費黏性形成,基本就回不去了。隨著技術成熟度越來越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逐步得到最佳化,行業發展將會越來越快。”張林說。
8年長期主義投資者
踐行“商行+投行”投資思路
2016年,興業國信資管成立了嘉興熙創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福瑞泰克成立之初進行股權投資,如今已經陪伴公司成長8年時間。2024年下半年,興業銀行杭州分行給予公司新增授信,提供流動資金支援,並助力公司申報港股走向資本市場。
“在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早期,我們作為股權投資機構,投了福瑞泰克的天使輪,也幫助企業對接資源、促進其發展,後來商行還給予企業債權方面的融資等,因為堅定看好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企業的成長性。”興業國信資管投資部門人士說。
他進一步表示,早期投資主要看創業團隊和行業發展趨勢。福瑞泰克張林博士擁有30年的汽車技術研發、製造和企業管理經驗,曾在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奇瑞汽車和吉利擔任要職;公司首席科學家沈駿強博士擁有豐富研究經驗,曾加入一家領先的國際汽車公司併成為汽車安全系統的先行者。同時,公司管理團隊擁有綜合研發專長與量產經驗的深厚背景,並與國內外OEM、零部件供應商和科技公司具備廣泛聯絡。
他還稱,興業國信資管踐行集團“商行+投行”整體的戰略,將股權投資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去佈局,跟客戶建立更好的合作關係。“因為我們以股東身份投資後,對企業、對團隊更加了解,使得商業銀行對企業發展也更有信心,更好進行投貸聯動,幫助企業解決短期現金流緊張的問題,解決企業在汽車產業鏈上的痛點。”
“興業國信資管長期看好汽車電動化與智慧化發展趨勢,並積極佈局相關產業鏈。近年來,公司透過深入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完成了從下游整車製造到中游電池技術,再到上游鋰資源等關鍵環節的完整產業鏈佈局,同時高度關注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投資了包括福瑞泰克、黑芝麻智慧等多家自動駕駛頭部企業。”興業國信資管投資部門人士如是說。
他表示,在早期,自動化技術尚未成熟,行業內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較少,多數相關企業都嵌入整車廠內部,缺乏獨立的第三方企業。然而,興業國信資管敏銳地洞察到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堅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成熟,未來一定會湧現出一批優秀的獨立第三方企業。這種前瞻性的戰略佈局,不僅為興業國信資管在汽車智慧化和自動駕駛領域贏得了先機,也為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援。
校對:喬伊
製作:小茉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