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系列化債政策"組合拳"出爐,釋放出積極的市場訊號。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們開始尋找化債政策推進中可能受益的細分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本次政策超出市場預期,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資本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得到提升,市場估值也可能隨之提高。隨著政策的利好逐漸顯現,半導體、AI、汽車、紅利等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各地"化債"政策推進
化債,即債務重組或債務化解,是指透過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和策略,對企業和個人的債務進行重新安排,以減輕債務負擔、最佳化財務結構、提高償債能力。在全球經濟波動和企業經營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化債成為企業和金融機構關注的重要議題。
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透過增加6萬億元地方債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當天,財政部對外披露了將安排10萬億元化債資金置換隱性債務,其中包括增加6萬億元地方債務限額、累計安排4萬億元新增專項債。
具體而言,增加6萬億元地方限額,分三年實施,2024年—2026年每年2萬億元;4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8000億元。
自化債方案公佈以來,多地披露了擬發行再融資專項債務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11月15日,河南省打響化債第一槍,當天河南省發行318.169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此次河南省於11月15日發行的318億元、期限為十年的專項債券,旨在籌集資金以置換現有的隱性債務。
11月22日,青島發行142億元再融資專項債,江蘇發行1200億元再融資專項債,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11月25日,浙江將發行565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寧波發行249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截至11月29日,包括18個省份以及大連、寧波、青島、廈門四個副省級城市在內,已有多地公告將透過再融資專項債券來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合計金額已超過1.36萬億元。
化債題材概念股
本輪化債方案落地,將會對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執行產生諸多影響。
首先,有利於緩解地方政府資金壓力,提升金融機構資產安全性;其次,化債啟動預計對流動性有一定衝擊,但在央行呵護下影響中性;最後,對股票市場具有長期利多效應,對債市利率影響偏中性。
據國盛證券研究,近年來,"土地財政"衰弱、城投融資收縮,而城投利息支出並未下降,這導致地方政府的資金缺口變大,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累積。付息支出是更為直接的壓力,由於存量規模和融資成本的差距,各地的城投債利息支出普遍遠高於地方債利息支出。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也指出,化債方案的加快落地,有助於改善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另外近期中央還印發了《關於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這有助於縮短相關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週期,相關行業現金流表現有望改善。債務置換有助於銀行改善資產質量,也將降低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消耗,雖然可能降低息差,但總體利好銀行板塊尤其是部分地方性銀行。
天風證券則表示,預計24年廣義/狹義基建增速分別為7.88%/5.27%,結構性和區域性特徵明顯,真實需求主導的水利投資、鐵路和航空等重大交通領域建設、城市綜合管廊等領域或有望保持較高增長,經濟發達區域基建仍保持高增長,重視三條主線投資機會。
1)主線一:供需格局最佳化,央國企藍籌高質量發展;
2)主線二:圍繞新質生產力方向,佈局細分高景氣賽道;
3)主線三:聚焦海外高景氣區域,重點關注高質量出海國際工程板塊。